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006|回复: 0

探寻老圩足迹,留住乡愁情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44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785
    发表于 2024-1-5 16: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塘曾是海丰县的重要圩集,为当时海丰县四市①十四圩②之一。可塘圩成圩年代久远,最保守的推断也在明朝中期。围绕整个圩建有可塘古城,沿着石板路走近城墙,依稀可见当时是何等的高耸而坚固,据考证,城墙地基至3米高处为明城墙,3米以上为清城墙,墙基有多处开裂,又经前人用砖石修补,方得以屹立至今,倔强地留住可塘圩的史实。该城是集贸易、居住于一体的圩城,各行各业配套齐全。当地老人说古城原有三个城门,有前门、侧门和西门,目前只存西门,门坐东向西,残存的老城墙,古榕盘根将其网罗,像一对相互依仗相守的老人。诗人卓临江有诗:

    长记城墙高古镌,东南西北四门传。梦锡楼留红赤色,宫前池述水牛篇。文祠书院崇师表,仁里商街育俊贤。经历风云曾记否,可塘面貌在心田。
    漫步老圩中,错落有致的旧祠堂、斑斑驳驳的老铺窗、颓倒的古民居夯土墙,仿佛在讲述着先前的市井故事。昔日米街、鱼街、蕃薯街、柴草街、茶街、布街、药房及酒肆等,人头涌动的繁荣景象浮现脑际。走到这里,老人说是旧日老可塘圩的中心地带,曾经的客商云集早已不再,而我却在这片略见荒凉的残墙断壁下,设想着上世纪30年代,少年时期的父亲曾在此间某个饼铺里帮工的场面……

    探寻老圩足迹,留住乡愁情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可塘老圩老城墙

    可塘老圩古城如此完备的城防难道是防止一般小贼的对圩埠的盗扰吗?我更相信这是一座军事重镇,因为可塘一直是贸易、交通、军事的要冲。可塘郊外至今保留着的好几处烟墩(烽火台)和古营寨遗址,比如龙牙营寨。
    龙牙营寨位于现海丰可塘镇可北龙牙村,该寨与明末清初苏成苏利在碣石割据称王的历史有关。苏成苏利在清廷颁布“迁界令”时,高举抗迁大旗,当时民众极为拥护。他们曾在老海丰境内建立包括龙牙寨等多处兵营。

    现在的龙牙营,仅遗存寨墙十几米,营寨东北面山坡,有“老苏兵”操练的练兵场。当地群众历代相传老苏兵(北方军队)抗清的故事。龙牙,传说中无坚不摧,以此为寨,可无往不胜。残墙上布满弹洞,那是落后的古炮轰出来的,几百年了,依然清晰可见,残阳下仿佛回到炮火纷飞、箭如飞蝗的古代战场。
    探寻老圩足迹,留住乡愁情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龙牙寨布满炮弹孔地寨墙遗址

    以龙牙为村名,足见村之忠勇。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日子,日本侵略者终于踏上这片沃土,占为据点,肆意屠杀,村中老者遥指村东南方向,给我讲述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强征村民为他们修建山洞、地道等藏兵、作战工事,如有不从,则刀枪并举,村民被杀、被抢夺粮食饿死者众多。村中那颗老荔枝树是有灵性的,它见证了日寇屠刀下村民的不屈与抗争,如今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树干留下许多许多的树瘤,像老父亲一样,满带伤疤,身躯佝偻,却依然顶天而立地。这里顺便提及,这些在当时的海丰好几个地势险要之处修建藏兵洞的日本兵,是否属于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专为伏击、破坏盟军“华南登录计划”的“波雷部队”呢?有待考证,以后另文再述。

    村中有杀猪巷、榨油坊等地名,据村民所述,这里是可塘圩开埠之前更古老的圩集。在古时候,一个村落是不需要整条巷杀猪的,除非有集市所需。而榨油坊的存在,更说明了这里是旧圩集的印证,可塘四周并不产茶籽,而榨油所需的茶籽是在黄羌、西坑等山区出产的,说明古时这里交通、运输发达,商贸兴盛。
    探寻老圩足迹,留住乡愁情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埔陇宫

