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
搜索
查看: 1467|回复: 0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6:48
  •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806
    发表于 2024-2-27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建县以来,历经一千多年的沉淀,形成了一座人文荟萃、物阜民丰的文化名城,不但有着许多人文历史,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的英杰。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千户马帖木奉都指挥花茂之命,以新县治为中心建筑城池。城高2丈,周围396丈,雉堞781处,辟4门,上有敌楼;城外环以池,深宽各1丈。城成,各地而来的大批士农工商各阶层的人口涌入,纷纷置地买屋,在城内或城外定居了下来。数百年风云变幻,无数的族群在此聚散,最终形成了今天海丰老城区各大名族胜地。

    在隐舍、海丰县作家协会和海丰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共同组织下,我和同行们计划利用一天的时间沿高田、东笏、东门幼石街、大街一带徒步,沿途领略一番海丰老城区的风物。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都督府是我们的起点,它是海丰民国洋楼代表建筑之一,也名“定庐”,位于县城博约街东侧,是陈炯明出任粤军总司令时所建。主要建筑现存一座双层楼房及附属建筑、花园。都督府前面的一片荒废的老建筑,包括“白楼”“红楼”和博约街旁的一些临街建筑,都曾是陈氏家族的产业,其中的西洋式建筑“白楼”和“红楼”同样是民国时期的建筑。

    “白楼”位于都督府右前方,因通体粉刷白色,故人称“白楼”。曾进入过“白楼”,印象最深刻的是门楼大门背后的一行字:“各位先生女士,晚上进出请轻声关门”。不知是何人所书,至今仍令我联想翩翩。

    位于“白楼”右后侧的“红楼”,是陈氏于民国初年所建,仿西式建筑,歇山顶,通体用红砖建筑,故又被称为“红楼”。1925年,随着国民革命军数次东征,我党在这栋建筑中前后成立了“共青团海陆丰特别支部”和“共青团海陆丰地方委员会”。
    徘徊在短短的博约街,没有寻觅到传说中的“博约书房”,这处被陈炯明于20岁时命名为“博约书房”的陈氏故居应该是被民国时期的西洋式建筑所替代了。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沿着“白楼”边的小巷进入高田。向左前方走去,片刻便来到高田妈祖庙。高田妈祖庙,创建于明朝,历史悠久,是海丰县较有名气的天后宫之一。仙后宫坐东南向西北,前后二座,面宽三间,中接印亭和龙虎井,古朴雅致。时以庆祝妈祖庙落成之日农历四月十四日为妈祖诞,世代相沿至今,现在的每年四月十四。故海丰民间童谣有“四月十四,高田妈祖做大戏”的说法。

    沿高田妈祖庙向东,经俗称“万头猪场”的老戏台,左侧那栋历经沧桑的西洋格式的两层小楼便是当年陈炯明的英文秘书李瑞珍于民国时期兴建的,起名“吾庐”。再往前,便是海丰县城名族之一的“石亭陈”的祖祠肇高堂,可惜祠堂门楼前的石亭也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民居。祠堂中高挂的“为善最乐”“谊笃乡闾”“佐刺史”足见石亭陈氏当年的显赫。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从高田妈祖庙向北行数十米便是赫赫有名的兰巷吴氏将军第了,它是海丰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祠堂,始建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兰巷将军第主体建筑为三进两天井,外壁为蚝壳墙,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龙虎门通左右火巷。祠堂前方立有明清时代的旗杆硖,旧时设左右文武馆及前后练武场。祠堂内保存着30多幅吴氏先祖的巨幅全身画像及大刀、印、剑、练武石等历史文物。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兰巷吴氏英杰辈出,纵观明清两朝,便有文武官员46名,有庠生,国学生,更有“五贡”,“两举”,“一传卢”。文有儒学训导、通判、迪功郎。武有将军、都尉、千总、把总。有“爷孙一室三将军,父子同朝数及第”之美誉,是邑内名门望族。

