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第一市场,走过70年的风雨,这里的美食随便一抓就是30年+。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市场,而最能感受一个城市的温度的,一定也是这座城市的市集。而对于很多外地人来说,来汕尾旅游都爱去红海湾吃海鲜,去海边街的大排档,殊不知真的汕尾味道,其实隐藏在这里。
如同深圳的荷花市场,厦门的八市,一座城市的有味道市集,一定位于老城区,而且遍布美食和当年的繁华。
汕尾的这座市场,已经走过了70个年头了。
老历史故事系列,今天来说说汕尾人繁华的第一市场。
.1.>汕尾人开了70年的第一市场<
准确的来说,东渔市并不是70年了,应该是上百年了。
这个汕尾人的第一个市集,从当年20.30年代开始就非常繁华,具体年份已经无从考察,因为离中山码头非常近,所以很多渔民在此贩卖鱼物,久而成为市集。
上个世纪40年代末,汕尾和平解放,为纪念汕尾和平解放,改名“和平市”,当年1949年开业,当时的汕尾首富郑志盛,伍梅还过来剪彩。
后来又改名“第一市场”,但是民间叫其“东渔市”。
说到东渔市,就要说西渔市了,以前的汕尾最热闹的就是中巷,在清代汕尾以这条巷分为东西社,改革开放后为了纪念和平也叫如今的“友谊路”。
所以呀,这东边有一个叫东渔市,西边有一个叫西渔市,西渔市如今已经不开了,取代他的是当年的粮食仓库,即如今的荣泰市场。
所以7.80年代,汕尾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东渔市,再久之前如今的中国工商银行也是南方银行,也有汕尾第一茶楼-云泉茶楼等等。
这里,就是最繁华的汕尾老区,也是最有味道的汕尾之地。
.2.>开了海的东渔市才是真的汕尾海鲜<
如今已经过去了上百年,而东渔市的地位,也慢慢的被人忽略,大概最明显的,就是这开海了。
东渔市,大概是汕尾最老的渔民交易之地。
汕尾开海,真正的汕尾人懂货的都会来东渔市。
一年365天,无数卖鱼的人来东渔市拿货,再拿到西门,荣泰,永昌,奎山市场再卖。
渔民从浅海凌晨出海,当天来回,大概11.12点,就陆陆续续上岸来东渔市贩卖了。
走在东渔市上面,你仿佛看到一百年前的样子,渔民挑着一袋一袋的鱼,一到市集,就开始按斤贩卖,细心的人总能看得出货的区别。
在这里买海鲜,特别是如今的开海,要比其他季节和市场便宜不少,当然,批发几斤和单独售卖一斤的价格就很不一样了。
从汕尾五湖四海的海鲜摊主们每日准时来东渔市进货,这个快半个世纪的汕尾习俗,如今还在延续。
都说有一种疯狂,叫“汕尾开海”。
汕尾港,作为是全国六大特等渔港之一,不少外地人来了汕尾都要吃海鲜。
而只有真正的汕尾人,才知道什么样的海鲜在哪里卖最新鲜,哪里卖最便宜。
.3.>这里的美食一抓就是30年+<
东渔市最热闹的,除了中午的海鲜大战,还有就是他的午市,东渔市的午市,顺便一抓就是一个30年。
这些味道,才是属于汕尾人最原始的老味道。
东渔市老味道①-文兴菜粿 第18年
文兴菜粿,大概是东渔市里面最年轻的一家摊位了,也开了18年之久,在西渔市,东渔市都有售卖。
小米,菜粿,肉饺,陪伴了这一代人2个跨度的回忆。
文兴的菜粿的亮点是最后一定要加上老板自己的秘制酱料,有一点点微辣,除此之外淋上耗油,酱油等等。
以前的汕尾菜粿叫肉饺,推荐他们家的肉饺,皮非常的有弹性,搭配咸茶这叫做一绝。
东渔市老味道②-东渔市海鲜粥 第32年
这家开了东渔市对面的海鲜粥,从摆摊到铺面,再到二楼装修,一共走过了30个年头之久,名字很简单,就叫东渔市海鲜粥。
汕尾人总爱在夜晚来上一碗暖胃的海鲜粥,中午开海鲜粥的人不多,以前倒是很多,他们家算一位。
海鲜粥煮的非常的浓稠,一粒粒的米全部爆开,这样子是15元,会加入虾,鱼饺,鱼丸,鱿鱼等等海鲜。
如果外地朋友来,记得来上一碗海鲜粥,也可以算得上是汕尾的特色之一了。
东渔市老味道③-顺雄粿条第39年
顺雄粿条,开到东渔市快40个年头了,三代人的回忆,汕尾人很亲切的叫老板一声-“粿条雄”。
其实不难发现,汕尾人最原始的粿条,都很喜欢放叉烧进去,即使是牛腩粿,再搭配一些汕尾特色的马胶丸,鱼饺。
他们家加鱼皮是隐藏吃法了,两元就有4块鱼皮,不少人还会单独买一份买回家。
鱼皮泡在汤里就像是油条适当地泡在稀饭中,酥脆而不干燥。
东渔市老味道④-牛杂 第23年
这家人的牛杂,也开了20几年了,就在文兴菜粿摆摊的隔壁。
我想,一辆简单的小推车,一把大剪刀,在巷子的尽头,这是老汕尾人独有的牛腩美食回忆了。
其实老历史故事系列是我们一直觉得最有意义的系列。
汕尾的老人已经很少有机会说或者记得这些老故事了,如果没有人去说,去传递,他只会被别人忘记,就好像东渔市的历史一样。
汕尾慢慢的做成旅游城市,我也会偶尔听到外地人说汕尾宰客的行为。
其实哪里都有坑游客的行为,如果下次来,就来中巷吃吃老味道,看看东渔市百年前的样子,这才是真的汕尾文化。
但愿每一个汕尾人都能知道老故事,也希望更多人来汕尾,知道我们家乡最深处的底蕴和灵魂。
晚安,我们下期见。
本文来源:行缘在汕尾,文案|行缘、摄影| 惊蛰,行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