    说到可塘老圩,还有一处必须提起的地方,那就是可塘埔陇宫,这一个地方,那就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存在于无数邑人记忆深处的一个神秘地方。海丰人在不胜其烦时的一句话:到埔陇宫行行朝(周围走个遍的意思)!埔陇宫在哪?为什么到那去?关于埔陇宫,还有另外一句海丰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有错错在埔陇宫!”这句民间笑话故事有好几个版本,任我无从考究孰真孰假。“埔陇宫”,位于可塘镇埔陇村东南一处渡口旁,建庙祭祀海神妈祖保佑往来人员船只安全。小小的村渡,曾是联系东溪两岸的水路渡口,曾经经历过一段繁忙的岁月,人来人往间,发生在它身边的故事自然就有很多很多。
    埔陇宫前流淌着的,就是宋溪,不远就是可塘镇宋溪头村。南宋景炎三年,宋端宗南逃至此,水路不通,遂令兵士凿通东西溪,以通船只,故名宋溪。宋溪头村西郊200米处,宋端宗君臣曾驻扎于这小山上,故得名“宋王山”。传说当地百姓曾用在东溪捕捞的“白仔鱼”煮汤敬奉宋端宗佐餐,当时适逢白仔鱼的鲜肥季节,鱼汤泛起一层金色的油珠,鲜甜可口,宋端宗连声夸奖说:“此真乃玉饭佐金汤!”。在宋溪东边5里还有“宋师岭”,在此见证了南宋朝廷最后的抗争。

    宋溪与埔陇宫所在地,也是一处古圩埠。还得从那句戏言:“到埔陇宫行行朝”说起,原本这是一句褒义的话,说的是当时埔陇宫老渡口由于客流繁忙,于是有人抓住商机,形成集市,渐渐发展成为物资丰富的大圩集,其商品几乎涵盖生活日用所需,于是流传:“到埔陇宫行行朝”就什么物品都可以买到了。后来陆路交通发达,埔陇旧圩逐渐被弃,慢慢地埔陇宫越来越荒凉,没事人家就不再关顾,终成贬义。埔陇旧圩乃至整个可塘旧圩能够迅速崛起,我想与当时南下的宋军带来的先进技术的传播不无关系。

    可塘老圩是个民风淳朴包容的移民商埠,计有四十多个姓氏。除周边村落姓氏外,尚有辜、古、简、赖、柯、江、高、翁、钱、许等姓。这些姓氏多从闽南等地迁移至此,或经商行医或铁匠、石匠、篦匠、蓆匠等营生定居可塘,都是几代十几代以上,有的还繁衍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外来移民与本土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创造出繁荣的圩埠文化。明清时期可塘涌现一大批进士举人贡生优秀人才和乡绅贤达,如上达村的林南,位居正四品官员;埔陇村的吴志高,是乡试第二名举人;双贵山的方鼎方奎光双举人。

    探寻老圩足迹,留住乡愁情怀,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黄汉宗故居《文魁》牌匾

    可塘黄厝港,这里是海丰名士黄汉宗的故乡,晚清举人黄汉宗更是蜚声南粤的文化名人。他才思敏捷,文采过人,对贪腐疾之如仇,而对民众又诙谐幽默,以文仗义。本当高中“解元”的他却因“朝中无人”,被改为举人,两位主考官赠送“文魁”匾额以赞其文采。汉宗看到官场黑暗,不愿为官,委身乡里。为里人鸣不平,为乡梓抗恶吏,为官庙堂院题诗联,为婚丧嫁娶写词章。几凡民间诉讼,族姓纠纷以至历史冤结等疑难杂事而不得解者,都找他代笔代言,出面解决,他鉴于公理正义,亦乐意帮忙。故民间有“要通,找黄汉宗”之说。某村青年寡妇思改嫁,但知道事情难办,家公坚决反对,族亲邻里也诸多非议,不得已找黄汉宗。汉宗听完诉说,即动手为她写状子,居然获得胜诉,准予改嫁。状子是这样写的:

    “公无婆,叔无妇,妾无夫。九椽瓦,三张铺。不改嫁,恐沾污。”状子先说明告状人的家人简况——两男一女,接着点出居住环境——三张睡床几乎连成通铺,最后申明不得不改嫁的理由。按封建礼法,寡妇一般是不能改嫁的。但黄举人却利用封建社会的另一条礼法一男女授受不亲,把家居困难与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写得透彻又尖锐,使改嫁成为合理要求。

    可塘老圩,就像一片无垠的稻田,滋养而不乏内涵。围绕可塘老圩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待继续深入发掘整理。

    注释:①四市:桥头市、高田市、水亭后市、捷胜所市。②十四圩:可塘圩,公平圩,杜塘圩,梅陇圩,赤石圩,青草圩,青坑圩,田乾圩,竹围圩,南涂圩,径后圩,羊古埔圩,钓桥圩,竹头圩。





    图文:陈宝辉
    编辑:黄晓萍
    审核:马泽松
    来源:善美东岸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