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汕尾还有一家出了三位部级干部的柯家:即曾任中山医学院院长兼书记、卫生部顾问(正部级)、著名地下党人柯麟(1900年9月-1991年9月,广东海丰人),柯麟弟弟、事迹丝毫不亚于他的“地下澳门总督”、长期担任澳门地下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新华社澳门分社顾问,正部级)的柯正平(1911年4月-2005年9月),柯麟儿子、曾任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副主任、中国驻阿根廷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柯小刚(1945年8月- )
不能忘记澳门的柯氏二兄弟——柯麟与柯正平
柯麟,(1900-1991)原名柯辉萼,1920年在海丰中学毕业后,考进广东公医大学。1924年加入共青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任该校团支部书记。成为国内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广州地区学运领袖。1927年随“南昌起义”队伍参加“广州起义”,负责救护伤员。大革命失败后,柯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的中央特科工作,开始了在隐蔽战线长达二十五年的战斗生涯。1929年彭湃在上海牺牲后,柯麟配合党组织惩杀了出卖彭湃的叛徒白鑫。后经党组织决定,离沪到福建厦门工作。因该地党组织遭破坏,就赴香港开设华南药房,后因党组织要他到澳门照料叶挺将军,遂举家移居澳门。他以医生身份做掩护,先后在上海、厦门、香港、澳门从事地下工作,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保护了许多著名的革命家、知名爱国人士和革命群众,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救治民众,并大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杰出成就。他的革命经历中,联结了我党早期无数先烈的人生轨迹,如张太雷、周文雍、陈铁军、彭湃夫妇、蔡和森、李硕勋、叶挺等革命先烈,都是曾与他并肩战斗过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叶剑英、陈赓、潘汉年、廖承志也都曾是他的直接上级领导。那是群星灿烂的时代,柯麟战斗的前半生,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真实写照。
柯麟早在中学时代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同志的挚友,一起参加声讨袁世凯、恢复民国的斗争,追求革命真理,接受进步的革命思想。柯麟同志与进步同学一起,举行了海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罢课。广州“8·15”事变时,他已毕业留院工作,他以自己的合法身份掩护了许多党的干部和进步青年。从此,他就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公开背叛革命,先后发动了上海“4·12”事变和广州“4·15”事变。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柯麟同志从广州到上海,又从上海辗转到武汉,出席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之后,受党组织委派,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二十四师教导队军医、军部医务处主任、广州后方医院副院长等职。此时,中山大学一夜之间300多名进步学生遭到逮捕,柯麟同志以医生的身份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掩护转移了大批进步学生。同年12月11日,柯麟同志任第四军后方医院副院长,随军部返回广州后,毅然参加了广州起义。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处于低潮,他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常常以医生身份作掩护,经常与先期参加革命的李硕勋、叶挺、潘汉年、叶剑英、彭湃等同志秘密联络。1928年根据党组织安排,柯麟同志化名柯达文,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面,在上海开办达生医院。就是他跟贺诚两个人是医务工作者,这个医院实际上是党中央政治局秘密的开会场所。达生诊所共3层楼,中央政治局在2楼开会的时候,柯麟就坐在楼下坐诊望风。如果有什么敌情,柯麟在楼下就发警报,楼上开会的同志,就从后面的楼梯下来赶快离开。柯麟同志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期间,不但从事医疗、掩护工作,还参与保卫工作,在革命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革命斗争,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避免敌人怀疑,保证机关安全起见,5个多月后,周恩来和邓小平通知他和贺诚分开单干,于是柯麟又来到五洲药房挂牌行医。