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全家老小,或三五知己到外面一起聚餐,寻些美味,杯来盏去,犒赏一下身心,围坐在桌前,总伴有一俩双公筷,区别于私筷,用于大家夹菜,不得放到嘴里;大家既能同桌合餐暖意融融,又可以减少健康卫生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东南亚一些汉字文化圈国家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有使用筷子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筷子,是名副其实的国粹之一。
在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句下汉.郑玄.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提。)这里的“梜”依《广韵》说即为,也就是箸,《广雅·释器》也说“谓之箸”。 因《礼记》有人认为,最早的筷子不是用来扒饭的,而是用来从汤羹里捞菜的。先秦时,进餐或喝汤用工具主要是餐匙,即一种勺端带尖或带刃的长柄浅勺,古人称之为“匕”。
汉代时已称“箸”,在《史记·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人称为"筋"。李白曾有诗句描写道:"停杯投筋不能食"。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云:“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诗中“犀筋”,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世说新语》里写到:“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在明代称为“筷”,由“箸”到“筷”的称呼转变始于明朝江南一带的民间忌讳。明隆庆年间,李豫亨在《推篷窹语》中也说:“亦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志其始也”。明成化十一年(1475),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今江苏吴县)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
后来因为这东西一般是竹字做的么,又加了个竹字头,成了“筷”字。讲究避讳,一直是吴地(今苏南浙北地区)的文化传统,江南水乡船家忌讳“箸”的读音,箸通“住”或“蛀”,渔民忌讳船停住和船被虫蛀,停住不前,虫蛀则翻,因此反其道而行之,称“箸”为快儿,以寄托对舟船畅通无阻、乘风破浪的美好愿望。到了清朝,“筷子”一词逐渐普及。《红楼梦》第四十回载,“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在唐朝和北宋,人们很不注重卫生,其时,人们用餐与现代人一样,使用右手(左撇子例外)操筷子,在右手拿饭匙时,筷子直接放在餐桌上;当然,右手不可能同时拿匕和筷子,应如朱熹所言“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拿筷子的时候就要放下勺子,拿勺子的时候就要放下筷子。到了南宋,有人发明出一种“止箸”, 相当于今天的“筷枕”。是用竹子刻的,一寸来高,一寸来长,上面刻着半月形的缺口,可以把筷子安放在上面(孔齐《至正直集》卷1《止箸》)。这种用具到今天在酒店就是替换成陶瓷或玻璃制品。
迨及南宋高宗时期,时人进一步重视筷子的清洁。涌现出为了卫生而使用公筷的“先进典型”。而“公筷”使用的第一人,竟是宋高宗。明朝人田汝成辑录的《西湖志余》记载了宋高宗的用膳习惯:“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
饭前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意思是,每餐他都先用公筷和公勺分到一个大盘里去,然后他再把大盘里的饭菜吃个干净,剩下的那些饭菜则分赏给宫女。皇后问其故,他说:朕不想让别人吃朕的剩饭嘛。现在使用公筷目的就是讲究卫生,防止病菌的传染,而宋高宗使用公筷也是为他人着想,希望其他人不用吃到有自己口水的菜。
筷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时至今日,但随着大家卫生意识、文明程度的提高,使用公筷,既能保留我们传统文化的热情,也能展现我们的文明进步。
本文来源:看东岸,文|马泽松 图|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