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763|回复: 0

[历史档案] 海陆丰戏剧 - 永不凋谢的岭南艺术奇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8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806
    发表于 2019-4-17 21: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广东东南部沿海地带的汕尾市(下辖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区),早在明代还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海丰县建制时,就有外省流入的好几个剧种,主要代表是: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和皮影戏,并在这块陌生的土地扎根生存下来,成为岭南地区独特的“海陆丰戏”。

    正字戏,原名正音戏,唱腔道白均用中州音韵(俗称“戏棚顶官话”),主要声腔有正音曲(是一种杂以弋阳、青阳、四平、海盐的复合声腔)和昆腔,兼有少量皮黄、小调。

    正字戏史无记载。建国后,众说纷纭,各言其是:说南戏遗响者有之,说脱胎于弋阳腔者有之,等等。弋阳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之后又在全国各地繁衍发展。

    明凌濛初在《谭曲杂劄》中说:“江西弋阳土曲,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清李调元在《剧话》中说弋阳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这与正字戏历代相传“曲无空腔,任人所唱”之说十分相似,尤其“三公曲”之类滚唱,更近于弋阳腔。

    笔者认为,从正字戏的唱腔道白、表演艺术以及当时的交通条件各方面看,似是直接源于弋阳腔,并从弋阳腔继承了一部分南戏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彩楼记》、《崔君瑞》等,都被“易调而歌”,形成具有地方乡土气息的戏曲剧种,又保留了与南戏的血缘关系。

    正字戏,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由于本剧种的演出需要与发展(特别是《三国》连台传戏的盛行),从原来的“八柱制”至“九行”,而至近代以武生(原叫二生)、红面、乌面、白面、正生(老生)、文生(白扇)、正旦(乌衫)、花旦、公、婆、丑、帅主等十二个行当定型。

    剧目积累两千多个,分武戏(提纲戏)和文戏(曲戏)两大类。武戏居多,有“大传戏”(如《汉传》、《三国传》、《隋唐传》、《杨家将传》、《水浒传》、《岳飞传》等)、“小传戏”(如《绿牡丹》、《粉妆楼》等);还有相当数量的“本头”(如《金叶菊》等)和“锦出”(如《张春郎削发》等)。

    武戏表演风格古朴、苍劲、雄浑、逼真,擅演袍甲戏,特别是反映军事斗争的《三国传》戏更脍炙人口;又长于抖动功夫,如抖靠旗、翎子、帽翅、髯口和拨水发、水袖及激面等,尤令观众喝彩。文戏自清乾、嘉年间起,由于武戏盛行而被逐渐淘汰或干脆改成武戏,故现在只能记录一百七十多个。

    文戏艺术底蕴深厚,剧本文学价值也高,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是传统“四大喜戏”(《三元记》、《月华园》、《满床笏》、《五桂记》)、“四大苦戏”(《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葵花记》)和“四大弓马戏”(《铁弓缘》、《千里驹》、《义忠烈》、《马陵道》),统称“十二真本”。建国初期,海丰县捷胜城隍庙和田墘埔上村等地每有演正字戏,还沿袭过去旧例,要剧团演“十二真本”戏,可惜今已逐渐失传。文戏表演与武戏表演截然不同,其特点是:典雅、细腻、柔情、传神、唱做俱佳,以做见长。

    西秦戏,笔者初考系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遂逐渐游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

    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正线(以52定弦)为本腔,唱、白沿袭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素称“后场”)分文畔(管弦乐)与武畔(打击乐),原有打击乐器八件,俗称“八张交椅”;管弦乐器四件十一支弦索,俗称“四大件十一条线”(统由八名打击乐手兼作)。

    剧目一千多个,武戏(提纲戏)七百多出,文戏(曲戏)四百多出;有“四大传”(本传)、“八小传”(草传)、“四大弓马”、“三十六本头”、“七十二小出”之分。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宗支少林。西秦戏植根海陆丰,流行于粤东,到过闽南、台北、广州、香港及东南亚。

    陕西田益荣先生在《秦腔史探源》中说,明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同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挚友)来广州做官,带了一个西秦腔班子,经江西流入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陆丰地区扎根,与当地民间艺术及语言结合,遂逐渐离于本腔(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西秦戏。(载陕西《艺术研究荟录》第三期)。

    甘肃一带,又有一说是明崇祯年间,李自成的败军沿闽赣边界进入广东之后,败军中一些陕甘艺人在海陆丰聚班演戏所留下来的。

    西秦腔系明代在甘肃产生的戏曲声腔。据史籍载,甘肃陇山之东(即陇东,今陕西陇县一带),古为秦州属地,南北朝时设陇东郡,后置陇州,由于地处秦国之西,故此秦地民俗习惯称为“西秦”。

    于此,可见甘肃调,由地域方位而称“西秦腔”似是无疑的。清吴太初《燕兰小谱》云:“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今人张庚、郭汉城也说:“总之,琴腔也好,甘肃调或西秦腔也好,名称虽异,实际上是一回事。”他们又认为:“……远至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汕一带,仍有当年辗转流传过去的西秦腔(今称西秦戏)被保留在那里,在当地(笔者按:指海陆丰)安了家,落了户。”(均见《中国戏曲通史》)。

    萧遥天在《潮州戏剧志》中说:“西秦戏,秦腔也,潮俗亦称为滥谭班,或呼之为隆同班,初不可解,恍然通之,盖乱弹之声转。乱弹为秦腔之异名,乱弹有用为花部之统称。

    清人李斗,于乾隆十六年(1752),著有扬州画舫录中谓两淮盐务,例畜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统谓之乱弹。……然考乱弹二字之语原,与通常之惯用,应为西秦戏之专称,花部乃引申用之也。”

