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0-5-15 17:43:05

“福临坑”史称“血淋坑”?海陆丰地名大揭秘!

地名研究对揭示特定地域的族群播迁、方言分布、经济兴衰以及民俗信仰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海陆丰的地名为考察对象,从地名与地理、历史、经济和民俗信仰等方面的关系寻找其命名缘由及文化内涵。

地名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识别周围的环境,对位于地表特定空间位置上的地方所赋予的指称。通过地名研究,可以再现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映示语言生活、族群迁徙、经济兴衰、历史活动、宗教信仰等状况,从地名可透视出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
海陆丰地理位置 | 百度
一、地名与方言分布
海陆丰是一个闽、客、粤三大方言交汇的地区,这种格局是历史上几种广东方言相互交融、渗透和影响的结果,它反映了各种地域方言由点到面的不断扩散、辐射和叠交的过程。由于地名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地保留了文化史的某些本来面目,因而从地名可以看出海陆丰方言的历史分布状况。比如带有厝、宅、墘、汕、塭、町、社等字的是闽南方言地名,带有屋、坪、嶂、背、硿、磜等字的是客家话地名,带有涌(冲、清)、塱等字的是粤语地名,但由于历史上各种方言间的相互交融、渗透以及原居民的迁徙等原因,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厝”是闽南话地名的标志词,指房子或家。海陆丰的南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平原地区,有一大批以“厝”命名的乡村。如海丰县的谢厝乡、彭厝寮、朱厝坑、陈厝寨、翁厝寮、黄厝港、洪厝岭、蔡厝围、郭厝寨、洪厝围、唐厝寮等,汕尾市城区的姚厝地、石厝、程厝、许厝、李厝村等,陆丰县的区(读)厝村、许厝围、龙厝埔、钱厝寮、庄厝围等,都属闽南话村落。客家话与“厝”相对的是“屋”,海陆丰北部山区有一批以“屋”命名的乡村,如杨屋、郑屋、杨屋山、廖屋仔、新屋、黄屋、陈屋排、林屋角等,表明这里为客家话地区。

围寨民居 | 百度
用“涌”(冲、清)和“塱”做地名是珠三角粤语区的地名标志。汕尾沿海也有许多乡村用这两个地名字。如汕尾市区的东涌、塱涌,海丰的流冲、潭涌、品清、角清、曲清,陆丰的桥冲、优冲、神冲等地名。根据地方史志的记载,这些河涌地带原来都有粤语疍家渔民聚集。所以,尽管现在当地居民都已操闽南方言,但这两个地名却昭示曾有粤语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闽客方言的某些词汇、语法特征也能在地名上表现出来。如客家话管热水叫“汤”,保存了古汉语的词义,故有温泉的村子叫“汤湖村”。客家话臭虫叫“官陂”(干蜚),恶水急滩叫“硁”,边沿叫“唇”,因而官陂塘、硁头、东硁、水唇、大坑唇等都是客家话地名。闽南方言管露兜簕叫“林(读na55)投”,芦苇叫“芦掠”,水蛭叫“蜈蜞”,榕树叫“松树”,棵叫“丛”,窝叫“窦”,故林投围、芦掠坑、蜈蜞寮、松树头、三丛松、九(狗)窦等都是闽语区的地名。

露兜簕 | 摄影:凌霖
闽客方言中表示动物性别的词是后置的,雌性的标以“母”(闽南方言)、“公”(客家话),如牛母、猪嫲、羊牯等,跟北方方言的前置刚好相反。因此像鸭母寮、牛母湖、鸡母窦、猪母街等聚落,无疑是闽南方言地名;而猪嫲塘、虾公沥等,则是客家话地名。文读音和白读音几乎各成系统是闽南方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海陆丰福佬话也不例外。文白异读在地名中反映出来的显著特色是多用白读音而不用文读音,如大安、百安、杨安的“安”念白读u)~a33,不念文读aŋ33;遮浪的“浪”念白读nŋ11,不念文读laŋ35。


