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在80年代初曾经是粤东沿海最穷的老区。1988年,以汕尾建市为契机,海丰才真正站到追赶改革开放时代步伐的起跑线上。1989年的《广东画报》就报道了海城的经济,其中的北门市场,当时非常热闹,交易繁荣。可惜1996年11月28日的一场大火让市场毁于一旦,之后再建也难复昔日热闹场面。
放大这张照片来看,就连栏杆上也挂了摆卖的衣服。
这个小朋友似乎察觉到摄影师在拍照。
摊档摆放出来的商品很多,通道狭窄。
说到海丰的商业,公平镇不能不提。当地的服装制造业堪称全县的龙头领军者。改革开放初期,公平镇在几位老裁缝师傅的带动下,市场逐渐出现了一批从事加工的服装摊档。之后改进经营方式,发展家庭服装加工业。瞄准市场,注重名牌高档,创出一批名声响亮的服装品牌,如公平、康乐、广超、达鹏、招奇比、桌球王等。
那时候很多家庭都有一部缝纫机,集中在一起就是个小工厂了。
90年代初,公平镇有服装加工厂780家,全镇5万人口中,有七成人家从事专业服装加工,每天有30多吨服装走出服装厂,并漂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
逛公平服装市场。
海丰同升鞋厂
不同的画册,同一天拍的照片,这种款式的鞋当年很时兴的。
海丰二轻工艺二厂是很有特色的木雕厂,产品艺术水准很高。
不知道木雕厂后来怎么样了,现在能够查到厂址在惠州。
美丽的女工正在给木雕半成品上色,神情专注。
海丰县糖厂。
位于县城赤岸桥东的海丰县水产颗粒饲料厂。
养殖业发达,鮜门翡翠贻贝养殖基地。
海丰酒厂的米酒远近驰名。
80年代的可塘镇轻工业发展迅速,不像今天以珠宝加工为主导,而是多点开花。
位于梅陇镇的华帝山矿泉水厂是省内很早开发的矿泉水品牌的厂家,可以说“出道即高峰”。1989年投产以来畅销全国各地及出口香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之后多次获奖。曾经被评为全国十家优质矿泉水之一。
我国稀有剧种——海丰白字戏,又名“白字仔”和“南下白字”,民间多称“哎噫嗳”,唱曲道白均用本地福佬话。此图为经典戏出《秦香莲》,很多人都数不清从小到大看了多少遍。
著名的小提琴家马思聪也是海丰人,《思乡曲》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