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丰县城大街蹓跶,见有一家旧书店,顺便拐进去看看,满眼都是旧书,随意翻阅,居然发现几本曾经喜欢看的泛黄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不过,以前大人们觉得这是专门为小孩子制作的,而且也确实很小,故有“小人书”之称,本地俗语呼之为“公仔画”。
说起小人书,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人,童年时代都有它陪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更是盛极一时,曾是几乎人手一册的“国人必读”。它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网络和手机对于如今的青少年一样,不可或缺。
童年时代,精神和物质生活相对匮乏,少有电视,更遑论有电脑;很多小朋友课余时间,就是通过阅读小人书来打发。那时小人书的内容多是国家建设、战争反特题材,间或有些历史题材。它有巴掌般大小,版面以黑白底色插图为多,少有彩色,每页下方配文不多,但往往言简意赅,短短几句话,就把历史故事,人物性格交待清楚,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它为我们幼小的心灵打开一道道优美的窗口,让我们了解课外的世界。
那个年代,要看小人书的途径只得靠自己买,我们常常积攒零用钱,几毛钱就能买一本,一发现新华书店有新品到货就去购买,有时,家人看我喜欢小人书也会帮我们买,每次也是仅一两本。另一个途径就是同学之间互借,你的看完了借给我,我的看完了借给你,彼此交换着看,因此,大家买小人书前商量好,不要有重复内容。那时候,我们都很讲信用,看完了立马归还,没有私自窝藏的。大家都爱护书籍,不会乱涂乱画或沾上污秽,即便是不小心弄丢了,也要想方设法赔一本同样的或者对方愿意接受的小人书。不过,教室讲台下方也有个图书角,但大家都翻透了,自然就无人问津了。
无论买来还是借来的小人书,我都会趁空余时间看完,乡下的夏夜,万籁俱寂,时有传来几声鸟叫,昏暗的白炽灯下,早已忘了身边蚊子嗡嗡声响,不求甚解每页下边的文字,翻一张张图画,仔细端详图中人物形象和神态,印象最深的是《西游记》系列中孙悟空和那些奸诈邪恶的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的画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了以后都喜欢模仿孙悟空斩妖除魔的动作。
如今,还能忆起不少篇名,如《陈景润》《华罗庚》《狄清会姑》《铁道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小兵张嘎》《狼牙山五战士》……,人物的高大形象依然活灵活现在自己的心中,更难能可贵的是给人正能量,尤其对心智不成熟需要人引导的少年意义重大,激励人奋发前进,我想书籍仍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营养品。至今,回忆起小人书里面的情景,仍是我记忆深处的瑰宝。
有时,大人有闲暇还会陪伴我们一起阅读,顺便讲解有关的一些历史典故如围魏救赵,赵氏孤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烽火戏诸侯,孟母三迁,庄周梦蝶等等,并叮嘱我们好好利用时间,认真读书,当时似懂非懂,若干年以后,才明白大人的用心,但时光已如流水而逝。
彼时,小人书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挚爱,看小人书,那是一种比过年吃猪肉、穿新衣还要快乐的事情。它们成了饭前饭后,课前课后谈论的内容,有时还会对人物看法不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事后,大家又和好如初,小人书给我们枯燥的童年增添不少乐趣。
慢慢地,自己积累起来的小人书多起来了。我父亲就给我留一个抽屉作为放小人书的“领地”,我还别具匠心地为小人书编上号码,上锁,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不得外借,真的视之如至宝。
其实,小人书,大世界,大智慧。记载着历史英雄人物和名人事迹,一本本闪烁着思想精华,折射当时人间的真善美和那个年代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迹,是彼时青年人的楷模。看多了,它会潜移默化影响人,大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也积累了不少宝贵语言,写起作文来有了情节,顺畅多了。曾经看《毛泽东传》,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1961年3月23日,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说,去年有人给他一套小人书,是说《东周列国志》故事的,从此看小人书就“上瘾”了,一看就看了几百本。他还劝领导同志们去找一本叫《城濮之战》的小人书仔细看看。可见,不仅是普通人,伟人也爱看小人书。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家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早已有了质的飞跃,电视节目、网络内容精彩纷呈,各类杂志、漫画、报刊花样翻新,小人书被厚大的书所取代。不知不觉看小人书已成为回忆,但代替不了小人书在我心中的地位;小人书虽退出历史舞台,却永远走不出我记忆的橱窗。
本文来源:看东岸,文:马泽松,图: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