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814|回复: 0

[历史档案]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6:48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806
    发表于 2018-12-19 17: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清同治《海丰县志·续编·建置》记载,明崇祯二年(1629年)海丰县令周一敬爰度县城衙门位置,计划在县衙前面凿湖,将左侧龙津河之水由高田处引入南门湖(称“青龙水”),由右侧导向城西流出西溪,并于出水口的道山上建立宝塔(又称“水口塔”、或“文笔塔”),发动全县(包括今天的陆丰县)绅衿士庶,捐买吴姓等民户土地田塘浚湖,作为县衙的“明堂积瀦”。但因时处明末,兵荒马乱、经济萧条,吴姓等民户为奉交凿湖之地应缴的钱粮,又转卖池塘田地。

    凿湖盛举,遂告中辍。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丰县令姚德基感慨此项盛举中辍,重新发动士庶捐资,共捐银三百两,作为建塔浚湖之费。又给银四十两续回凿湖之地。至此,南门湖遂得兴工挖凿,道山宝塔也能兴建。该宝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空心塔。原来每层均用木板平铺,顶部塔刹装置一生铁葫芦,有一把铁剑和一把铁毛笔交叉。后来,塔刹为雷电击坏。宝塔耸立在谢道山上,周围苍松翠绿,山下碧水环抱,为海丰一大美景。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但是,清末以后,有人竟把建塔事因加以歪曲,胡编出与实际相差甚远的故事。因这故事有神奇趣味,遂越传越广。这个故事称:“海丰是牛地。有个白太爷,建个道山塔,作为栓牛的‘牛桩’,欲把这只大牛栓死,破‘牛地’。后来白太爷夫人出于好心,挖了南门湖,又建‘青草圩’,供牛饮水吃草,救活了‘牛地’。”这个充满风水迷信气味又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贻误后世匪浅。后人不懂历史真相,不加分析研究,却把它当成了真事,以假乱了真。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据史志记载,有一个叫做“白章”的人,曾于清康熙三十四年来海丰任县令。清乾隆《海丰县志.邑事》称:白章任海丰县令两年间,适逢海丰受灾,百姓饥荒。白章极力补救,亲向富户劝赈救灾,共捐得米谷数千石,赈救灾民。全县人民交口称颂白太爷的政绩,在径口药王庙之西建“白公祠”,以纪念他。由此可见,白太爷是个好县令,他不会做出“破坏海丰风水”之类的荒唐事来伤害海丰人民的感情。

    挖湖建塔的事,实际上是明末时代计划,到清康熙二十七年完成,期间二任县令,前是周一敬,后是姚德基。史志的记载,足可证实民间流传的“白太爷建道山塔破海丰牛地”的故事是胡编的,是完全错误的。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为此,我们要为道山塔正名,它是海丰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笔塔”,是海丰古老文明的主要象征之一。这里,要呼吁海内外同胞,要像积极参与治理龙津河一样,踊跃捐资,重修道山塔。让古塔换新颜,把海丰大地装扮得更美丽。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海丰「牛地」传说的真相,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本文来源:头条号 - 隆啊隆骑马去海丰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