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所存非尽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基础支柱,家庙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它蓄积着后人重视根脉、善重荣耀,为完善母邦而尽我所能的奉献品性。
清代中叶,彭湃第十四世祖名川公建“信古堂”,族人居住右左厢房及附近房屋传宗接代。1896年10月22日,彭湃出生地在“信古堂”右厢房内间。清末,彭家人口增多,彭湃祖父南金公顺应时尚,拆巨资在“继述堂”左前方建设一座三间两层的仿洋楼,彭湃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22年夏,彭湃从事革命活动,他的兄长担心被牵连“破产”而闹分家,彭湃与妻子蔡素屏搬到洋楼左侧的“得趣书室”居住,并在那里组织了“六人农会”。1928年3月,彭家洋楼及得趣书室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建国后才先后按原貌修复。
“信古堂”有幸保存了历史原貌,彭湃出生的右厢房相隔为二,外间与内间相连均等,各26平方米,外间为“世记”房头彭泰所有,内间为“荆记”房头彭达伍所有,是彭湃出生的房间。1989年,彭达伍媳妇陈洪(彭科夫人)办理了房产证。同年,陈洪看到居住外间的族叔彭泰一家居住条件差,在彭玉钦、彭树灶等族人的见证下,立书产权赠予彭泰使用,后彭泰搬出此屋,内外房间渐渐荒落。
2006年10月,彭湃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之前,海丰县委计划修缮彭湃出生的房间并布局展览,时因资金紧缺而中止。今内外房间墙面灰沙脱落,露出杂石材料的墙体,辛酸景象不可言喻。而少为人知的是,此屋外间亦是彭家另一位著名烈士彭承泽的出生地。
3、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彭承泽
2015年10月,我主持“海丰县革命烈士暨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展览大纲之时,需要搜集彭承泽烈士的展览图文,却因找不到他后人而耿耿于怀。今天因缘巧合,走入桥东社“信古堂”才有所得。
彭承泽与彭湃烈士同为五云峒彭氏第十四世祖名川后人,彭承泽曾祖父彭泰庄与彭湃曾祖父彭泰会为同胞兄弟,彭承泽与彭湃同为彭氏十八世孙。
彭承泽1906年出生于“信古堂”右厢房,从小聪慧好学,文武兼修,性情隐忍坚定。由是家居靠近龙津河畔,从小练就了好水性,经常一口气潜过溪西而不用浮头换气。19岁那年,他在彭湃的鼓励下,偕堂弟彭承伦在家附近的马氏宗祠参加海丰县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加入共青团,同时在林祖祠农军训练所参加学习;1927年转为共产党员,同年参加海丰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春,带领部分农军跟随彭湃参加东江大暴动,转战潮普惠,锻炼了娴熟的好枪法。此间,堂弟彭承伦调任广东省委北江观察员,1932年5月8日在韶关北江牺牲。
1928年下半年开始,承泽在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任职。10月,彭湃上调中共中央工作,临离开大南山之时,他吩咐承泽一定要吃苦耐劳,继续战斗。彭湃走后,承泽不负所望,以顽强的意志坚持斗争,深得同志们信任。1931年夏天开始,王明“左倾” 教条主义路线严重危害东江苏区,革命队伍内部肃反扩大化,严刑拷打的逼供信手段大行其道,共青团东江特委书记陈回、红十一军第二师第二团特派员陈展文、潮普惠团委罗恒辉等整个共青团东江特委都被当作“AB团” 或社会民主党处理,其他党政领导成员几乎被怀疑与打击,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当年秋,蔡俊被省委调回大南山任团东江特委书记。他调查研究后,认为陈回等人没有问题,肃反斗争实际上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在组织路线上的反映,他反对对革命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手段。在与其他领导的争执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蔡俊不得不偕夫人王碧离开大南山回到香港,受到不公正的处分。次年,他在香港被叛徒廖亦通出卖,壮烈牺牲。
1931年11月,蔡俊走后,团省委指定的另外两名东江特委成员王一莎及郭潜也出事了。这个时候,中共东江特委认为彭承泽在政治上够为可靠,上报省委指定他担任团临时特委书记,负责主持及重组特委工作。然而,在国民党重兵包围和革命队伍内耗严重的困难条件下,大部分党员干部逃跑,留在大南山的红军不足百人。
