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风?文风即是作者语言方面的风格和作风。
近年来,因工作关系,平常与文字打交道机会较多。时间一久,发现每个写作者的文风各有特色,自成一格。名家有自己的文风,拙劣的写手也有文风,哪怕是八股文盛行的明清时代,也流行言之无物、哗众取宠的酸腐文风。即便是普通作者,无论身份、水平高低,都有自己的文风,如同标签,亦像武侠小说里的流派、门户。很有意思,值得一说。
鲁迅是很多人熟悉的作家,他的文风犀利深刻,讽刺入木三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给人总有一种汪洋恣肆的特点。这与其受魏晋南北朝文化和《离骚》等影响有关。相较之下,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风平和冲淡,还不无流露一股涩味。周作人的文章很耐读,让人如临其境,如名篇《初恋》《苦雨》《喝茶》《故乡的野菜》,特别舒适惬意,读后似有一种嘴嚼过橄榄的回甘。他的作品心平气和说理,很少有剑拔弩张的语句,主要是其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崇尚简化浓情,从而形成一种近似于日本传统文学的冲淡、‌闲适的文风。顺便提一下,日本名家川端康成的文字如《伊豆的舞女》《雪国》《美丽与哀愁》《千羽鹤》《古都》,其味淡,其色浅,是十分冲淡平和内敛的文字。
文风是文章的思想外露,并且是作者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的。平时,大家耳闻“文如其人”,是说文风是作者的影子,主要是由其性格、气质决定。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举不胜举。北宋苏轼以豪放洒脱闻名,他作文讲究“文贵自然”,坚持“词语甚朴,无所藻饰”的文风,强调“成一家之言”。青年时代,参加应试,他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震动了作为主考官的欧阳修,写出《刑赏忠厚之至论》,另一主考官梅尧臣也称此文有“孟轲之风”。开创了豪放派,审美体验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创作主题以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最终成家一言。
而北宋的柳永作婉约派诗人,文风婉约含蓄,语言圆润清丽,颇富柔婉之美。如果叫柳永来写豪放派那样的文章,那真是强人所难了。如果叫一个性格扭扭捏捏的人来写《水浒传》,可能会少了豪放气概,多了几分《西厢记》的华丽纤巧。
那么,什么样的文风才算好呢?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有统一的标准。
每位作者写文章的初衷,是为了交流,表达一种思想,表现一种情感。 文风也反映人品。白居易在一首诗中说: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文章、讲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道德人品、情趣爱好对一个人的文风也有影响。
如果刻意写得花里胡哨,一句话能够说明白,却用三句话来表达,这就要不得。这让读者看不懂或没有耐心读,久而久之,会失去群众基础的。也有人将要表达的内容,写得隐隐约约,好像写朦胧诗一般,让读者看了一遍,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作者完全随着性子,天马行空,文风浮躁,这样读者也是有限。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作的《反对党八股》报告,就强调好的文风要用大白话讲大道理,贵在言之有物。大家要向人民群众学习那种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语言。
文风应该保留作者自己的个性,以区别其他人,有自己独特的棱角。同一个问题或题材,不同作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视角,自然各有特色,能自圆其说即可。每个读者的阅历、知识结构、爱好或偏好不同,即“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会有不同看法。每个作者不必苟同,不必迎合,更不必迷失方向。 艺术来源于生活,文风也会受社会生活环境影响。南朝时期的宫体诗,以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少数作品表现宫中淫荡的生活,‌文风丽靡轻艳,与‌南朝时期,‌统治者偏安南方,‌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政治上腐败不堪,息息相关。还有,大家熟悉的《红楼梦》,其内容离不开曹雪芹的家境、家势和当时封建社会没落的背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人,写出来的文风往往有一股乡土气息。‌
最后,文风如季风,有冷暖之分,格调高低之别。正因为如此,文艺花园才能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来源:善美东岸 文字:马泽松 图片:网络 编辑:马泽松 审核:黄晓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