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19-9-5 17:16:46

丽江月色


丽江发源于海丰莲花的银瓶山,自西北逶迤而来,环绕鹿境流到丽江埔畔,即龙津河下游河段称丽江。丽江江面坦荡开阔,水清、波微。皓月当空之际,朗月印江心,波光潋滟,渔火闪烁,渔歌互唱,此情此景令人陶醉,此乃闻名遐迩的丽江月色,被人们誉为海丰旧八景之一。
每当月圆之夜,一轮白玉盘挂在星光点缀的天空上,人们只要伫立在鹿境金龙山上,就可以看到丽江月色之佳景。尤其是秋高气爽的晚上,碧空无云,一轮皎洁的明月,将清辉倾洒下来,给微波不兴的江面上涂了一层光明、淡雅、柔和的月色,岸边的翠竹绿林都轮廓清晰地倒映在丽江上。微风拂过,水面上会摇曳出层层闪亮的波光,美不胜收。

以前,清澈的丽江水是半咸半淡的,外面的海水从丽江口溯流倒灌,进行渗透,枯水季节的影响范围更大。因此,丽江就能够蕴育滋生出丰富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恰好是蚝蚌繁殖成长的理想场地。每当朗月高照,月光如流水一般舒缓地泻在丽江上,旋即折入水中,照彻江底密密丛丛的贝壳蚝蚌上,使得一些衔珠的老蚝贝,更见璀灿耀眼。与此同时,江底的光芒纷纷返身折射,透出江面。顷刻间,粼粼浪花跳跃着,浮光跃金,好像万千萤虫在闪烁流动,与碧天上的星光月色遥相辉映,确实是美不暇接。偶尔,江上欸乃一声响动,乍不见渔夫,却有暗影在缓慢移动。终于,有渔舟摇破层层波浪,徐徐地过来,把丽江衬托得更加静谧。


据载:南宋末代皇帝端宗兵败之后,曾率兵船从陆丰甲子港出发,顺东溪往西,尔后到达西溪丽江埔。将士们为丽江月色所迷住,从而激发出他们收复破碎河山的豪情壮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三月,文天祥曾经驻军丽江埔,壮士们练兵习武,百姓筹粮支援,众志成城同征战,驱顽敌匡扶社稷,追求国泰民安的生活。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文天祥驾轻舟巡丽江,极目望去,波光万顷,江海连天,归帆涌动,江面上的渔火点点,在皎洁月光的映衬下,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丽江夜色。同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在海丰县城北面五坡岭上埋锅煮饭时,遭到元兵的突袭,成就了“一饭千秋”的英雄故事。

“丽江夜色,在兴贤都鹿境界……邑之八景,其得名不知何时,命之者不知何人。大约山川灵秀,自然结撰,以供唫眺耳。”清乾隆《海丰县志》有这样的记述。丽江月色曾经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连忘返,浮想联翩,其情景恰如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黄德燝(海城人)题咏:“横波素练水晶乡,万户蟾光桂蕊香。何处兰舟吹短笛,孺歌月下咏沧浪。”


丽江傍依着金龙山,在无声的岁月里潺潺地流淌着……丽江美景又岂止这一处呢?鹿境村民曾经在金龙山飞鹅岭下,看到如此如醉的丽江夜色:秋空澄碧,一轮圆月从金龙山侧冉冉升起,银光如练,洒落在丽江(此河段现称黄江)上,闪耀着粼粼波光。刚好,金龙山的倒影浸入江中,好像一座倒立的金字塔。顷刻,山峦、树林、塔影和月辉,相互融为一体。忽有鱼儿跳跃其间,捣碎这一帧美丽的画卷。有的村民因此遐思绵绵,以为这是海丰旧八景之一的丽江月色。其实,这与坊间口口相传的说法颇有出入,与历史的档案记载相互矛盾。根据清乾隆《海丰县志》对丽江夜色所绘的原照图版中,谢道山宝塔宛然入目,足可证明丽江月色就在三角渡口附近的丽江河段,才会出现世人称赞的奇丽美景。

时序更迭,岁月流逝,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民政府建设西溪桥闸后,制止了海潮的内侵,丽江逐渐变成淡水河。丽江周边的河滩被改造成了一年两造的高产粮基地。丽江夜色虽然有所改变,但瑰丽的美景依旧:皓月当空之夜,江面上波光粼粼,西溪大桥和丽江大桥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如繁星坠地,时不时有汽车穿梭而过,亮炽的灯光,划出了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像多彩的绸带,与明亮柔和的月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本文来源:我是海丰人,作者:吕珠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江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