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的清晨,早春的气息开始漫延在海城的大街小巷。躲在被窝里的小猫,从甜梦中醒来,正享受着主人赐予的干净又新鲜的鱼头,嘴角挂着微笑。还有不到20天,中华民族最喜庆的节日,春节就要到来,五湖四海的大地上,思乡的人们陆续地在进行着外国友人难以理解的迁徙--归家。家,一直是每一个中国人烙在灵魂的记忆所在。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隐舍就是一群拥有“海丰情结” 的可爱朋友的集合体。因为爱家,所以有情结,因为情结,所以愿意付出。我们可爱的画家大师,陈孝能老师,首先掀起了一股艺术回乡的活动。2019年1月19日,“回乡--陈孝能人物画展”在陆安高级中学开幕。走进画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奶奶的画像,她安静地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嘴角的微笑显得那么慈祥,眼中闪着的光是因孩子外出归来而洋溢着的喜悦。
然而,老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和脸上深深的皱纹,也是多少儿女最不愿意看到的时间的流逝,可是,父母在的地方永远是子女心中最安心的栖息之地,所以外出的子女总是期盼着归家。再走近几步,展厅陈列着形态各异又充满着生活气息的人物画,有正在翩翩起舞的云南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态跃然纸上;有正在给货车司机送祝福的僧人,隔着画纸我们仿佛听见了虔诚的祝愿。我在画展的陈列厅里,观赏着每一幅画,感受着每一副画里人物的故事。作为这些作品创造人的陈孝能老师自身又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呢?是什么支持着老师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且听陈老师不吝的分享。
小时候,陈老师每周最大的期待就是父亲从工地上带回来几个鱼头,工地上吃剩的鱼头,沾着许多人的口水,有些还没有鱼眼睛,但这是当时父亲唯一能够给家中的孩子提供的额外的爱,在老师的记忆里,这些鱼头就是那个时候最美味的食物。都说贫困的生活磨炼人的意志,梦想的力量支撑改变的行动,为了考上艺术院校,陈孝能老师偷偷的下乡当知青,瞒着家人更改了农村户口,在坚定的信念下,砥砺奋进,终于如愿的拿到了艺术院校的录取通知单。
在梦想的大门打开那刻,陈老师回忆说,他内心充满着回首的艰难和对未来的希冀,骑着单车回家的路上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下来,那眼泪是对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的感恩,是对自己获得回报的喜悦。陈老师最后充满深情地介绍了一副画,《牛》,画中描述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一个无知幼嫩的少年看守一位老者,看守中少年睡着了,老者担心少年着凉为他盖上衣服的画面。这幅画蕴藏着陈老师本人对恩师的深深感恩之情。在求学时,陈老师一年四季都穿着同一条裤子,这个生活的细节被他的老师发现了,然后一直默默地帮助陈老师。师恩难忘,陈老师创作此画以铭师恩。
听完陈老师的分享,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回忆突然袭来,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当年高考成绩出来,由于分数太低,没有一个学校录取我,经常喝得烂醉才归家,有一天醒来,父亲坐在我的床边,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下了无助的眼泪,哭着对我说:“别担心,孩子,我和你妈妈会尽力想办法让你继续读书的!”那时的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内心无比的后悔,无比的自责,无比的愧疚,默默地在心里坚定了复读的决心。
复读一年,痛定思痛,背水一战,还有父母一直的支持,老师的鼓励,终于让自己的重来开花结果,顺利考上了第二类本科院校。陈老师浓浓的感恩之情让我感同身受,感恩我的父母,感恩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位指路人。
画展还在继续,画中人,画中情,感恩的心在延续,归乡的情在传递。
本文来源:我是海丰人,原文作者:董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