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呀吹,吹入我心扉……”春风具有温和而又坚定的穿透力,吹绿大江南北,吹红了花蕊,也吹暖人们的心窝。 河畔的杨柳最早感知春潮律动,从灰蒙蒙,到鹅黄,而后嫩绿,直至绿意盎然,连空气、苍穹和大地都随之一起融入无边的绿海。杨柳枝头这些细微丰富的变化,描画着春天循序渐进和步步为营的轨迹。
春风吹拂之下,土地渐渐温润,枯草慢慢返青,刚才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转眼已是碧绿如茵到天涯。 鸟儿卸下全身重负,或是青枝绿叶间蹦蹦跳跳,或站立枝头引吭高歌,或于旷野振翅翱翔。在春风沉醉的时光,鸟儿无比欢欣,无比自在,也无比逍遥。
草木顺风酣畅淋漓生长。经过一冬的包容吸纳,原野将所有枯枝败叶都归于尘土化为养分,为抽芽拔节提供取之不尽的能量。冬去春来,许多腐朽衰败获得重生新生。 春风送爽。春笋、地米菜、“婆婆丁”(蒲公英)、灰灰菜、牯牛蔸、蕨菜、香椿等各种野菜应运而生。在农家菜园之外的广阔天地,这些纯天然原生态的野生蔬菜,在春风中招摇,嫩汪汪绿油油,成为人们舌尖味蕾无法抵挡的诱惑。
春笋,即春天的竹笋,清炒或焖肉皆可,还可晒干食用。清炒春笋脆生生的,绵甜滑爽,有一股山野清香。春笋焖肉,肥瘦相间的猪肉与春笋相得益彰,肥肉油脂被春笋充分吸收,肉肥而不腻,笋温润醇厚。干春笋炖排骨汤,老少咸宜。干春笋和排骨炖到酥烂,二者香气互相渗透,水乳交融,食之满口余香,五脏六肺通体熨帖,悠然神会,“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地米菜,也叫荠菜,可清炒,可凉拌,也可煮汤。田埂、地边、河畔、小溪旁、房前、屋后……处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小时候,我用五六寸长的铁铲挖过很多地米菜。地米菜口感清甜,香气淡淡却沁人心脾,包饺子堪称绝配。
牯牛蔸,这是我老家鄂西北的叫法。这种野菜体积为地米菜三倍左右,茎与叶片也比地米菜粗壮许多。腌制的牯牛蔸,风味独特。将新鲜牯牛蔸清洗干净,切成一节节,晾晒干水分,加入食盐、大蒜、八角以及少量姜片,放入坛或罐中密封一个月左右即可食用。腌牯牛蔸可凉拌,可炒肉,味道起初略带苦味,而后回甘不已。
蕨菜,北方与南方山野均广泛分布。新鲜蕨菜,入口有点像菠菜,绵软中略有涩味。蕨菜晒干以后,与肉类一起烹炒,互相成全,味道绝佳。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又叫“树上蔬菜”。香椿,早在汉朝就被人们食用,清代文人称为“吃春”。香椿炒鸡蛋是不可多得的时鲜菜品——香椿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由内而外自然散发鲜香,有效驱散鸡蛋的土腥气;鸡蛋接纳香椿特有的味道,令人唇齿生香欲罢不能。神清气爽间,如入仙灵之境。
野菜,于荒野之外无拘无束生长,尽得日月照耀与雨露润泽,当然还有风刀霜剑磨砺,再经春风抚慰,幸得至纯至味。就像一个人,走出温室环境,跋涉千山万水之后,心性开悟,万般体验沉淀升华,绽放豁达与智慧的花朵。
春风吹,男女老少脱去冬天的笨重,以轻盈姿态走进春天。阳光下,公园里,人们脸庞流淌喜悦。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几位小姐姐老师带领下,来到公园游玩赏花。他们安静慢慢地前行,一张张粉嫩的小脸,仿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乌溜溜的黑眼珠,清澈明净,犹如天山脚下的湖水。花朵妆点了山野,孩子们妆点了春天。 村前小溪唱响奔放的歌谣。犁耙水响,耕牛遍地走,漠漠水田飞白鹭,农人于田间地头来往穿梭。燕子归来,蜂飞蝶舞,炊烟袅袅赋新词。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春耕图!
春风吹,万物生机勃勃,人们精神抖擞,美好的希望随风筝飞向蓝天、亲近白云。
感谢大自然,每一个冬天都让我们重新沉潜,养精蓄锐;每一个春天又让我们再度唤醒,扬帆竞发!
文字:涂启智 图片:网络 编辑:马泽松 审核:黄晓萍 来源:善美东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