1932年3月16日,中共两广省委在香港召开常委会,由于省委常委兼香港特派员廖亦通叛变,致使省委机关遭到重大破坏,中央巡视员翁泽生(翁定川)、两广省委书记陆更夫、省委秘书长王兰英(王文灿)、妇委佘一梦、广州特支书记杨泓章等6名常委,以及其他10位领导成员也陆续被港英当局逮捕,多数被转押大陆杀害。由此,团中央巡视员唐洵和省委常委潘洪波等担纲组成中共两广临时工作委员会。
1932年4月18日,中共东江特委在大南山召开扩大会议,到会代表23人。会议讨论了反围剿和发动春荒斗争问题,通过《关于目前政治任务及一般工作决议案》。决议指出:东江党要发动群众冲破敌人的围剿,完成土地革命,扩大红军,纠正肃反中的错误,整顿和健全党组织,为在东江实现革命割据而斗争。会议改组了特委,选举李茂崇、郑振芬、徐国声、高野、袁策夷、彭承泽、陈子岐、黄超如、周大林、林谭吉、发清等11人为委员,其中李茂崇、郑振芬、徐国声、袁策夷、彭承泽为常委,以李茂崇为书记。彭承泽兼任团东江特委书记。5月开始,党团组织工作开始出现良性转机,过去在肃反工作路线之下受到错误处罚的同志,经审查后分别予以撤销,如撤销谢武等同志开除党籍的处分。
当时,中共两广工委鉴于省委机关干部缺乏的窘况,决定调派彭承泽前去香港任职并汇报东江团的状况。1932年6月7日,彭承泽接受通知后,即日下山到达联络交通点预备出发。没想到信息沟通不便,承泽在途中没有碰上交通员,而交通员在8日已直接到了特委来接人,同时带来团中央巡视员唐洵的来信,叫承泽暂时不要出发。如此错开机会,特委十分焦急,马上写信交给交通员追赶承泽回来,但是大南山附近已给敌军重兵把守,交通员难以公开行动和遇上承泽。不久,出现了意外情况。
6月17日,彭承泽突破重重障碍之后,到达普宁县林惠山楼仔寨(今属洪阳镇),夜宿龙山边的客栈时不期遭遇敌人搜房,身份暴露之际,他用配备的左轮手枪弹无虚发地撂倒了6个敌人,可是敌强我弱,他很快被包围,当场中弹牺牲,并被割去头颅邀功。颜梁桑同志在附近目睹了这个过程,20日向组织转达这个噩讯。7月13日,共青团东江特委写了一封致省委转中央的信,报告了彭承泽牺牲情形和东江团的概况。
建国后,彭承泽家人陆续知道他牺牲的消息。此时,承泽的父母亲已逝世,同胞兄弟7人在颠簸中仅余七弟承秋在世。承泽无嗣,当时承秋不在海丰,由承泽二哥承烈的儿子春潮领革命烈士证书。1958年,承秋回到海丰,人民政府再给他补发了彭承泽革命烈士证书(证号04978)。彭承秋,名燕,在海丰苏维埃革命失败后逃难广州,一边以踩人力车谋生,一边苦读诗书,写就一手好字,后得到赏识在佛山市高明区担任小学校长。1958年,他在彭洪动员下回到海丰,任职于海丰县商业综合公司糖烟酒商店。然而,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承秋受反彭湃冤案牵连,被红卫兵抄家和抓去批斗殴打,被关押审讯长达十年,1975年冬含冤病逝,1978年平反昭雪。
世道沧桑,正气不息。如今,彭承泽母亲陈氏的画像依然挂在“信古堂”右厢房墙上,在那破落的的环境中,像框已蒙上一层灰尘与蜘蛛网。当我轻轻踏进入这所英魂牵挂的房间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像框中的老人家目光如炬,坚忍中蕴含慈祥,她仿佛告诉我们:等待儿子回家!
1、《团东江特委致省委转中央信--彭承泽牺牲情形、东江团的概况》(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三日)。出版:中央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
2、《团广东省委给中央的报告--东江AB团、社会民主党活动情形及其破获经过》(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出版:中央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
3、徐国声《海陆紫苏区通讯》(一九三二年八月),提到彭承泽牺牲的事。
4、《周大林陈云山给厦门市委福建省委信》(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六日),提到彭承泽牺牲的事。
5、《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唐洵报告第三号》(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五日)
(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红色海陆丰创建者之一彭小睿先生的帮助,特此鸣谢)
撰文:陈宝荣
首版:2019年.春
声明:作者授权红色海陆丰编排首发
版权:此文历时数月艰辛创作,版权由陈宝荣和红色海陆丰联合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鸣谢:为这篇历史性文章发布而在幕后默默付出的人,因为你们:英灵有知,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