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艾草香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经过初春的蕴蓄,岁序入清明。清明是艾草长得最好的时节,也是食用的最佳时节,而其药用价值最佳采摘时间则是夏季花未开时。
艾草,又被称为香艾、艾蒿、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本草从新》中提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草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是我国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药物,《诗经》“王风·采葛”条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在古代它是预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呼吸系统等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不得不说,艾草的确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天能吃、夏天能作药。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艾草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蒿叶熬汁,然后稀释兑水沐浴,可除身上长的小红疙瘩。艾草所具有的特殊香味,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至今端午节之际,汕尾还保留着端午节要挂以艾草、菖蒲等编制而成的花环在门口以及洗艾草浸泡过的“午时水”的习俗。
清明前夕,收到了朋友寄来的艾粄。朋友是客家人,初中一起读书时,每逢清明前后,他都会为我们带来这个春天的特定食物,这艾粄也成为了我们枯燥的求学时期关于春天的仪式感,至今他还保持清明前后为我们这些同学寄艾粄的习惯。他的家门前有着大片的艾草地,春天时,艾草会长出嫩绿的叶子,每逢清晨走出门口,艾草的香味便会扑鼻而来,“是春天的气味啊”,朋友如是说。朋友寄来的艾粄是他的家里人亲手做的,艾草混合糯米粉制作而成的表皮,佐以花生、熟芝麻、红糖等搅拌在一起的馅料,咬一口,软糯中带着一点儿嚼劲,却又不会粘牙,非常见功夫。作为“打底”的艾草,能够去除身体因冬天而积藏的浊气和倦怠,独有的草木清气也豁免了一些馅料的甜腻。是春天的味道。
朋友圈里,还经常有人晒出“青团”,我才知道原来近年来,青团已经成为了网红食品。“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随园食单》中这样描写那绿莹莹的团子。那这团子的表皮也是由艾草做的。我曾在另一个客家朋友家中品尝过。他们采摘新鲜的艾草,碾压成汁,汁液与糯米粉在上百次揉捏中慢慢融合,然后成了青青的色泽,给青团包上馅,再垫上叶子,上锅蒸熟后,清香四溢。馅里有大粒的芝麻花生碎,配着表皮的清香,不油不腻。
艾草是春天的应景之物。清明一过,春天便大步向前,往初夏迈去,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从指缝间溜走了。自小忠于甜口的我,相对于艾草的其他做法,我更钟爱于艾草做成的艾粄与青团。草长莺飞的春天,艾草承载着春季特有的生气,从地底冒尖钻了出来,野蛮地生长,永远富有活力。虽然我家门前从未有那样一片艾草地,但每逢春分光景,窗外景色葳蕤,总会惦记起年少时那春日的特定仪式感。我那有心的朋友每逢春分到清明的光景所寄来的艾粄,倒也成为了我们之间友谊的见证。食到它们,便回想起我们年少一起成长的时光。
时间留不住,珍惜眼前人,做好眼前事。清明艾草香,切勿辜负春天的馈赠,多些品尝春天的味道吧!
本文来源:看东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