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七吃七样菜
汕尾市城区各村落在正月初七,有吃七样菜(七样菜茶)的传统民俗,据说,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种风俗习惯最早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胜节”。
敲板捕鱼
敲板捕鱼,古时在汕尾,有一种古老的渔法,就是渔者把“莲仔船”驾驶进内湖,渔者把“莲仔网”(麻丝做成的渔网)撒下内湖,再在“莲仔船”上敲板,利用声波传遁震动,将水里的鱼虾惊而驱赶在一起,一网打尽,这种方法,是赶尽杀绝的,现已经禁止使用。
海盐的生产及销售
汕尾东涌地区的“盐町”是围海改造的,它由七八块水池组成一“漏”(一“漏”相当于六市亩),旧时东涌有几十个“围”,几十个“围”共一千多“漏”盐町。海水经风吹日晒后,在结晶池结晶成盐。盐业是东涌地区的民生所依,解放初期,东涌地区的盐税占海丰县财政收入的60%。在宋代前后,东涌的盐是用海水煮成的,明清至近现代,都是以“海水町晒”成盐。由于盐的产量高和畅销,过去东涌地区有一家“仙鼎”盐公司,专门经营盐的外地销售。盐业使东涌人民收入可观,旧时东涌乡以及其中巷便有“国币乡,戒指巷”的美称。
太平清醮
汕尾东涌的太平清醮,每十二年打醮一次,并且都是在龙年的“下元节”期间举行的民俗活动。它是一种为地方祈祷“风调雨顺”、“合境平安”的吉祥道场。做法事的人为道教正一派道士,道士人数以奇数为宜。他们颂“梁皇经”,祈求合境平安、五谷丰登,并普渡阴阳两界。打醮周围保护祭品的是手持木槌的青壮乡民,“六社百八支槌”就是由太平清醮这一民俗活动而出名的。“下元节”习俗:首先叫人扎城隍老爷、大仕王、燃面大王、韩唐爷纸神像于幽场,并于坎下城城内请来城隍老爷神像来监醮,城隍老爷在信众的抬轿下,游乡。后才到幽场监醮,信众用草纸、蜡烛插成一条路,引孤魂野鬼到幽场吃喝玩乐,最后信众祭拜。祭拜后烧四大纸神像,祈求来年足食、国泰民安。
“丁茶”
汕尾东涌乡有“丁茶”特色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六,该村各村民各自邀请亲朋戚有到家中吃“丁茶”,互相请茶,茶中有以茶叶、开水、鸡汤、猪骨汤为主基调,配以鲜虾、瘦肉、墨脯、赤豆等风味特色,山珍海味,吃茶间,相互敬贺,互祝平安吉祥,财丁两旺,并祝贺添丁发财。该村盛行丁酒的民俗活动,家中生了男孩,称为 “添丁”,便必须于来年的正月十五日,做大戏、杀猪宰羊,备办丰盛的礼品,拜祭祖先及地方神衹然后宴请亲友,分送祭品。
“放三”
“放三”是古时用于军事的“推棋”,也是民间智力游戏中棋艺的一种,过去东涌乡民有这种爱好。即两人在一个“回”形的棋盘上对决,以围死对方(直线三子相联者叫“三”),吃掉“栏”是一种磨去稻谷上的壳的工具;椎,是一种舂白粟米或舂米成粉的工具;而风谷就是将“栏”磨好的谷物用“风柜”扇去谷壳,使其成为糙米。它们都是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也是一种无污染、最环保的农家原始粮食加工作业。对方之子为胜。它是一种古老濒临失传的民间棋艺。
舞麒麟
汕尾东涌的麒麟造型,为青头、白额、金角、白须,特色鲜明,是“南狮”中的典型。舞麒麟重在神似,主要套路有:参神、觅食、讨四门、打拳、和五彩等等。每当节庆时,东涌各个社头总要举行舞麒麟的民俗传统节目。东涌舞麒麟的拳师中,以旅居香港健身学院总教头的黄明进先生为佼佼者。
箔鱼
箔鱼是一种传统的浅海渔法,是东涌地区特有的捕鱼作业。即用小竹片编成箔篱,高一米许,长度不拘。渔者各划二十多条小舟于内湖中,把箔插于泥中,相互合作围好闸好,然后在箔下埋下“土笼”(竹编成的圆形竹篓),潮退,鱼虾惊觉时,已尽在竹箔内,满怀喜悦的渔夫,尽将鱼虾收入竹篓里。壳是一种浅海作业。内湖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贝壳,虫壳为贝壳类海鲜,其壳可烧成灰作建材(旧时建房用的主要材料)。闸壳者手持壳筛,于浅海泥中极力推搭,很快就有收获。
播盐种.扒盐.担盐仔
汕尾东涌的盐产地,是广东省二大盐场之一的古龙场。播盐种是“海水町晒”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即盐民在主盐池里,为使盐生得多、快,便撒以盐种引盐结晶。盐生成后,盐民扒盐归堆。东涌盐雪白晶纯,远销滇、湘等省。由于盐的畅销和运输需要,旧时妇女们便成群结队以“担盐仔”为业。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艰难,为了养活子女,东涌地区出现“担西盐”(私盐的含蓄称谓)的现象。
挽面
挽面是汕尾地区一种古老的美容术。一碗清水,一根细线,一小碟“挽面粉”(一种用稻壳烧成的灰粉),即可施为。挽者在被挽者脸上擦上“挽面粉”,嘴咬线头,用线在被挽者脸上绞来绞去,可挽去汗毛,使其青春焕发,神态怡悦。
正月半睇新娘
这是汕尾品清乡特有的婚俗。即正月十五元宵夜,品清乡各个社头的村民自灯棚神栈祈福后,为了和新娘相识,更为了给他们带来祝贺,便相约前往去年娶回新娘的新郎家中,去睇新娘。新娘羞羞答答地站在厅中央,手捧茶盘,斟茶给客人喝,客人们喝完茶后,一边做“四句”(四个字的祝福话),如:“茶杯亭亭,新娘美盈,夫妻相好,年尾添丁”,一边“贴封包”给新娘。客人们喝新娘茶后,有的说:“杯圆茗香,夫好妻全。天长地久,兰桂腾芳。”正是:“元宵灯夜亮晶晶,新娘生来有十成。千乡万里你不嫁,爱嫁品清行时兄!”
吃咸茶
俗话说:“男人间仔头,女人茶钵话”。吃“咸茶”历来是热情好客的汕尾人民待客的一种习俗。做法是:先将茶叶、芝麻、一起放进擂钵,用石榴木做的擂槌来回捣碎茶叶等东西,再放少许盐,用开水冲入茶钵,盛在碗里,泡上炒米,熟花生米,即成咸茶。吃咸茶是汕尾女人们闲话家常,谈天论地的生活内容之一。清举人黄汉宗为吃咸茶写了一首诗:“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中秋佳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南方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在汕尾市城区地区,中秋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秋色会上,汕尾市城区的小孩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汕尾市城区在古时候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碣石总兵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
重阳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汕尾市城区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汕尾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登高,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在汕尾市城区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汕尾市城区的重阳糕,有些地方有做“层糕粿”的习俗,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在古代,汕尾市城区域内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冬至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在汕尾市城区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汕尾市城区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圆加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本文来源:看东岸,文:翁烈辉,图: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