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稍有些资历的海丰文化人来说,彭湃烈士轰轰烈烈、敢为人先的一生和他那伫立于龙津河畔的具有中西风格的故居并不陌生。只是,若是要细究起来,又有多少人对其真正了解?
对于彭湃故居,我都不知道瞻仰过多少次了。只是每一次瞻仰,我更加深对它的认识,悠悠龙津水,澎湃故乡情。这座由彭湃的爷爷彭金南于清末年间而建的融合中西式风格的二层洋楼,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未来,在海丰这方热土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无可复制的留给后人学习的鲜活教材和永远的财富。
富贵人家的格局就是不一样,有智慧的人家境界更高。穿过大门,踏上由四级花岗岩石砌成的台阶,进入了一楼的大厅。
一楼大厅的正中央陈列着被毛主席亲切接见,被誉为“革命母亲”的彭湃烈士的生母周凤老太太的巨幅黑白照片。这间大厅的左侧,还悬挂着另外两个女人的黑白照片。这两个女人,一个是蔡素屏烈士,另一个是许玉磬烈士。
不管是革命母亲周凤老太太,还是蔡素屏、许玉磬烈士,她们都是彭湃烈士短暂而轰烈的革命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一个是生他养他支持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母亲,一个是在彭湃烈士的感召下跟他一起走上革命道路的妻子,另外一个是在大南山下因为共同志向而走到一起的革命伴侣。她们都理解彭湃支持彭湃并且与彭湃一道投身革命,她们都是伟大的女性!我觉得,这样的布设再合理不过了。是的,任何为革命付出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得到永远的缅怀,尤其是女性!也许,她们作出的牺牲更大,因而更加难能可贵!
移步来到一楼大厅的左侧房间,是彭湃烈士的寝室,当年他曾睡过的旧式木床、柜子、桌椅等静静地陈列在那里,仿佛无时不刻都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大厅右侧是彭泽的卧室,也陈列着主人睡过的床用过的东西等等。不管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它们的主人曾经做过哪些交流,他们的思想曾经碰撞出多少智慧的火花都成了历史长河的浪花。不难想象,彭湃的革命理想就是在这里所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中萌发的。
从大厅后面,沿着木梯拾级而上来到二楼,伫立在前面的走廊凭眺,凉风习习,豁然开朗。抬头眺望,走廊上端筑有半弧半拱的栏杆,屋檐筑有六支方形连圆珠形栏杆,中间砌筑呈半月形,象征着“七星伴月”,与前面蜿蜒而过的成“金腰带”形的龙津河和龙舌埔相映成趣。在当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座楼房的主人都是富甲一方,是名副其实的田产“鸦飞不过”。然而,也更不难想象,彭湃当时要冲出这样的封建地主家庭,先革自家的命有多艰难,又有该多坚决、彻底!当然,非常之人总有非常之举,要不是彭湃当时有这种革命到底的非常精神,千千万万的农民又哪敢想过会有一朝改变世世代代被奴役被剥削的命运!
白色的墙壁,让我想起了彭湃烈士对革命追求的纯洁坚贞;门前左侧那棵历经风雨依然挺拔的木棉树每到阳春三月,木棉花如期绽放,朵朵盛开的木棉花犹如熠熠的火炬,怪不得人们称它为英雄树!它让我想到了彭湃烈士对革命理想的坚持,而门前那从不停息的龙津水,仿佛在述说着人们对烈士无尽的缅怀。
对于彭湃故居,我并不陌生,只是无论是哪一次的瞻仰,我的心情都不一样,我的所想所思也不一样。
在我看来,名人故居,既是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名人故居如今获得更多关注,更多瞻仰。参观故居,是一场不寻常的人文之旅,走马观花只是看到了景,精心细品才能入得了心。故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背后是厚重的历史,是文化的积淀。倘若有人要问我,理想的名人故居是什么样子?我不由自主地会想到,我们要有整体风貌的保护眼光。故居,需要安静,安静地品读一草一木、一桌一椅,而不是轰隆隆地来、叽叽喳喳地说、咔嚓咔嚓地拍、然后就轰隆隆的走。或许,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们受够了喧嚣,可是故居恰恰是在现实与历史之间为你搭建一个空间,它应当让更多的安静、宁静融入我们的生命。
站在彭湃故居门前,里面所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许可以令人无限想象,也可以不必想象,但不管怎么样,彭湃烈士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从这里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的。过去,它是彭湃烈士成长的摇篮;如今,它成了我们学习的鲜活教材和永远的财富。我们为有今天这个时代而自豪!国家、民族、自由、平等,这是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之奋斗的梦想,而中华民族追梦的旅程也已开启,未来的路还很长,吾辈当努力、努力、再努力!国家的真正富强,政治、经济文化彻底呈现良好的状态,离不开每个有良知的公民的支持,唯有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希望!这个希望来自于:只要坚定信念、跟党保持一致,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更加幸福美满。
故居门前思烈士。无数次地瞻仰无数次地激动。在离开故居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自己十多年前曾经因烈士而写的一首小诗:
成了家乡人民鲜活的教材永远的财富
来源:东岸,文:吴小冰,图: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