二、地名与信仰民俗
海陆丰地区背山面海,北部是峰峦重叠的山岭,中部是丘陵地带,南部是汪洋大海,自古以来谓之“三山六海一分田”,总的来说,属交通闭塞之地。古代海陆丰地区贫困落后,黎民百姓缺乏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信仰民俗比较盛行,供奉神祇的庙宇村头巷尾随处可见。为了识别这些庙宇,人们往往用“地名+神灵”,或“神灵+地名”的方式来命名。如海陆丰地名“凤山妈”、“观音岭”、“伯公塘”、“谭公墟”、“大士王埔”等就是民俗信仰的产物。
凤山妈祖 | 摄影:凌霖
妈祖是我国东南海上保护神。据民间传说,这位女神曾生活在人间,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这位姑娘在生时能言人休咎、知人祸福,通晓天文气象,擅长海上救护,精通医学,治病防疫,深受百姓爱戴,所以在她死后,乡人就在湄州岛上建了一个供奉她的小庙以示感念。据说姑娘死后成为海神,继续保护百姓,感应更为灵异,便逐步成为东南沿海百姓共同的保护神。在海陆丰302公里的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妈祖庙不少于50个。解放前单是汕尾一镇就有四个带“妈”的地名,分别叫“凤山妈”、“千金妈”、“新宫妈”、“后寮妈”,都是因妈祖庙的所在地而得名。观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奉其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须诵念其名号,菩萨即前往拯救,故名。相传菩萨可应机以种种化身救助众生。这些菩萨在寺院和民户的供台中均被塑成女神,反映了民间远古遗存的女祖崇拜。民间妇女最推崇送子观音,凡祈求生育的妇女多对其焚香、燃烛、祈拜。观音庙遍布海陆丰城乡,作为观音崇拜的遗留物,众多的“观音岭”、“观音凹”、“观音石”、“观音妈山”、“观音尖”、“观音妈巷”等地名反映了海陆丰群众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心理。土地神海陆丰叫“伯公”、“大伯爷”或“土地公”,为乡土保护神,司本乡本土之事,各乡多有土地神庙,或设于郊野,或设于村内,一般都较简陋。海陆丰的“伯公坳”、“伯公坪”、“伯公磜”、“伯公塘”、“伯公凹”、“大伯爷巷”、“土地公巷”等地名正是土地神崇拜的一个投影。

大士王 | 摄影:凌霖
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海陆丰管祭祀孤魂野鬼叫“祭幽”或“祭孤”。旧时汕尾这一天在西郊的荒地用纸安扎若干个高三四米、面目狰狞的“大士王”,在“大士王”面前摆上一桌桌祭品,巫师超度孤魂野鬼,闹腾到午夜时把“大士王”烧掉。因一年一度的盂兰盆会都在这片荒地举行,因而人们管这片荒地叫“大(士)王埔”。

三、地名与祈福、求雅心理
在海陆丰地区,初来乍到的移民往往根据聚居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先起个名儿,这种地名方言性和随意性都比较强,因而显得较为口语化甚至粗俗,无法形诸文字。如:狗塱、盐酸角、鲎窟、牛皮地、猪母头、蜈蜞寮、菜头篮、长捞投、柴头塘、番葛寮、石牯山等。后来由于地名书面化和雅化的实际需要,便分别将其改为新阳、和顺、鹤发、新丰、午山龙、古居寮、新蔡林、长新、彩楼塘、安吉寮、石固山等比较文雅的地名。不过,原先的“土名”却仍然在民间被称说,于是造成许多地方有雅、俗并存的两套地名体系。