1930年在党开设的香港南华药房担任联络工作,1936年到澳门担负同叶挺同志联络工作,并以医生身份开展社会活动,先后任澳门镜湖医院院长、镜湖医院慈善会副主席、名誉主席,1949年任澳门南通银行董事长。他身在港澳工作,心向往着中国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1935年至1951年在澳门工作的17年中,柯麟积极为党工作,曾经帮助文化界知名人士梁漱溟、范长江、夏衍、金山、蔡楚生等人自香港经澳门逃脱日寇魔掌。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澳门的中共地下党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但是此时葡萄牙政府,严格禁止共产党活动,国民党特务也采取了各种暗杀行动。当时澳门还没有人敢挂红旗,10月1号,知道新中国成立了,柯麟派人在街口挂出一个很大的红旗,在镜湖医院也升起五星红旗,时间比广州升起五星红旗还要早一个多月。50年代初与何贤、马万祺先生合作将一批汽油、雷达等军用物资从澳门运往大陆,打破美国及其他敌对国家的禁运。1949年10月10日柯麟和马万褀在澳门的平安戏院,主持召开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宣布支持共产党,从1928年参加中央特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1年后柯麟终于可以公开自己的中共党员身份。
柯麟在医疗事业上奋发进取,由一名普通开业医生,一跃成为澳门镜湖医院的院长,并把这所不起眼的医院办成澳门规模最大、管理最好、医疗水平最高的著名医院。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直到1950年他离开澳门,都没有拿过镜湖医院院长和护校校长的薪水,但医院却在他的领导下步入科学规范化,成为深受澳门人信任的留医场所。柯麟以华南一代名医的显耀身份跻身于澳门上层社会,赢得了各界人士的信赖和赞誉。他在澳门以镜湖医院为工作基地,出色地完成了团结上层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与葡国政府周旋,维护澳门人民群众利益,支持抗战和解放战争,迎接全国解放的任务。他离开澳门时,受到澳门各界人士隆重欢送。1951年,柯麟担任中山医学院党委书记。1962年起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同时兼任澳门镜湖医院院长、董事会副主席、名誉主席。“1977年柯麟任卫生部顾问(正部级),1983年起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他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长期任医药卫生组组长,他不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参政议政,为促进我国卫生教育事业,尽了极大的努力。在中国的医学教育战线上,以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严治院,使中山医学院独秀南国,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柯麟被誉为中山医学院的一代宗师。1991年9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
柯正平(1911—2005),又名柯平,广东海丰人。1936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澳门共产党组织机构的创建人之一曾任澳门南光公司总经理、南通银行董事长、澳门中国旅行社董事长、新华社香港分社顾问、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银行常务董事、新华社澳门分社顾问等。在澳门回归历程中,先后担任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谈判中方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等。柯正平在澳门工作六十多年,他的工作、生平犹如一部澳门近代史书(人称澳门王)。
柯正平曾是中共在澳门的最高负责人,是原中央港澳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是分治后的中共澳门工委的第一把手。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的现今,柯正平参与了澳门历史上社会政治的一切大事件,并每每处在关键位置。从营救失陷在港澳的数十位中国文化精英,到组建澳门的抗日救亡队伍,到组建东江纵队的港澳支队,柯正平都是组织者和主要干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柯正平策动澳门的社团在澳升起五星红旗。一九五一年澳门各界就发起“庆祝十.一国庆活动”,主要是发起人是柯正平。一九四五年澳门同胞“光复回归祖国运动」,一九四七年「澳葡和中国渔船事件”、“澳葡打死单车工人朱文彬事件”,一九四八年“澳葡颁布工会合法化事件”,一九四七、四八年的“澳门各界为粤省灾民赈灾捐款运动”等等,全部有柯正平领导或参与。一九五三年「澳葡驱逐国民党势力出澳门”,是柯正平运筹帷幄的成绩。一九五五年澳葡企图藉“澳门开埠四百年纪念活动”宣布澳门改称“葡国澳门省”,是柯正平领导澳人举行大规模抗争行动,使之企图不能得逞。一九六三年的“中澳边界划定谈判”,柯正平是参与决定者。一九六六年澳门爆发着名的“一二.三运动”,柯正平是运动的真正领导者。一九六七年澳葡向中共无条件妥协后,是柯正平主导澳门的善后稳定工作。
