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饮食文化植根于千家万户,是由汕尾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共同创造的。因而在汕尾民间,便广泛流传着不少关于饮食方面的俗语、谚语。这些由群众创造的俗语、谚语精辟、形象、生动,有不少是对潮汕饮食规律、经验的总结,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汕尾饮食文化的特色、民俗风情有很大的意义。
这是素菜烹制方法的基本核心,也是素菜的特色。蔬菜一般特点是偏于清淡,故在烹制素菜时,便要用肉类共炖,使肉类的浓香和蔬菜的芬芳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特别可口的复合味;但为了突出素菜的特点,上桌时,又要把肉类去掉。素菜的这一烹调方法充分体现了“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这一烹调基本规律。
这是一句烹调的民间俗话,它强调在烹制中,勾糊的重要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出戏要演得生动、吸引人,就必然要依靠神仙、老虎、鬼怪这些东西来增强情节的离奇曲折,而烹制(“做桌”即指烹制筵席),要使菜肴做得好,则主要依靠用粉水勾糊。勾糊在烹制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它的作用主要是保证菜肴入味和脆嫩、保证汤菜融合、滑润柔嫩、突出菜肴的风格特点,增加菜肴的光泽等。
这是汕尾人民在长期烹饪实践中经验总结的一句俗话。意即要烹好菜肴,必须有三个条件,其一是“猛火”,即火候要够,只有火候够,菜詹才爽脆、嫩滑,有“锅气”,而不致于“老韧”。其二是“厚朥”,即烹制菜肴时,调味要烹入鱼露,因鱼露除咸味外,还兼有鱼类的鲜甜味。
这是汕尾地区民间烹饪俗话,表达出汕尾地区家产品之丰富。“九月鱼菜齐”是指汕尾地区在每年农历九月至来年清明前后农产品和水产品特别丰富。汕尾地区大部分蔬菜、农作物的盛产期相对集中在每年农历九月至第二年清明前后,而这个时期也是各种水产品特别肥美的时期。
这句汕尾烹饪俗话是对汕尾塭鱼特性的概括。汕尾乌鱼在冬天长得很肥美,而鲈鱼每年5月至1 0月是海钓鲈鱼好季节,秋季是钓鲈黄金季节;春季天气转暖,鲈鱼离开深水海域,到河口海湾觅食;立夏以后。鲈鱼喜欢到河口附近海域产卵、觅食、育肥。
这句话是汕尾人对物产“黄金季节”的经验总结。农历六月蕹菜已过时,故吃起来只剩下枝骨,毫无鲜嫩可口的特点,那么蕹菜什么时候最当时呢?另一句汕尾民谚“九月蕹菜蕊,食赢鲜鸡腿”则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句俗话体现了汕尾人对烹调原料的重视,以及对烹调原料研究、理解的精深。“松鱼头,鲤姑喉”是指一条松鱼(大头鱼),最甜嫩可口的部位是它的头部,而且一条鲤鱼最肥美的部位是它的喉部。事实证明这谚语是正确的,目前在汕尾的肉菜市场,松鱼头的价格往往要比鱼肉贵。
汕尾菜擅长烹制海鲜,汕尾人喜食海鲜,这里把好戏和好鱼相担并论,以好喻好,更突出喜食海鲜的习惯。“马鲛鲳”是指马鲛鱼和鲳鱼,均为汕尾沿海海产品,也都是汕尾人民日常常食用的质量较好的海鲜。
(后生是年轻的意思)这句俗语,是群众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有关饮食卫生,或者说是食疗方面总结出来的经验,含有深刻的医学道理。这句俗语话说的是,每年从大年三十夜至新春初七,汕尾地区的习俗,都是新年卓、团圆桌,酒菜筵席、大鱼大肉不断。从医学的角度看,鱼肉类食物属酸性,所以到了初七以后,就应该多吃一些属碱性的蔬菜类,使体内酸碱平衡。此外,蔬菜类食物富含维生素,在大量吃食肉类之后,再多吃蔬菜,能起到消食开胃、清肠通便函的作用,对人体大有好处。
尖头:江海交汇处的一种鱼。乌:乌鱼,一种淡水养殖鱼。冬节:冬至。在冬节至年关,此两种鱼最肥美。
晚刮东风,早刮北风,正是赤鬃鱼和短齿贻贝当令的季节。薄壳为本地特产,生长在江河的入海口,六月天的时候,生长得最为饱满,故有“六月薄壳—假大头”一说。
钱螺、蚌仔两种贝壳类食物,个小肉少,不方便进食,同时也没有什么吃头。
每年的三、四月杨梅当令,市面上就开始有人卖杨梅了。但“一粒杨梅,三斗火”,杨梅有热气,容易上火,不能够多吃。由于杨梅不易保存,过了端午节,市面上就没有杨梅卖了。即“水梅唔过四月八,杨梅唔过五月节”。
每年的五、六月天气热,街上开始有人卖草粿(凉粉)。草粿是三伏天民间小贩所卖的一种清热小食。一般都用一个大缸盛之,当有人购买时,用勺子从缸中一块一块的刮出装碗,并同时在碗中切割几下,撒上砂糖即可食用,与之相仿的消暑食物还有豆腐花。这些都是本小利大的生意。故人称“草豆花,砍参割”(本小利大)。相关的俗语还有“别人草,别人糖”(别人的东西,可以任意挥霍浪费)、“草熬熟,天时变局”(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南肚浮乌云,草卖有存”(下雨天,草果卖不出去)等等。
三、四月桃、李、柰成熟,七、八月份油柑和柿子当令。
蛴,蟹类的一种,壳的两端成锥状,大足瘦长,喜用生蛴腌制生食,味极鲜美,但肠胃不好,易引起腹泻。
本文来源:逛海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