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是发展之魂 文/老城
先行先试,善作善成。
去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意味着合作区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以一个经济功能区的身份,出现在深圳“10+1”区大格局中。今年3月25日,合作区11个新设机构集中揭牌,标志着合作区机构改革和体制机制调整又迈出关键一步。新中国第一个特别合作区吹响新时代先行先试“进军号”。
改革无禁区,先行先试是第一要义。省委、省政府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本身就是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把合作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辐射带动汕尾及粤东实现新发展”,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对合作区的指示要求。
一路先行先试,一路饱含艰辛。合作区“摸着石头过河”,从偏僻荒芜、百废待兴的那一头,平稳渡向产业初旺、新城显露雏形的这一头。在先行先试中特区带老区、财富带资源、经验带空间,在先行先试中引领中国“飞地”城市化扶贫发展之路。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指出,合作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生事物,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改革创新。要努力打造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首创者、飞地治理模式首创者、飞地农村城市化实践首创者。
先行先试,就要敢破善立,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把合作区的发展放在全球经济“一盘棋”统筹谋划。
从深圳实践层面,合作区的先行先试,不是简单地推进产业梯度转移,而是打造以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典范。无论是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产业政策制定和优质企业引进,还是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合作区都是按照深圳标准、深圳品质实施的。未来,合作区还会在纾解城市功能、释放创新潜能、提升政治效能等方面,给深圳带来隐性收益。
从广东发展层面,合作区的先行先试,要积极解决广东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将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山、林、河、海、湿地、温泉,468.3平方公里几乎保持原生态土地”的优势,拓展发展空间、蓄积发展后劲。实践证明,建设发展合作区,就是广东省深化改革、破解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解题过程。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要加快建成大湾区核心城市向东拓展辐射的重要支点,争当带动粤东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从国家战略层面,合作区的先行先试,将为国家发展“飞地经济”提供宝贵经验。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实现不同地区优势、资源、要素等互补对接,发展“飞地经济”就是一个重要途径。虽说全国各地合作建立的飞地园区已有3000个左右,但是,像深汕特别合作区按照一座城市规模、功能、建制设立的“飞地”独一无二。这样的探索和首创,必将为新时代中国“飞地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经验。
按部就班不可能开创新局,循规蹈矩换不来发展新貌。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特质是“特别”、是“新”,其动力就是“试”。先行先试是合作区最大优势、最大动力。先行先试,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快干、实干;先行先试,要不折腾、不懈怠,要会干、能干。特别新城的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和创新来突破。要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要用“大胆闯”的精神深层次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要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加快形成合作区自身发展和竞争的新优势、新动能。为全国范围的“飞地”提供“先行先试”范本,为推动“飞地”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提供更多制度创新“良种”。
奋斗正在继续,传奇正在书写。
本文来源:深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