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结,从古至今都伴随着代代中国人的一生。在国外自报祖国,在国内自报省份,在广东自报城市,那要是海丰人问起另一个海丰人的家乡呢?答案除了可能是某个魂牵梦萦的小镇,应该就是田园山水的“乡里”。
梅陇镇山明水秀的乡村景观
海丰话中的“乡里”,其意为乡村、村庄,既可指自家祖上生息繁衍的乡村,也可指别人的村庄。除此说法外,海丰人也习惯把“乡里”称为“老厝”(即“老家”)无论自己是否曾在那里居住,只要先人曾开基建村繁衍生息,那么该村就是自己的“老厝”。海丰下辖有16个镇,分布在各镇的乡村数不胜数。海丰的附城、梅陇、黄羌等镇下辖的自然村较多,本期推文以梅陇镇的乡村为例,聊一聊海丰的乡族文化。
乡族文化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强烈的宗族观念。实际上,海丰人的宗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和潮汕人无异,在对家乡认同感的体现上也大致相同。以下内容将以乡貌布置、乡里宗祠和姓氏联三方面来浅谈海丰的乡族文化。
首先是乡貌的布置,趁着“新农村建设”的春风,许多乡村经过大力建设在乡貌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不难发现,尽管不少乡村都逐渐铺上了水泥道路、刷亮了老旧房屋,但人们仍可以根据乡貌在一定程度上窥见一个乡村是否才人辈出、经济繁荣。以下是梅陇镇的部分村落,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是否有其明显的共同点:
有没有发现,海丰的乡里都非常喜欢把村子的主要路口的位置布置得红火鲜艳,实际上此举既标清各村的界限,也能增强自己人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更能让外姓人一眼就认为这又是一个团结的乡里。通常而言,某乡里的经济和发展越繁荣、越出众,该村的乡貌布置就越精致。
给乡里的路边、树下、祠堂前插上印着本村姓氏的大旗也是乡貌布置的重要环节
其次,乡里的宗祠也是海丰乡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宗祠在海丰话里常被称为“公厅”,即祭祀缅怀先人的场所,而去“公厅”里祭祀的活动又统称为“拜祖公”。海丰的乡里有“单姓乡”和“多姓乡”之分,通常而言多姓乡有两个或以上的祠堂,不同姓氏的人即便同村,祭祀先祖的时候也只能按姓氏前往自家姓氏的祠堂祭祀。
梅陇镇三山村,罗陈二姓的祠堂相邻而建
另外,“单姓乡”虽然全乡拥有共同的姓氏,追溯祖上也是同宗同源,但这并不代表着“单姓乡”只有一个祠堂。以梅陇镇金盘围村为例,整个乡里主要分为大乡、坑仔、田中央三个村,因此整个金盘围村至少就有三个祠堂。这几个村它们合称时称为金盘围村,分开而论时又各有村名,但无论如何,它们同宗同源,同属黄氏金盘围村。
金盘围村规模最大的祠堂(大乡)
两侧的“旗杆夹”记载着黄氏先祖的功名
金盘围村祠堂内景(田中央村)
补充一点:背山面水是海丰乡村的“公厅”最常见的地理方位之一,即便某村祠堂前没有河流,也有该村自建的池塘,以下举例:
蜈蚣咀村 莫氏宗祠
在海丰人心中,祭祀缅怀先人、祈求家族兴盛的场所就是乡里的“公厅”,也就是祠堂。实际上各乡各村的祠堂不仅是一个后人祭祀先祖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增强宗族凝聚力和乡里认同感的特殊存在。
最后,简单介绍海丰地区一小部分常见的姓氏联:
“九龙世泽,双桂家声”(林氏) “莆田世泽,江夏家声”(黄氏) “咸阳世泽,钜鹿家声”(莫氏) “彭城世泽,禄阁家声”(刘氏) “淮阳世泽,兴化家声”(江氏) “南阳世泽,东鲁家声”(叶氏)
无论是乡貌、祠堂还是姓氏联,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丰的乡族文化和观念。由于篇幅有限,更多与乡族文化紧密相联的内容没办法详细介绍。总而言之,无论身在何方,作为海丰人,尤其是明确自 家先祖渊源、明确自家宗族祠堂的海丰人,应当记得你的姓氏由先人 代代相传,而你也是代代相传的家族血脉中的一环。因此,你与你的 乡里,都留有彼此的印记。
本文来源:这里看海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