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是粤东名镇,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浑厚;玄武山风光秀丽、“碣台观海”是陆丰古八景之一。近日到碣石走一走,有缘与吴雁程老校长前行伴,他是世居碣石的文化人,对碣石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与他结伴得益颇丰。
“万世太平”摩崖石刻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立碣石卫,为全国36卫之一,与著名的天津卫、沈阳卫等齐名,是明清时期的边防重镇。嘉靖四十三年(1564)初,倭寇和海贼猖獗流窜海陆丰,两广提督吴桂芳命俞大猷命率兵进剿。俞大猷以碣石卫为指挥所,调兵遣将,在海陆丰当地民众的配合下,在碣石湾、大德港一带与敌鏖战三个多月,击毁敌船一百多艘,歼敌数千,取得海陆丰抗倭大捷。俞大猷班师回到碣石卫城后,非常兴奋地题下“万世太平”四个大字,令工匠镌刻在卫城墙垣一处锥形巨石上,以纪念这次大捷,也祈愿神州从此太平。这方石刻现保存在碣石古卫城墙垣一处锥形巨石上。它是历史的见证,见证那段血雨腥风的征战,见证海陆丰,特别是碣石先民抵御外侮的英雄壮举。
陆丰有一句俗话,若是某人受到什么冤屈,就会说“碣石卖媒(粥)天(添)就知”,意即天就知道。那碣石是卖什么媒(粥)?如何天(添)?碣石街头路边摊摆卖两种媒(粥):瓮媒和鱼生媒。“添就知”的是鱼生媒,一个大锅盛着白粥,锅的上面架着一块砧板,砧板上堆满煮熟了的鱼肉、鱿鱼,客人来买粥,店家盛好白粥后用勺子挖砧板上的鱼肉加到粥中。加多少事先是不知道的,只有等添了才清楚,当然是多钱多鱼肉了。
瓮粥是碣石的特色小吃,就是将煮熟的粥装在瓮中用箩筐挑着上街贩卖,一头装粥瓮,为保暖,在瓮的四周加上粗糠围着,一头装碗筷。瓮粥的做法是水开时才将米均匀的撒下锅,滚一滚,快熟的时候加上铁脯,鱿丝,薯粉水,煮好的粥米粒是完整的,但泔水很稠;鱿丝、铁脯下锅前爆炒加盐起味,因此这粥的口感很好。做好后装入瓮中上市。看到这种包装第一印象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远途运输。是不是渔民带着瓮粥出海?雁程校长说不是,海边的渔民小船出海带的是干饭,重体力劳动粥不顶事;大船配置有厨房,三餐都是自己做饭。这种翁粥起源于明朝驻军,当时碣石海防一些小岛、海滩驻军设哨,伙食就由碣石卫内的厨房做好装在瓮中运到各个驻军点。
老校长的这一观点从瓮粥的配料中可得到佐证:煮粥加薯粉。当年来碣石戍边的将士都是外地人,来到碣石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水土不服,秘便。这是要命的大事!当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金厢就应运而生的发展了大面积的香蕉园,以致现在还是蕉园、顶蕉园、下蕉园等地名存在。薯粉也有通便的作用,加了薯粉的瓮粥对当年戍边的外地官兵而言可以说是药膳。
碣石人的书法、绘画造诣很高,而且是群体性大众化的。从留传下来的众多驻军将领的摩崖石刻看,有理由认为这是当年的文化传承,书法字体集百家之长,五彩缤纷。但再好的文化传承要有与之适应的土壤,如东海新铺的钱鼓舞,传承数百年,解放初参加全国“第一团”的汇演,戏文就是《荔镜记》,从乐曲到表演艺术都是可圈可点的。改革开放前剧团演员排练演出可以在生产队记工分,因此剧团能生存发展,改革开放后就没有办法再组团了。书法艺术在碣石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得益于玄武山,每年正月的民俗活动,玄武山周围,包括镇内有很多详签摊铺,用毛笔写铺号、用毛笔写释文。
毛笔字就成了他们经营的门面。那段时间碣石一条街就是书法展;笔者在微信群中认识一位微友,她是一位少女还是少妇不清楚,长得很秀气,她的职业就是画画,每天都在画,画好后就摆在玄武山附件自家的铺中出卖,因玄武山每天游客很多,销路不错。
碣石是渔港,海鲜是其特色。与沿海渔港相比,碣石菜又自成一系。做工精细,烹饪、调味大众化。据说碣石菜从原来煮熟加盐的简单做法演变到现在色香味具全,是得益于当年的卫城。当年卫城将官来自五湖四海,都带有自家的厨师,带来他们家乡的烹饪方式,来到碣石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升华。因此碣石菜系是集全国各地菜系之大成。碣石人把烹饪技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有师徒的传承,有家族的传承。现在,不仅陆丰当地群众喜欢碣石菜,就连广州、深圳街头也可看到碣石菜的招牌。
碣石千年古卫城,一砖一瓦皆有史。风光秀丽是上天的恩赐,爱国是其永恒的主题。
本文来源:看东岸,图文:吴志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