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数都是与吃有关的。
小城的年味,是蒸甜粿、是蒸发粿、是打马鲛鱼丸等开始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准备着这一切,这样和睦融洽的氛围,就是小城的年味。
甜粿是小城的年糕,家家户户必备着。记得以前,年前廿五六左右,阿妈就张罗着做甜粿。甜粿是用糯米粉加红糖浆制成的。糯米粉和红糖浆搅拌至充分融合挂浆,再倒入圆形盆器中,然后入鼎里放笼屉上蒸,蒸好的甜粿表面光滑如镜,状如通透的琉璃般。
二十多年前,那时老家的灶还是旧式烧柴的。蒸甜粿就在灶上的大鼎上蒸。那灶是用砖砌的,有条长长的烟囱,灶头架上一口硕大的鼎,宽敞又深口的鼎占据了整个灶面。
记得每次蒸甜粿添柴的工作,都是我干的。随着一块块的柴添入,那火焰渐渐地旺开,旺的火在炉膛里欢快地舔舐着锅底,经过漫长的七八个小时后。那盆经糯米粉和红糖搅拌而成的浆,终变成一盆表面光滑如镜,状如通透的琉璃般的甜粿。阿妈说,这样的大鼎蒸甜粿最方便又快捷。我说,这样的甜粿清甜又好吃。我想,那是我付出太多心血与劳动力的缘故吧。
在寒冷的冬天,靠着这灶边,人都被烤得暖烘烘的。记忆中,蒸甜粿就是这样漫长又温暖的事儿。现在的甜粿,都是面包店统一烘制,很少人在自家蒸。
年来了,迎接年另一个重要的事儿是发粿每家每户必备着一盘盘发粿,发粿是用适量的面粉、红糠、水,一起搅拌而成的浆,装在相似杯子那样的发粿器具,在锅中用猛火烧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手艺好时,蒸的发粿,个个都开得、笑得像花一样灿烂,阿妈会说这发粿发得真好看;偶尔手艺差时,蒸的发粿,一两个不开的,像金钱盖那般,阿妈会说,今年多的是金钱盖有钱啦。
这粿会开的就叫发,不开的就叫金钱盖。小时候的我,都被搞糊涂了。那时的我,还是喜欢不开的,因为这些可以立即吃。刚蒸好的发粿,可美味了。那些开得漂亮的都是装在盘子里,当装饰品,它的寓意就是发发发,在春节里是要旺旺的感染大家。
每年的年前,爱人都要蒸两鼎发粿,大厨是他,小工是我,大家都各自忙碌着。这样忙碌迎接年的到来,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年的味儿,那传统温馨的年味。
腊月廿七八,小城勤劳人家都会打马鲛鱼丸。记得以前阿妈总张罗家人一起打马鲛鱼丸。打制好的马鲛鱼丸分白丸和肉丸。
新鲜出炉的白丸鲜味比较浓郁,有弹性,有嚼劲,还特别鲜又清甜;而香喷喷的肉丸它的香,口感比较丰富,有鱼的味儿,有肉的味儿,还有“铁补”的味儿,吃着这些刚刚出炉的鱼丸,那好吃的味道有些心花怒放,让我忘怀,让我回味。
有人说,长大了,年越过越没有年味。其实,年一直在,只是有些人迎接年,已不像以前那样隆重,那样热烈。所以才会觉得年味变淡了。
来源:东岸,文:叶雪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