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曾言: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捷胜就是那座我不需要任何理由便爱上的历史文化古城。
捷胜所城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都指挥花茂奏立所设建,属于碣石卫管辖,为该卫九所之一,是明清两代海丰县的海防重镇。记得30年前的夏天,我初到汕尾市区工作不久,五四青年节假期,单位组织年轻人到捷胜“得道庵”旅游,绿林梵音里“得道庵”给我留下很深刻的美好印象。如今30年过去,光阴又停栖五四青年假期,雨后初晴的午后,阳光轻盈,我和文友从汕尾市区驱车前来捷胜采风。车至捷胜路口,遥望着“得道庵”方向的“海岸第一山”,自然生出一种故地重游的感想。
车子沿着山坡蜿蜒而达“得道庵”的大门,下车后又见“得道庵”八景之一的“虹桥捷步”,走上 “曲径通幽”小道,左侧是绿竹,右侧是空旷地,也就没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体验。庵寺面貌变化很大,除了原来老庙宇外,还新建了一座大雄宝殿,过去能用小巧玲珑、精致幽雅等词语描述庵寺的景观,而今已不能恰当描绘眼里所见了,而应该用富丽堂皇,庙宇壮观来形容了。不过,当我细读“曲径通幽”处的“点头”巨石上的“经从古佛撰,妙法石能转。这里探禅机,恍然头一点”的诗句时,顿然间,有一种“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感受,心情格外轻盈舒缓。
步入大雄宝殿,大家参拜佛祖后也就开车进入捷胜镇内后山头汇合捷胜何纯重等友人。他一见我们就热心地介绍,捷胜也称为“罾城”,因城所状如四方,四周高中低,恰似渔罾。后山头是捷胜所署的所在地。确实如言,从后山头向城内中心是一条向下约20多级的石板梯,但大家拾阶而下时,却惊讶地发现有的铺石阶的石条上面刻有清代“同治丙寅科”的字,原来是旗杆夹石。一文友笑说,古城敢下本钱,修建石阶路动用旗杆夹石;另一文友说, 1966年“破四旧”时,这些旗杆夹石幸好用来修路,要不它们不知会丢落到哪里去了?当时,我观看了大家的表情,竟然都有一份欣慰的笑容。
石阶路下是老渔市场,因是午后3时多,上市群众很少。从市场出来就是所城老街北门街了,地面有些破旧,但干净整洁,沿街两旁房屋井然有序,家家户户门庭春联都写得工整漂亮,有一种书法作品比赛的味道,令人赞誉。低足漫步在路面上有轻轻的“笃笃”的回音,仿佛在提醒我,这是旧所城文武官员曾从这里走过,光阴记录着或骑马,坐轿、或列队的身影。呵,如今我也走过,虽前不见古人,但可以告诉来者,北门街是古城悠久历史的活见证。
转入鹌鹑街,街面潮湿,空气清新,不见人影,也没有鸟笼的踪迹,格外幽静,狭窄的巷道,悠长又弯曲,巷道两侧的房子大多破损,残垣断壁上芳草萋萋,随风摇晃着缕缕阳光,仿佛在诉说昔的繁华。移步来到林氏、赖氏书塾,虽已破旧,但透过画栋雕梁,依稀感受它们昔日富丽堂皇的气息。一群麻雀在书塾旁的一棵大榕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也在瓦房上停留或走动,见此情此景,一时穷词的我,只好借引宋诗人叶采的《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间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了。据介绍,在清代古城的大户人家都有自家的书塾,从捷胜先人的“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诗句,可知在偏僻乡村也有人挑灯夜读,可见古城当时学习风气之浓厚。
古城的明清民居古色古香,造型别具一格,建筑精致隽秀,庭院相连廊庑,厅堂画栋风生,绣筵花绕;庙宇金碧辉煌,木雕、石雕、绘画等工艺精堪。从鹌鹑街转入第八街,步随路转,景随路移,逐次参观了清代末年画梅大家许兆寅的故居(许厝宗祠)、第五街革命烈士李劳工故居、清雍正十年(1732年)修建的捷胜所城南门内(捷胜镇中心小学)的内文阁,第六街的黄百万(黄元振)故居,公门楼的学海堂书塾、何氏公门楼老厝古建筑和北门的所城残墙。
沿途印象最深刻的情景,在一条条悠长的石板路,或弯曲、狭窄、悠悠的巷道,甚至高高低低,窄得只容一人行走的小巷时,我的内心不时会这样的想法,希望在雨后小巷仍能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有着丁香颜色、丁香芬芳、丁香忧愁的姑娘。只是我们从巷头到巷尾,入眼所见,苔藓印巷道,门庭冷清,沿巷家家户户,空无一人,大多斑驳陈旧的大门挂锁,锁面生锈,从门缝往里看,房屋大半倒塌,院子连至房内芳草杂生,苦楝树和蕨类植物自由自在繁茂生长,我想已很久没有人来打扰它们生息繁衍了,才这么在路面、在墙角、甚至在门庭也能恣意生长。
巷风习习吹拂,时光静黙,我们不说话,便可以听见树草晃动的声音。在何氏公门楼老祠堂庭院里,一位少年正在专心制作“虎狮子头”,庭院门口有几株菊花开着黄色、红色的花朵,地板上有一太阳花灿烂绽放,一朵朵红彤彤的,一株爬上院墙头的金银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悄悄开着黄色的一朵朵小花。
古城的巷道深深,纵横交错就像迷宫,你我不语,古巷老房也不言,若没有捷胜友人带引,是不可能顺畅穿街串巷的,每一条老巷,每一座老房子都氤氲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好像诉说着一个生动的故事。因时间紧迫,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无法一一细看。文友丽梅说:“我们是过客”,剑虹直呼:可惜时间太短,有些老宅她要花一整天才能看完。确实,一两个小时怎能读出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味道呢?
小巷巷陌风光纵赏时,我会忘情老房里一些老旧的风物,遥想它们前生的风光,今日的沧桑,又驻足静静观看一座老屋,周围环境是那么静谧,恍惚有一种幻觉,似乎时光回溯,几百年前居住在这里的主人,会请我们喝一杯茶,然后慢慢地和我们讲述捷胜这座600多年古城的故事……
暮春寒意浅,看了古城缓缓归。离开捷胜时,古城已是万家灯火,但我内心仍沉思在捷胜的老城里那些古朴韵味之中,抬头仰望捷胜繁星灿烂的夜空,古城笼罩在灯火和星光的辉煌之中,她似乎以一种的新变化、新的面貌告诉我,来到古城,会收获一种遇见是美丽的心情……
本文来源:看东岸,图文|陈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