    粤剧著名老艺人——陈非侬在《粤剧的源流和历史》著文中说“……早在明末清初,西秦已经传入广东,是由来粤演出的西秦戏班传入的,最早入粤的西秦戏班叫‘顺太平’。当时传入广东的西秦戏班,有些还在海丰落了籍,成为广东的一个地方剧种,这就是广东西秦戏的来源。”

    白字戏,历史悠久,早在明初(从传抄的明嘉靖《碣石卫志·民俗》<卷五>看,或还更早些)就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南下白字”和“海陆丰白字”。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缀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

    海陆丰白字戏,原有生、旦、净、丑、末、外、贴七个行当,后来末与外合一为公,加个婆(老旦),又是七个行当,极似福建梨园戏“七子班”的设置。传统文戏现在知道的只有二百多个,分为大锣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三与五娘》、《萧光祖》、《秦雪梅》、《王双福》、《杨天梅》、《高文举》、《崔鸣凤》等八大连戏)、小锣戏(如《苏六娘》、《杜十娘》等)、反线戏(如《山东响马》、《双玉鱼》等)和小调戏(如《桃花过渡》、《闹花灯》等)。

    大约到了清乾、嘉年间,为了迎合当地民情风俗崇尚在广场大锣大鼓演戏配合酬神建醮的需求,又从正字戏吸收了一些提纲武戏(如《三国传》等)凑在上半夜演出(讲官话,演正字),至下半夜才转做文戏(说方言,唱白字),由是形成了正字戏与白字戏的合班式——群众称之为“半夜反”。“半夜反”皆设科班,培训童伶(合同期为五年零四个月)。而今不同的是:演员废除了童伶制;原在提纲戏中讲官话的道白改为方言。

    白字戏,自流入海(陆)丰之后,便在这块适宜的沃土上扎根、繁衍。清末以来,有据可查的,有荣贵顺等二十多个职业戏班和更多的群众业余坐唱曲班活跃于海(丰)陆(丰)惠(东)城乡,为广大妇孺老幼所喜闻乐见。

    皮影戏,海陆丰群众俗称“皮猴戏”,系我国一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相传起源于汉代长安(今西安)一带。据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十分悲伤,不思茶饭。

    有个叫少翁的聪明人,用纸仿造妃子形象,通过灯光投射在白布上,武帝看见影人极似死去的妃子,愁云顿消,极为高兴,皮影戏遂由此产生。到了两宋,盛行于汴州(今开封)、杭州一带;元代传到缅甸、爪哇、波斯;清乾隆年间,又流传到法国、英国、德国。

    18世纪,诗人歌德曾经叫演皮影戏来庆祝自己的寿辰。外国影剧界人士认为,皮影戏利用光线投影的原理,对后来电影的发明有很大的启迪,它是电影艺术的前身。

    皮影戏后来繁衍为北路、南路两个流派。海(陆)丰皮影戏属于南路的一支。解放前主要活动在两县边界地区的农村,很少进城镇,更谈不上登大雅之堂了。它说方言,唱白字曲。

    传统剧目有《波月洞》、《九头怪》、《三十六变》、《收鲤鱼精》、《石猴出世》等,也有与白字戏相同的剧目,如《高文举连》、《祝英台连》、《秦雪梅连》、《张碧英连》等,遗产丰富。传抄的明嘉靖《碣石卫志·民俗》(卷五)载:“穷乡僻壤,地瘠民贫,每届神诞,多聘木头戏、皮影戏,盖其戏金每夜仅三二钱白银,殷富人家喜庆寿诞,亦乐雇入庭院,以待亲朋宾客而添热闹者。”这说明早在明初皮影戏已经在海(陆)丰盛行了。

    海陆丰皮影戏,影人、影物,皆用猪、牛皮制作,雕镂精巧,全身设置若干关节,幕后操作者利用灯光投射在四尺见方的白幕上,伴以音乐,即行表演,唱、做、念、打,活灵活现,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深受男女老幼喜爱和欢迎。

    它结构简单,但技艺不凡,只要有三五个艺人便可组班演出。历史上约莫存在过二三十个班子(多在陆丰),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经绝响。

    1957年,在“双百”文艺方针指引下,陆丰县组建了一个皮影戏剧团,由卓幼儿担任团长,蔡娘仔等为艺术骨干,开始进行艺术改革,使这朵行将凋谢的民间艺术之花,获得了生机,并从农村进入城市。

    1976年,陈荣宗担任团长之后,由新文艺工作者负责编剧、导演、作曲和美工,吸收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新演员,并请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主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虞哲光和我省傀儡戏专家林堃,以及蔡怡文、黄伟强等艺术家作指导,对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等大力进行全面改革,使皮影艺术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

    在十几年中曾四次赴京演出:1977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1982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剧目《龟兔赛跑》和《鸡与蛇》双双获大会仅设的演出奖,并为全国人大代表演出专场,深受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1984年参加国庆35周年献礼演出,同时,中国戏剧家协会还组织招待中央首长和文艺界知名人士的专场演出并举行座谈会,得到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的表彰,万里、胡乔木、邓力群等中央首长接见了主要演员;1987年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

    作为一个县级民间艺术团体,能够跻身于全国艺术之林,这是很不简单的。

    这四个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人世沧桑,今天虽然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制约,尚能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旗帜下,克服困难,冲出重围,始终保存四个国家专业剧团,和拥有100多个业余(或民间职业)班社,奇迹般活跃在这片土地上,争艳吐芳!







    本文来源:广东文艺界,作者:吕匹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