柯正平参与推动了澳门回归的历史进程。一九七五年一月葡国与台湾国民党政权断交;年底撤走驻澳门军队,解散葡国驻澳陆军和海军司令部;一九七六年葡国公布《澳门组织章程》,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一九七七年葡国开始与北京进行建交谈判;一九七九年二月八日中葡正式建交。整个七、八十年代的所有有关中葡、澳葡的政治大事,全部有柯正平作幕前幕后的参与推动。一九八四年开始中葡谈判澳门回归问题,一九八六年中葡正式谈判,这其中的中方官方代表团名单中,第一名团员赫然是柯正平。经过三轮谈判,中葡两国於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柯正平在场见证这个历史时刻。一九八八年开始起草《澳门基本法》,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一日正式颁布《澳门基本法》,其间,柯正平是主要的立法者,他的地位和作用,远超那些「法律专家」、「草委」。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柯正平以极为重要的位置见证澳门回归。二零零三年一月,柯正平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莲花荣誉勋章。
亲属的回忆
柯麟的儿子柯小刚:我的父亲柯麟生活在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年代,那个年代铸就了他的毫无私念的革命理想和人生信念。
父亲在澳门镜湖医院义务当院长,离澳赴穗前,澳门人士捐送给他15万元葡币。回来后他分别捐给中山医10万,方便医院(现在的市一人民医院)5万,自己一分不留。从澳门带回的4部小车,除1部留在中山医外,也全部上交。记得1959年他出差时,组织上按他的级别在家里配置了1台苏联红宝石电视机,这在当时十分稀有,我们觉得它很珍奇。可是他出差回来问清情况后,却坚持把电视机拆了下来,送回办公室。他对我们的教育,也注入了同样的理念,要求我们既要有理想,又要有实际业务本领和能力,而且按祖国最迫切的需要安排我们的专业。我的大哥柯小麟原来学的是临床医学,毕业时正逢抗美援朝,为抵抗细菌战而安排改学寄生虫专业。父亲本来很想培养我当医生,但是1964年我国与法国刚刚建交,国内奇缺法语专业人才就要我该行学外语。在我12岁那年,父亲把我送到和普通市民一起就读的中学学习和生活。当时物资条件较差,上学时总是吃食堂的饭菜,放假回家总想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可是父亲绝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子女图便利。那几年父亲身体不好,暑期里几次由省卫生厅安排到庐山、青岛休养,家属可随行,我们本以为可以有机会和父亲一起去玩一玩,他却分别邀请了著名教授谢志光夫妇、陈耀真夫妇同行。父亲一生注重工作实效、轻视个人地位升迁的言传身教,令我们终身的受益。
柯麟的侄女、柯正平的女儿柯琼10岁那年跟随父亲从澳门来到任广州中山医学院院长的伯父柯麟家里。第一次见到面目慈祥、平易近人的伯父,就给柯琼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后来,柯琼成了伯父家里的常客,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更加深了对伯父柯麟的了解。伯父在革命年代的风雨历程,她虽然无法亲见,但史料和人们的回忆文章她已读了不少。伯父,还有勤劳贤淑的伯母,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历经风霜始终不离不弃,近乎完美的人格魄力,让柯琼极为崇敬。
柯琼回忆:伯父待人接物都很细心周到,记忆力也特别好。如有位朋友好几年前曾到伯父家里做客,这位客人因身体关系对某种食物要忌口,几年后伯父再见到他,竟然还记得,吩咐他饮食要注意。这或许是多年的地下党生涯养成的习惯。他和伯母从不以老革命自居,不摆老资格,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伯父和伯母一共养育了十个儿女,个个都是人才,有的是微生学的专家、有的是核子工程师、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外交官、有的在国外当教授。抗美援朝时,伯父柯麟让原学临床医学的儿子改为研究寄生虫以抵御细菌战之备。他自己常常为底子薄的工农兵学生补课至夜半……
柯琼说,父亲柯正平性格热情外向,伯父柯麟则内敛稳重。在地下工作期间,他们两人所属领导不同,伯父对自己的工作守口如瓶二十多年,以至热心的弟弟对他反复试探,甚至产生误会。伯父在二十二年内从没暴露身份,是一个大智大勇、、无私无畏、沉稳智慧的人。
来源:海丰微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