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昌寨,位于陆丰市东海镇,俗称郑厝寨。该寨建于宋末元初,由一郑姓的官宦或殷实的商贾所置。寨显正方形,寨墙高4米多,厚近1米,灰沙土夯筑,长宽均200多米,寨内八条横巷,中间一条直巷,总面积49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寨。
郑厝寨建寨这个地方原名叫河沟下,就在螺河边上。是由郑姓人家建造,这从寨名可得到证实。建成年代则要参考一旁证——寨门外的金钗桥。史料记载,金钗桥始建于元至治二年,则公元1322年。在筹资建桥时,募捐的人来到郑厝寨说明来意,寨内的郑氏妻子二话不说拔下头上金钗捐献。那个时代,一般家庭妇女是没有金钗的,就算有也是珍藏着,而郑氏妻子是“拔下”,说明她整日佩戴金钗,不是普通主妇。因此这位郑氏妻子非富即贵。桥建成后褒奖郑氏妻子慷慨捐资的义举,将桥命名“金钗桥”,一直延用至今。这一传说证明郑厝寨的建成早于金钗桥。目前,这个寨保存相当完好,四周寨墙完整,唯南北两个寨门在“四清”运动时被毁坏,西门还存在。
寨内有王姓、肖姓、余姓三座祠堂,一座古庙,历史文化底蕴浑厚,其中古庙和王家祠是文物保护单位、王家祠还是红色革命遗址。祠堂工艺精湛。
历史上郑氏在这里居住时间不长,后将寨卖给蒋姓,蒋又将寨内一部分卖给王姓(王文虎,当时的大商人),此后,就有其他姓氏入寨居住。寨名还是叫郑厝寨。王文虎的生意做得很大,主要是走苏州吴城,货船就在寨西门外的水门仔码头中停靠,于是水门仔码头成了当时的墟埠,不少搬运货物的劳工集结在那里,其中有一支谢姓的客家人在那里落脚,久了也成了寨内的居民,一直居住到现在。谢姓在清朝时出了一位贤人谢景新,官拜广西榕县正堂。在谢太爷回家省亲时,出入于写着“郑厝寨”三个字的寨门很别扭,在随行仆役中很难解释,堂堂谢县令怎么去走郑厝的寨门呢?而且当时寨内姓郑的人已迁走了。于是谢景新提议把寨名改为保昌寨,保大家昌盛发达。这一建议得到寨内民众的赞同,于是从那时开始就改寨名为保昌寨,至今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但,东海群众还习惯于叫郑厝寨。
保昌寨还有一件特殊的“宝物”,一粒陨石。就在寨门口中,早年觉得它很大,比人还高,最近去看觉得变小了。但寨中长老说它几百年来就这么大,就这个模样。想来也是,这是一个错觉,当我几岁的时候,身高不足一米,当然觉得它比我高,几十年后,我长高它没长高,当然比我矮了。这粒石是陨石,身上布满燃烧过的洞,是奇石。据说,它的坠落地是在苏州吴城。当年王文虎的货船缷完货之后船轻,吃水浅,担心路上遇风被吹翻,于是船工在附近山野中搬这粒石压船,这粒石特别重,比花岗岩石还重很多。船安全靠岸了就把这粒石丢在码头的榕树下。邑人认为它是从天上来的,自然带有仙气,于是把它当神拜。陨石的历史,是当年保昌寨商贸发达的旁证。
上世纪二十年代,彭湃、张威领导工农闹革命,革命的火种传到保昌寨,他们成立了农会、组建了赤卫队,在党领导下奋勇征战。革命低潮后,陈金、黄万里、陈佛等8位同志被捕或在战斗中牺牲;抗日战争庄岐洲、鄞庆云以自己家乡保昌寨为可靠营地,带战友在这里休整,1941年10月,陆丰县委在寨内的王氏祠堂举办党员培训班,时间20天,庄岐洲当指导员,后来,这批学员走上抗日的征程,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吴灶,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黄河,两位同志为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保昌寨是一座红色的寨、光荣的寨。
近年来,陆丰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宜居、乐居环境,如今,古寨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善美东岸,图文:吴志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