    从高田沿海河路,向东南走数百米,经“东里”牌坊便进入东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派雄伟的祠堂,这便是闻名粤东地区的陈氏星聚堂,在过去曾是用来训导陈氏子弟以备赴考的地方,故也叫陈氏家塾。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当时为纪念陈氏颍川始祖太丘寔公,由陈裕坷、陈二南、陈光耀等发起,海陆惠陈氏宗亲捐资赞助,择现址兴建,历时3年竣工。总建筑面积889.6平方米,三进五间过通梁,48柱擎顶,一门楼二天井、二附廊。1925年3月初,星聚堂遭焚毀。陈氏后人集资,于1935年初按原貌重建,历时两年多建成。由于年久失修,2011年海陆丰陈氏族人集资投入1000万余元仿广州陈家祠风格重建,历时6年竣工,成海丰县城一大标志性建筑。其屋顶的嵌瓷技术高超,塑造的人物多以天官赐福、二十四孝和八仙等为主,美轮美奂,是该建筑的一大看点。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翻译家陈洪先生的故居位于星聚堂后面,为西洋式三层建筑,因是民国初期其父亲陈月波先生所建,所以也称陈月波楼。

    游完陈月波楼,从星聚堂往东,走过陈氏继述堂不远便是东笏天后宫了,始建于明代,前后座,面宽三间加两侧附厝。东笏天后宫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民间称为“东笏妈”。

    东笏天后宫折向北,在公厕处往西沿小巷进入大概50米处便是陈其尤故居了,这是一座典型的“下山虎”建筑。中间大厅是祠堂,右侧房间陈列着陈其尤先生曾经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厝手则陈列着他的雕像以及他个人和友人的合照。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从陈其尤故居往右,沿墙脚小巷一直向北,经赖氏宗祠,前面便是曾祖祠了。曾祖祠也叫曾子庙,这是粤东地区绝无仅有的一座曾子庙。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占地约2700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加附厝建筑格式。是当时朝廷拨款修建的,作用类似于陈氏家塾,为粤东一带秀才、举人参加乡试、会试路过时提供免费食宿。因历史原因,缺失了后花园和右侧附厝,2010年,曾氏后人集资400余万元进行重修,仍保留部分明初石柱、石门框。中堂用来接待客人和议事,后殿供奉曾子。

    从曾祖祠往左经鼓首巷、黄祖祠(城中小学)、露兜(六鳌)巷,再往前便是分岔路口,往左可达葫芦肚、高田、南门、厦巷、西门,这条路线分布着柯麟故居、张氏祖祠、陈临记、小岳楼、陈允才故居、城隍庙、谢氏宗祠、彭氏宗祠、马氏宗祠、周氏宗祠、黎阿毕井、高桥等祠堂古迹;往右可达乌石桥、天罡庙、寨仔埔、金带街、幼石街、大街、河仔墘一带,这条路线分布着姚氏外翰第、里仁围、天罡庙、黄守谦府、潘氏宗祠、陈氏宗祠、黄氏宗祠、金花庙、马少桐楼、海丰县总工会旧(万寿寺遗址)、马思聪出生地、马思聪故居、王氏祖祠、关卡刘祖祠、打铜街陈祖祠、水巷刘祖祠、大街陈祖祠、米街林祖祠和鸡圩罗祖祠等。

    发现海丰老城区之美,海丰人社区 HFren.cc

    这些分布在海丰县老城区的老建筑,见证了海丰县城数百年的历史变迁,凝结成了自己独特的印记。它们是这座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的记忆,也是这座古县流淌着的血脉。正是这些几乎被人遗忘的老城区中的宽街窄巷里,存在着无数人永远也抹不掉的乡愁。





    图文:许宇奈
    编辑:黄晓萍
    审核:马泽松
    来源:善美东岸

    海丰人社区 -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


    郑重声明: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小黑屋|Archiver|海丰人社区 HFren.cc |意见建议|网站地图

    Powered by HFREN.CC  © 200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