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673|回复: 0

陆河建桥史上的创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806
    发表于 2019-12-30 16: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陆河县城河田镇老圩下寨园下面的一条大溪上,原来有一座建造于九十年前,用水泥钢筋淋成的大桥——义同桥,又有人叫它“米筒桥”,后改为“意重桥”。它是陆河县第一座用水泥钢筋建造的较大型桥梁(有些资料说当时此桥是石拱桥,这是错误的)。它的建造成功是陆河县建桥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

    陆河建桥史上的创举,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此桥建在拱桥坑下游靠近螺河的田心坑上,是陆河、紫金、五华和揭西等地通往陆丰和海丰等地的要道。据考,这里原来架设有简易的树桥,暴风雨时行人不安全,树桥也多次被洪水卷走,人们只能望溪兴叹。这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当时,河田火山下罗姓四世祖俟命公后裔看到这种情境,便为民众着想,自告奋勇,毅然出巨资在这里兴建一座水泥钢筋大桥。建桥的水泥钢筋要靠从外国进口,在汕尾港起岸,后用小船运到河田圩起岸。钢筋有一圈一圈的纹路,人们称之为“竹节钢”。水泥是用大树桶装的,一个桶可装五百多斤。因为这些造水泥的外国人头发是红的,所以当时人们称水泥为“红毛灰”或“红毛泥”。

    陆河建桥史上的创举,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该桥长(包括引桥)10米左右,宽2米多,高约6米。它的质量和造型跟现县城北面通往下坝村旧址的“上举桥”十分相似。中间没有桥墩,桥面两侧有1米高的栏杆。它造型美观,质量坚固。在当时,技术堪称一流,造这种桥梁,在陆河来说是“敢为天下先”的创举。

    陆河建桥史上的创举,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义同桥建成后对改善人们的交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可惜的是,此桥在一九五八年公社化开公路时,被拆掉一侧栏杆,在它的另一侧用树木把桥身加大,供汽车通行。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又把它拆掉重建。

    值得一说的是,在此桥建成后不久,上述罗姓十二世祖上举公后裔又在现在的陆河县自来水提水塔上面通往上砂、五华和紫金的要冲上,即河田坑背坜大溪上建造一座造型、质量及规模和义同桥相似的水泥钢筋大桥。如今,它虽然经受了八十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但它基本保存完好,两侧的栏杆向外的一面中央“上举桥”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这几个字是和桥身一起浇筑而成的现在,桥身依然坚实牢固,表面光滑平整,还可供人们和手扶拖拉机通行。很多游人或客家文化研究人员经常到这里参观和拍照。人们看后赞叹不已。

    陆河建桥史上的创举,海丰人社区 HFren.cc

    1
    说起这两座桥,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感人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地掀起毁桥风波。国民党上级政府指令,要求各地易被日寇占领的地方的交通要道上的桥梁要毁掉。我们河田也不例外。建造这两座桥梁的罗姓群众对桥十分爱惜,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桥的两端外的泥路上各挖一条深沟,作用等于毁桥,事后把深沟填平,大桥又可通行。这样做既保护了大桥,又敷衍了上级的命令,真是两全其美。这件事至今还在当地为人们所传诵。

    现在仍保存完好的“上举桥”,是陆河人民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积极地给予保护。






    本文来源:看东岸,图文:罗新焕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