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学生典仔跟我说:“老师,您认识黄佛寿老师吗?我跟两位朋友很想去拜访黄老师,了解海丰话的古文读音。”我回复典仔,“我认识的。2018年‘隐舍乡情’寻找地方学者写书,进行挖掘和弘扬海丰历史文化,我曾经跟黄老师通过一次电话,但是因为黄老师写诗歌为主,拜访黄老师的计划一直未成行。”于是跟典仔约定,若没有特殊事情,10月16日一起拜访黄老师。
14日,二妹约我们几姐弟周末时去佛山看看大外甥女的婚房,我想到与典仔的约定,难得年轻人那么爱好古文学,那么尊敬老学者,我想我更应该尊重年轻人,便吩咐丫头当司机载她小姨他们去佛山,我周五下班后直接回乡。
今天一早,打通黄老师的电话,我自报姓名,强调是彭中学生。电话那头洪亮浑厚的声音“是阿玉呀......”令我倍感亲切,如即见慈父那般感觉。
10点钟,我带四位年轻人去到黄老师在盐后街的家。一入巷口,我再一次被老县城核心区域的古巷那份深沉厚重的历史感冲击着内心,不禁对着石板、石臼拍照。
找到黄老师家,在门口,我正要开口叫“黄老师”,老先生就开门笑迎我们了。黄老师显然知道我们拜访他的目的之一就是“讨宝”,我们一进家门刚坐下,他就进书房拿出他的最新著作《和慤吟章》,并坐下来给我们一一签名。签完名盖章时的一个细节,令我感动之余,肃然起敬。只见黄老师拿一张纸巾,对折五折,盖完章,撕下一折纸巾,按住在印章处,合上书,双手递给我们。晚上,华师高材生冠雄弟给我发照片和视频时,我提起这一细节,雄弟说:“黄老是细致的文人。只有经常与笔墨打交道的人,才会在乎印泥的粘连。”是啊,一位学者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以及他的知识尊严,由此可见一斑。
黄老师赠书完毕。我们迫不及待地捧书拜读,“作者简介”里读到“自小受其祖父黄杰群公之诗词熏陶......”典仔即提起我们海丰先贤黄杰群公。黄老师即刻满脸自豪,如滔滔江水,跟我们讲述黄杰群公的故事,同时应我要求,加我微信,把有关杰群公的一些资料发给我:
“我爷爷是陈大都督的机要秘书,为辅助陈主政广东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回到海丰重执教鞭,培养了黄鼎臣、柯麟等国家精英,是当时海丰的三大名师之一;我奶奶在家门口被灭绝人性的日本兵刺刀捅死,家仇国恨集于心,我爷爷决然命令已经从教的独子,我的父亲奔赴黄埔军校求学,投身抗日战争......”黄老师声音高亢,讲得依然满腔悲愤。杰群公的独立人格、赤诚与担当的家国情怀,在黄老师的讲述中跳动着,也让我们听着的同时,对杰群公的美好人格与魅力崇敬不已。
我多次听过黄杰群公的故事。他是民国时期德才具修的卓越的知识分子,他不甘凌辱,冲破封建束缚,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结盟,努力谋求家国出路;后来,退而伫立三尺讲台,学识与人品同辉,成为地方一隅的精神潮流和灵魂,肩负当时海丰学子向更高精神层面进步的责任,激励学子们为家为国奋斗。
“老师,杰群公有没有留下著作墨宝?”我多想能够拜读先贤,汲取墨香养分。听我这样一问,黄老师黯然神伤,“一本《凫乙集》在某个特殊时期,自焚了,一些零散的作品,被爷爷一些友人收藏着,我这里的,也只有几首诗歌。”我惋惜着,但我不黯然。出生并成长于三代名师之家,黄老师的诗词楹联,造诣之深、出版的四本诗集,足可告慰先贤祖宗,足可滋养我们年轻人的文学腹笥、指引我们努力走在文学的路上。
一如语文高级教师连镇明老师曾经写道:“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过错,而是错过。彭中文学泰斗黄老师,不,应该叫黄教授,几乎用尽一生,精血诚聚,写成四本诗歌结集,文采斐然耀眼......能获赠一本黄老亲笔签名已慰平生。而我有幸独享四本全集《诗联选集》《诗联续集》《和慤涛声》《和愨吟章》,黄教授实至名归。感恩黄老青眼有加。我须用余生,毕力钻研,亦未必能尽然......”
“老师,您在彭湃中学任教时,我在那里读6年中学,我后来回母校教书,您退休了,但听我同学说,老师上课,尤其讲古诗词,那是妙趣横生又怡然呀。”我没有当黄老师课堂上的学生,但是我能与黄老师同为五坡岭上的传道授业者,甚感荣幸。
“我1958年从教,后又到华师大进修五年。从公平镇到小漠镇,从红城中学到彭湃中学,退休后被光明实验中学聘请10年,总共从教50余年。”黄老师云淡风轻地说着自己的三尺讲台路。我从彭湃中学的同事们、从师兄师姐们那里,听到过,黄老师的桃李非优即秀,都在海内外各个角落散发生命光芒。
“老师,您可以给我们朗诵一首诗词吗?”典仔此次拜访黄老师的心愿,就是听老师用海丰话朗诵诗词。“当然可以。”老师说完,即在他的诗作《和愨吟章》中挑选一首,朗声诵读,完了,见我们还用意犹未尽的眼光看着他,便又挑选一首较长的排律,《投趣师生情似金》,“玲珑透彻赛春心,笑语绕梁如古琴。坡岭艰辛犹记取,行程跋涉惟追寻。......”
黄老师依然清朗的声音,我听着韵律叠加的排律诗,仿若置身于黄老师与学生谈笑叙怀的情景,感受师生间的豪迈与旷达;同时,我仿佛坐在彭中的课室里,看着黄老师衣袂翩然,伫立讲台上,意气风发,阅尽天下,走过山河,以诗词歌赋,寄寓他淡远超然的思想。从黄老师的儒雅气宇中,从墙壁上梅花画里,我读出一家四代名师那似一股清泉流溢的淡淡韵致和逸志。我和学生,与黄老师的访谈过程中,恰似沐浴在酣畅淋漓的墨香中,也略懂了黄老师的诗意人生。
今天的黄老师,83高龄,已经封笔。那份高雅情趣,寄于明月清风,早晚慢走一万步,健硕如壮年;守着盐后街已经重建三层的小洋楼,粗茶淡饭,读书、上网、玩微信,一步不落地跟着时代的脉搏,更新丰足自己日常的精神生活。
中午12点了,我们不好打扰老师用午餐,便一一跟老师握手道别。我走到巷口,回望黄老师和盐后街的那座房子,我心里突然默念一首成彦雄(唐五代)的诗,“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2021.10.16夜于海丰)
来源:小草呢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