今日陆丰 | 百度
思安祈福以求安居乐业是中国人普遍的心态,海陆丰地名的雅化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所以,书面语中一批内涵祥瑞的“好字眼儿”就常常被用来作地名。像“安、泰、和、平、祥、福、永、兴、合、富、清、明、宝、德、吉、贵、丰、华、壮、旺、宜、宁、顺、美、荣”等吉祥字,在海陆丰地名中到处可见。如汕尾城区有祯祥、五福、长富、安华、吉厂、和顺、贵星、宝楼等,海丰县有百安、吉田洋、共和、福中墩、兴州、华照楼、新旺、大德、荣港、双贵山等,陆河县有风和岭、吉溪、富背、华楼岭、太平洞、广子福、宝山等,陆丰县有安溪、中和岭、太平、吉水、建宁寨、康美等。海陆丰地名的雅化最典型的莫过于今陆丰东海“霞湖”的更名史。据当地居民称,该地原是一个周边杂草丛生的湖泊,由于人们常去割草,就将其叫做“挲草湖”。解放前人们又发现草丛跳蚤出没,于是叫成“虼蚤湖”。解放后,因嫌“虼蚤”不雅,便改称“虾湖”(因虾与跳蚤都有又蹦又跳的属性)。陆丰建市后,又将名字进一步雅化,写成今之“霞湖”。

四、地名与民族历史
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族的生存活动区域,海陆丰“僻在岭峤,依山傍海”,更是百越土著繁衍生息的所在。但是,随着历代中原汉人的南迁,这些土著民族的大部分已逐渐被汉化,一部分迁走并发展为现在的黎、壮、瑶、畲等少数民族。地名作为土著文化的一部分留存下来,分布于海陆丰各地,这些地名属古越语地名。但由于我国的地名向来都是用表意的方块汉字记录的,汉字往往掩盖了这些地名的少数民族语源。借助于民族历史、分布及其语言,可以了解古代百越地名的分布格局。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以下地名当是古百越地名在海陆丰的遗留,即“輋(畲)、峒(垌、洞)、大、罗(鹿)、墟”。


1.輋(畲)。现存海陆丰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只有海丰鹅埠镇的红罗村,居民不足200人。但以“輋”为地名的村落却为数甚多,如罗輋、大輋、葫芦輋、小黄輋、輋寨、土家輋、后輋、南輋、棉輋、坪輋、羊角輋、大溪輋等等。透过这些地名可以看出,海陆丰地区古时候曾有大量的畲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2.峒(垌、洞)。峒(垌、洞)在海陆丰也是一个常见地名词。如明热峒、大安峒、康美峒、良洞、湖田洞、罗輋峒、埔仔峒、鲤鱼洞等。这些个“峒、洞、垌”都不是指山洞。而是壮侗语中所指的田场,即同一水源的一个小灌溉区。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汉语现在的一个村委会或一个大村子。如海丰海城镇莲花山的埔仔峒就包括埔仔、坑口、羊公坝、大道、官山围、坑下、浮潭、布格、锡仓、墩头、塘西、南垭、石湖宋、石湖余、黄仙坑等25个自然村。

海丰莲花山 | 百度
3.大。海陆丰地名中带“大”的地名不少于40个,如大湖、大化、大嶂、大安、大华、大云陂、大望寮等。这些“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汉语表示大小的“大”。在古越语中,“大”是土地的意思,今天壮侗语族大多还称土地为“大”。海陆丰这些带“大”的村名都是历史久远的地名,也是属于古百越地名的遗迹。


4.罗(鹿)。罗(鹿)在壮侗语中不是姓氏,而是山的意思。海陆丰地区带“罗(鹿)”的地名有罗輋、罗洞、罗境、上罗角、鹿境、鹿林、上鹿湖等。这些地名也都是古越语的遗存。


