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村所演的是开灯戏。在海陆丰很多地方都要演"开灯戏",一般从正月初八、初九起至正月廿旬结束,尤以正月十五前后为热闹和普遍。
乡里做戏,多为年节或神诞。往往与祭祀活动连在一起,有的以喜庆丰收、祈福等美好愿望为主题的。大体可归纳为:落马戏(戏班称之为"开棚戏")、开灯戏、神诞戏、酬神戏、节戏、醮戏、入火戏、头标戏(又称"龙船戏")等。清乾隆《海丰县志》续编本载,"五月端午,郡志谓:龙舟竞渡,归善费用甚多,海丰无此,今海丰甚于归善(今惠东),自端阳后无处不设标,夺锦归,无乡不演戏矣。"
在海陆丰地区,几乎每个村庄、圩集社头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戏,少则三天三夜,多则一连半个多月,锣鼓唢呐响处,万人空巷,戏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旧时"做戏"之前,先由乡里老大或头面人物去戏班"写戏",就是签订做戏合同。也有通过"戏爹"(戏剧经纪人)到各乡里进行"写戏"。一些声誉好、专业的剧团则不用这样,早就有人闻名而来,甚至今年演出后便立即签订明年的。
白字戏是海陆丰地区三个稀有剧种中唯一用地方方言演出的,因戏剧中的唱腔、念白均用方言故称"白字"。早期的白字戏与疍、畲土著文化融合,接受方言渔歌、庙堂音乐、弦诗小调等民间艺术的熏陶,逐步形成地方色彩浓烈的民歌戏。
明清时期,白字戏受高腔的影响,出现一批以传奇故事连台本戏为主的传统剧目,俗称"八大连戏",共有《英台》连、《秦雪梅》连、《高文举》连、《陈三》连、《王双福》连、《崔鸣凤》连、《杨天梅》连和《萧光祖拜寿》连等一千多个剧目,这时,白字戏已脱离"两小"、"三小"行制,发展成为有生、旦、丑、净、公、婆、贴七行的"七子班"。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海陆丰人看戏也是挺投入和刁钻的,一场戏的演出,从唱腔、念白到每一个舞蹈动作,演员们都不敢有半点大意和疏忽,台下看戏的大多是行家里手,并有专人监督,唱得好,用炮竹给你唱彩,并有红包奖赏;演得不好,观众会唱倒彩。
历史上的海陆丰地区由于地处沿海,远离了政治经济的中心,故文化的发展也相对较具稳定性和连续性,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戏曲,在明清时期传入海陆丰后,均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所谓"礼失求诸于野",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古的"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三个稀有剧种,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竹枝词》云:十月山村人谢神,梨园最好唱西秦;声容近数兴华旦,未许东施强效颦。
词中的"西秦",即西秦戏曲,与海陆丰白字、正字等剧种齐名,被专家称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戏曲瑰宝的组成部分"。
据《广东戏剧艺术资料》载,"西秦戏无疑是个古老的剧种,明万历本《钵中莲》传奇中[西秦腔二犯]曲牌;清乾隆本《燕兰小谱》、《缀白裘》中有[西秦腔]的记载。
西秦戏又称乱弹戏,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潮汕和福建南部等地。明代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
西秦戏传统剧目约1000个,分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的主要剧目有"四大弓马戏"、"三十六本头"、"七十二提纲"等。武戏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封神、隋唐、水浒等演义小说。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回窑》、《刘锡训子》、《宋江杀惜》、《斩郑恩》、《秦香莲》、《赵氏孤儿》等,这些剧目深受观众欢迎。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犹如一棵棵参天大树,植根在海陆丰儿女的心中,更造就了一大批名家大师。据说,钟敬文的《客音情歌集》、《疍歌》及《民间趣事》和马思聪的《思乡曲》、《星海纪念歌》《战台风》《海霞》《军港之夜》等作品,均留下了家乡民俗风情的烙印。
1958年,文化部振兴昆曲委员会委员傅雪漪教授一行,前来海陆丰考察戏剧时,目睹城乡四处演"广场戏"的盛况后,为西秦、白字、正字三个剧团题诗两首:
诗一:"万古寻音到粤东,海盐正字蕴遗风;歌舞声情多古意,荧屏更喜见真容。"
诗二:水秀出明曲有神,喜聆白字与西秦;好凭弦管抒情愫,百粤清讴醉万人。
近年来,为推进文化强县建设而精心打造的文艺精品工程——西秦戏《留取丹心照汗青》相继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斩获七个奖项、广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并荣登央视戏曲频道黄金时段全剧播出。白字戏剧团也准备将马思聪先生创作的芭蕾舞剧《晚霞》,改编成为白字戏《龙宫奇缘》,彰显了海丰戏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勃勃生机。
一腔一调道出人间百态,一鼓一板唱尽千古兴衰。海丰的戏曲文化艺术犹如巍巍莲花山蜿蜒不绝,更似悠悠龙津河亘古不息,如今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异彩!
本文来源:白字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