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唐代诗僧文秀《端午》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传说,五月端午吃粽子,也是源于民众对屈原的朴素感情。当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鱼吞噬,就包了粽子投进江中,希望它们吃饱了就别来搞破坏。
唐诗宋词中对端午节多有描述,场景蔚为壮观。单是72卷《全宋诗》题目含有“端午”二字的诗歌就有218首,加上题目未显示“端午”字眼但诗句写到端午情景和端午习俗的,那就更多了。《全唐诗》直接写到端午的诗亦不在少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华夏端午文化习俗亦是源远流长。 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诗中写道:“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此诗只字未提屈原,然而字里行间可见朝野上下对端午节的看重程度。端午节来临,是要以美食美酒庆祝一番的。李隆基开启了开元盛世,同时又导致唐朝由繁盛走向衰落。这首诗想必写于盛极期间,颇具“帝王气象”,彰显唐玄宗的志得意满和意气风发,“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一,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心愿虽好,可惜制度的死结注定无法解开。
再看唐朝卢肇的《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此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这足以见证,端午节龙舟赛事亦是华夏大地上古老的民风民俗。 宋代大文豪苏轼《浣溪沙·端午》如此描写:“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习俗,然“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各地端午风俗也是千差万别。比如,同样是包粽子,鄂西北多是将糯米煮熟,不掺任何馅儿,包白粽子,吃时辅以白糖即可。而广东青睐咸粽子,还有各种各样的肉粽。再比如,有些地方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喝雄黄酒;有些地方在门槛两边分别摆放几株艾蒿。苏轼描写的习俗除了沐浴兰汤,女子还要“将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这依稀可见朝云姑娘的影子。尽管习俗各不相同,然而各地民众祈福追求平安的心愿却是殊途同归。
宋代范成大的《如梦令》写得活泼俏皮:“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词人像一个顽童一样,淘气地寻找绿荫深处鸣叫的黄鹂鸟儿。本来生病尚未痊愈,天空还下着雨,但此刻词人心情大好,冒雨钻入草木深处。因为,明天就是端午节。这真是“人逢佳节精神爽”!
端午诗词琳琅满目,气象万千。那些璀璨夺目的端午诗词,为研究中华端午民俗提供了形象生动而又珍贵无比的历史资料。品读这些古老而又常新的诗词,我们不但能够追溯与仰望端午民俗的浩荡源头,也能深切感受到华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非凡魅力。
文字:涂启智 图片:网络 编辑:马泽松 审核:黄晓萍 来源:善美东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