5.墟。海陆丰带“墟”的地名有梅陇墟、日中墟、青坑墟、赤石墟、公平墟、青草墟、竹围墟、南涂墟、羊古埔墟、竹苞墟等。“墟”是古越语集市的汉字译音,现代壮侗语族中的壮语、毛南语等还把集市称为“墟”。《太平寰宇记》记载:“客州夷多民少……不习文字,呼市为墟。”北宋钱易《南部新书》:“端州以南,三日一市谓之趁墟。”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诗文也表明“墟”是古越族地区的语言,像“绿荷包饭趁墟人”(《柳州峒民诗》),“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之虚所卖之”(《童区寄传》)等。但历代也有许多学者仅从汉字词义出发来理解“墟”(虚)的语源。如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载:“岭南谓村为虚……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虚。”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沿承其说:“粤谓野市为虚。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满时少,虚时多,故曰虚也。”现代出版的《辞海》等工具书也采用《青箱杂记》的说法。所有这些观点都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五、地名与历史经济
海陆丰濒临南海,制盐业是传统手工业之一,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据明嘉靖版《海丰县志》记载:“岭南滨海皆产盐,孙吴时置司盐都尉于东官。”(当时东官郡的沿海辖地包括今深圳、东莞、惠州、汕尾等市。)反映了广东东南沿海1700多年前就已普遍产盐,海陆丰先民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就已在从事盐业生产。北宋时期,海陆丰就有石桥、古龙二盐场,表明当时盐业生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到了南宋时期,海陆丰的盐业生产和贸易已相当活跃。据明嘉靖版《海丰县志》记载:“邑东南十里为和丰滘,二十五里为新滘,一望沃野,水道不通,疍民有东西溪之别。宋师将舟至,凿通之,闽广贩盐诸舶聚此。”可见海陆丰当时就成为闽广渔盐商贾泊聚之地。明代,海陆丰盐业生产规模扩大,产量继续增加,据明嘉靖版《海丰县志》记载:“盐课税课司在石桥场。旧籍人户九百三十有九,丁三千九百零二。每丁盐派二引一百三十八斤二两,通有征、无征,大引折小引,生盐一万四百九十三引一十五斤十二两。”到了清代,海陆丰盐场大量增加,有石桥、坎白、海甲、小靖等盐场。仅坎白一场,就辖有香洲厂、东涌厂、潮前厂、元厂、亨厂、贞厂、吉厂等八厂,盐田面积已达550公顷。于此可见海陆丰盐业生产之盛况。今汕尾市区之盐町头、盐町、盐酸角、南町、町前、盐屿、吉厂等地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方制盐业的兴旺,而古灶、灶背等地名则表明海陆丰曾有过建灶煮盐的历史。

马宫长沙湾 | 百度
烧制瓷器也是海陆丰传统手工业之一。与陶瓷业相关的地名是“窑”,也写成同音的“瑶”。如瓦窑、碗窑、磁窑、瑶凹、上瑶前、尊瑶、碗瑶径等名,足见当地陶瓷制造业的兴旺。陶瓷制造业的兴旺,相应地带动商贸的活跃。海丰陶塘墟本叫渡塘,明代中期渡塘不远处的鸡母巢山下有几座陶窑,烧制的陶器运至渡塘出售,故后来遂将渡塘改名为“陶塘”。由于海陆丰地处沿海,有大量的贝壳,因而烧贝灰也是海陆丰的传统手工业。今以“灰窑头”、“灰窑街”命名的小地名几乎遍布各个墟镇。这类地名反映了水泥(海丰话叫“红毛涂”)进入海陆丰之前建筑材料的原始状态。自明末清初以后,海陆丰人口迅速增加。嘉庆年间,海陆丰已有人口近30万,是清初人口的10倍,到了光绪末期,人口剧增到80余万,相当于今海丰一县的总人口。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就促使地方各行各业商品经济的活跃与发展。并形成了专业化的倾向。一批被冠以不同行业的地名通名如街、市、墟、巷、町等应运而生。如汕尾有商会巷、当铺巷、打铁街、打铜街、豆腐街、糖街、鱼街巷、东鱼市、后巷、鱼铺町、脯铺町、猪栏巷、牛屠巷、麻皮巷、草街巷等,海城有菜脯街、米街、盐街、杂货街、菜市、竹街、老鱼街、打铁街、打铜街、鸡圩街、枋铺街等,梅陇有草街、米街、炭街、茶街、面线街、豆街、葵笠街、海珍街、荷兰豆街等,鲘门有当铺巷、米街、猪仔街、咸鱼街、鱼街等,而公平则形成炭街、布街、米街、糖街、茶街、鸟街、鱼街、油街、番薯街、车街、菜街、盐街、牛市、猪市、三鸟市、豆类市等所谓“十二街四墟市”。这些地名一直延续到今天仍在继续使用,成为海陆丰乡镇贸易的历史见证。


