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开市日,俗称梅陇正月二十,为梅陇圩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开市盛典,是梅陇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341年历史。旧时每逢这一庆典,民间有擎神、擎景、走社等习俗,各乡社并有演大戏和狮班、曲班、唢呐班、八音班、站仔鼓以及猜灯谜;有独角麒麟穿行大街小巷、到家家户户进行“拜会”,祈祷神灵保佑。梅陇圩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张灯结彩,喜迎四方客人,大摆酒席,以客多为荣,宴请梅陇圩以外包括本镇农村和周边乡镇乃至汕尾、陆丰等地的亲朋好友。这天,街道上爆竹声声,五彩排楼高耸,彩旗飘飘,万人空巷,场面极其壮观。除宴请外,各家主人必须以梅陇特色小吃“菜包粿”招待客人,客人回家时,还要用一小盘“菜包粿”作为回礼,绝不能让客人空手而归。
相传梅陇圩是“倒地梅”地,梅树头在梅峰山,梅树尾在梅冲山,中间是条沙垄,状似倒地梅。沙垄横跨梅陇圩埔头至埔尾,又似一条船,俗称船形之地。梅陇地区最早集市在王化,其次在三档,称“三档圩”,以后再港尾,称“港尾圩”,最后才集中于梅陇,称“梅陇圩”。相传清康熙十五年(1676),梅陇海啸,“三个涌,盖梅陇”,旧圩尽毁,而船地梅陇圩能“随潮浮涨”,百姓安然无恙,为此,梅陇民众把此作为生存的黄金宝地,遂于此建成新圩(1678),并约定在梅陇王壆竣工的正月二十这一天作为开市日,自此风俗相袭,三百多年长盛不衰。这一开市庆典在海陆丰及周边地区久负盛名,为提升梅陇镇的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梅陇正月二十开市日这一民俗活动,自清康熙十七年(1678)至今已延续三百多年,从未间断。其内容除传统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迎四方客人、各社头举行担花篮、骑竹马、驾彩车等化妆游行活动和曲班、唢呐班、狮舞、龙舞、演大戏等各类民俗项目外,近几十年来还增加了排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猜灯谜等文体活动,车水马龙,万人空巷,场面壮观,这一开市庆典在海陆丰及周边地区久负盛名,慕名而来的远近宾客越来越多。
改革开放以来,梅陇人民又赋予该传统节日新的含义、新的内容、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梅陇“金银首饰加工专业镇”一起声名远播。该节日有着极其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由于这一项目在梅陇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以预见其所起到的凝聚民心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其历史、文化内涵影响将更加深远。
梅陇开市日作为梅陇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一是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民众凝聚力,容易唤起民众对亲人、家庭、故乡的情感,并提高了梅陇的知名度。二是影响了梅陇经济社会发展,梅陇有句俗话“正月二十过,各人找工课”,是对新的一年有更上一层楼的发展愿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陇的正月二十之所以万人空巷,喜庆晏席更离不开政通人和,商贸繁荣,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而传统节日沉淀的历史文化在客观上更让梅陇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信心百倍地发展经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在上级党政和梅陇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梅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一定能夠取得辉煌的业绩。
本文来源:汕尾市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