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海丰教育 敢问路在何方 陈治赠 2021年7月5日
引人注目的高考、中考已降下帷幕,目前还找不到官方公告的各校卷面成绩数据。按以往的规律,参加中考的1万多名学子,约一半入读高中,向高等院校冲刺,约一半另寻途径继续求知。中考之后,孩子们尚有3年发展的时间、空间可以驰骋,课本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还是未知数。但高考之后,仿佛有“一考定终身”的感觉。
海丰县2021年的应届高考卷面成绩如何?笔者能找到的有华师海丰附中、彭湃中学、仁荣中学、实验中学、红城中学、陆安高级中学、林伟华中学、英豪学校等8间学校自报的半公开数据(以官方公告为准),可以窥见今年高考卷面成绩的总体水平。如表:
现有数据显示,今年本科应届参加高考学生、本科上线人数及上线率,比去年均略有增加。有进步是不争的事实,但明显不理想,海丰高考生对卷面考试所要求的全面知识相对落后,也毋庸置疑。
海丰的知识教育要翻身,学生全面知识水平要提高,海丰的知识教育要与革命老区盛名远播的红色教育相对应,并肩进入全省的先进水平,仍然任重道远。
如何突破海丰学校知识教育不尽人意的困局?见仁见智。下列几点,希望能引起官民共同注意,对小学教学,或许有所帮助:
第一、学校的中心任务(活动)过多。不要奢望学校能够复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从社会实践中逐步成长出来的。学校教育的天职是树德育人,传授知识。只有掌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学识,才有可能深刻体察社会,有能力服务社会、改造社会。如果学校的中心任务(活动)过多,而且每项任务都上升到政治高度,在读学生过早成为政治义工,势必干扰学生读书的兴趣。学校要填报表、做台账、应对检查,分散了老师传授知识的精力,占用了教学时间,令本已课时不足的现状,雪上加霜。老师匆匆忙忙完传授任务,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学校的整体布局不合理。目前,海丰农村学校生源奇缺,希望工程成就的小学校舍大部分闲置。县城学校因校舍紧缺而学位供不应求。这是不正常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战略”可能失败的象征,非地方党政所能扭转乾坤。但海丰地方党政能将投入打造红色文化景点、如火如荼的“三清三拆”、 牛气冲天的“厕所革命”的盛情,分摊一点投入教育,增加县城校舍环境和充实师资力量,起码可以完善县城的教学环境,不致于年年都出现进城谋生农民的子弟,面临就近读书困难重重的压力。据初步了解,海丰中心城镇小学,按45至50人/班配套,缺欠近200名教师(以官方数据为准),需由各学校聘请代课教师。既然获准代课,为何不择优吸收为正式编制?仅此,批评海丰地方党政对师资队伍的弱视并不过分。 第三,小学教育的基础偏弱。某镇某公办小学六年级某班,本期未数学摸拟考试,80%卷面成绩不及格,64分在班内排前10名。笔者问过一些一线老师,称:数学基础偏弱,是海丰及至汕尾小教的普遍现象。语文教育也不理想,最简单如课文体裁,多数老师忽视。
小学的所谓数学,其实就是算术,即计算的技术。连+-×÷这一基本的计算技术都无法熟练,又如何去领略数学、即数字的科学的奥秘?忽视课文体裁的区分,学生又该如何作文?
来源:海丰微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