六、地名与地方历史
海丰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六七百年的悠久历史。是广东省首批十一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海陆丰历代先民虽已如烟而逝,但他们留下的遗迹却在地名中隐约可寻。唐元和年间(公元806年~820年),高僧大颠在海陆丰宣扬佛教,后归隐潮阳灵山寺。后人称他结庐讲经的山为“法留山”,意为“人去法留”。南宋末年,赵昰、赵昺二少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从福州沿海逃到甲子,驻跸一小山,欲待渡东进与文天祥会师。期间邑人范良臣进食劳军,渔翁郑复率义军御敌,二帝惊魂稍定。后人因以宋帝待渡于此而将此小山称为“待渡山”。宋帝率兵船从甲子港来到可塘时,水路不通,宋军凿通东西溪之水,使兵船顺利通过,随西溪而达丽江浦。后人称此溪为“宋溪”,称附近的村子为“宋溪头”。宋帝驻丽江浦不久,文天祥率兵克复惠州、潮阳等地,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端宗便在“鱼鹰潭”的地方,集群臣设御宴庆贺,激励将士。后人称此潭为“御宴潭”。端宗曾选鱼鹰潭东侧半山腰石缝流出的甘泉饮用,后人称此山泉为“圣井”,今石壁上尚存“圣井古迹”四字。文天祥率师攻打潮州,后退回海丰并驻扎在五坡岭。一日宋军正在造饭时,忽被追赶而至的元兵包围,文天祥被俘,众将士血染沙场。后人为纪念文天祥和战死的将士,在五坡岭建“表忠祠”和“方饭亭”,把附近一条流过宋兵鲜血的小溪称为“血淋坑”。因“血淋坑”过于恐怖,不吉祥,故书面上写作“福临坑”。

方饭亭 | 百度
明洪武帝朱元璋取得帝位后,一方面为了抵御倭寇、平剿盗匪,以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也为了使庞大的军队能自己养活自己,因而在全国各郡县遍设卫所,实行军屯制。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在海丰县设碣石卫,下辖左所、右所、中所、前所、后所、海丰所、平海所、捷胜所、甲子所9个千户所。卫所屯田分布在今汕尾市及惠来、惠东各地,如海丰所设平冈屯、员墩屯、新田屯,捷胜所设螺溪屯、上砂屯,左所设际峰屯、石陂屯、横陇屯,平海所设大埔屯、陈田屯等。军屯之处,一些地方后来成为村落,直接打上军队的烙印,如纳军寮、上军寮、军埔、上军田、下军田、军田背、军船头、屯城、石陂屯、营盘脚、新会营等,虽然现在这里早已没有军户,但历史上军人的足迹仍依稀可辨。今海丰平东镇龙吟塘、陆丰大安镇坎石潭、西南镇青塘等地居民,还保留着一种混合型汉语方言——军话,其祖先即为明代驻扎海丰的军人。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郑成功勤王南征,率水师进驻白沙湖,其妹郑祖禧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郑成功将郑祖禧葬于白沙湖海边。当地群众为纪念这一巾帼英雄,在其墓地建立庙宇,尊称为“金刚仔妈祖”;附近一村子因处庙边而取名“金刚仔”村。传说当年郑成功葬妹于此地时,陪葬了许多金银玉石,故村子又称为“金石圩”。后来为方便贸易,集市逐渐靠近海滩,并改名为“海埔圩”。



题目:《海陆丰地名及其地理人文特征》作者:谢立群


原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插图:除署名外,均转自@百度图片,鸣谢原图作者




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公众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临坑”史称“血淋坑”?海陆丰地名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