3月15日(二月二十二)
小区爷爷奶奶们的谈笑声飘进窗户进入耳朵,我不用看时间便知道,天亮了,太阳冉冉升起中。披衣而起,拉开窗帘,喜见窗外满树红花(不知树名),迎风飘举,芳香浓郁,顿觉身心清旷。坐视赏之,突生进莲花山看漫山野花、逛逛寺庙、听听禅钟之念,于是洗涮进餐完毕,驱车直奔莲花山。
莲花山里好几座寺庙,平时比较常去的有大道庵、金竹古寺、鸡鸣寺、云莲寺等。没有确定目标,驱车前行,到一山路岔口,犹豫中时,迎面而来的一司机大哥摇下车窗,大声告知:“通往寺庙的路口都封了,不要进去了。”是啊,疫情尚未解除,寺庙必须保持绝对的干净清幽。
车一掉头,却见旁边一小山村,村前的菜花在阳光下开得十分豪放张扬。欣喜至极,赶紧停车,拿起手机准备拍照,小村庄跃入手机镜头,“好秀气的山村”!我不禁对着手机惊呼。美景在眼里!我收起手机,站在村口,打量起这个叫“南垭”的小山村。
南垭村,朝西南,在潮莞高速公路高架桥下,背靠银瓶山,几座房子,白墙黛瓦,几户人家,小狗在村口溜达,见到客人也不吠叫,只是摇着尾巴乖顺地跟着走。小村右边山腰上是金竹古寺,该寺历史悠久,距今有400多年,据说是明朝高僧印宗募建,因坐落在银瓶山南麓象岭上,岭上丛生金色竹林,故得名“金竹庵”。《海丰县志》(清代)有记载:“金竹庵,在银瓶山腰,苔石为曲径,上有瀑泉飞走石间......”可以想象,明清时代,金竹庵,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幽深静美。
今天,虽然没有了古时那份茂林层峦清泉甘饮,但是上世纪90年经过乡贤捐资修建,今天的金竹古寺,初具庵寺文化规模,修有“古诗词碑廊”,把历代文人诗客到此游历留下的诗词篆刻留芳。平日里,尤其节假日和周末,前往金竹古寺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当然也有我这等闲来无事招山惹水的人到访古寺。静坐寺外古榕树下,喝着寺庙志愿者一早擂好的咸茶,或静静地呼吸着山岚之风,肺腑如洗;或面朝寺庙,看善男信女合香祈拜,念念有词,虔诚许愿,别有一番仙度之风雅。中午可以在寺庙吃斋,金竹古寺的斋炒饭和紫菜汤,最是清香可口。而南垭村,就在山脚下,守着古寺,如热情清丽的姑娘,素雅地迎来送往一拨拨虔诚的访客。
一直以来,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一处深山老林,拥有一间屋子,迎晨风伸腰,听山泉入书,眺云霞变幻,听禅钟声声,静守岁月悠悠,令心骨皆清。南垭村,或许是老来梦驻之选。
快到中午,太阳猛烈,我从白日梦中醒来,绕弯弯山路去往云莲寺的方向。往时的春天里,莲花山茶场人流不少,而这疫情下,人们敛足鲜出,这正合我意。兜兜转转,口渴又饥肠咕噜,忽见路旁一间卖茶叶的小店,墙壁有字“有擂咸茶”,又一阵欣喜。进店叫一声“老板,有擂咸茶吗?”,一位大姐笑答“来了”。不一会功夫,大姐已擂好一钵咸茶,薄荷的香味四溢。“小妹,芝麻、花生、炒米都在桌上,你慢慢喝,我去摘茶了。”感谢大姐信任。
我装好一碗茶边喝边环顾,小店里四周的架子上摆着各种本地茶叶和一瓶瓶腌制的李子、梅子等自产品,这是一户自耕自足的农户。我在店里踱步,慢慢喝着咸茶嚼着芝麻花生米,看路那边山上漫山遍野的野花中,唯杜鹃花最摇曳生姿;店子后面,是一片茶园,茶叶冒尖,几位大姐正在采摘茶叶,依稀听到她们的谈笑声。天下众生,只要身有所寄,情有所依,便是处处有喜乐。一小钵茶喝完,我放下一个50元的红包,驱车继续兜转。
下午一点多的太阳,尽管是和暖春阳,在南方,也有炽热感。我只好待车里兜转在莲花山路上、山村间。车上观景,同样雅近天然,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之野趣,端在慧心领会中,俗虑尘怀,亦因之爽然顿失。
夕阳西下,我该回家了。行驶在新修建的宽阔的莲花大道,我情不自禁吟诵起苏大才子诗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月色,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附:(踏莎行) 莲花弯径,两旁绿遍。满山杜鹃红艳艳。春风肆意暖芳郊,春意浓郁扑人面。 翠叶招莺,红绿缠燕。寺庙炉香逐风转。独踏青阶心畅时,斜阳挽霞深深掩。
本文来源:我是海丰人,作者:小草呢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