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故乡 音乐流淌之城承载厚重爱国历史
https://v.qq.com/x/page/i0894y7pv28.html题记:马思聪,出生于汕尾市海丰县,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教育家,是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他的小提琴作品饮誉中外,他用音符传递爱国情怀。我们探访马思聪故居,追忆马思聪星光璀璨的事迹。
7月,金色的阳光洒在马思聪故居庭院的屋檐上,也照耀在海丰县城。
在距离马思聪故居2公里的马思聪小提琴培训基地,正在奏响马思聪的《跳龙灯》。学生们正在备练参加暑假在广州举行的省小提琴比赛。教学小提琴的是潘锦瑟老师,他是中国马思聪研究会会员、广东省小提琴教育学会理事,是成立海丰马思聪研究会的主策划之一。
这座小城因为马思聪流淌着音乐之美,那一曲唱响中国的《思乡曲》也由这里引发。
马思聪故居位于海丰县城的一条繁忙古街里,古街幼石街是昔日的交通要道。马思聪亲属的后人仍居住于此,故居里悬挂着马思聪的温文尔雅的相片,陈列着马思聪的手稿、作品集以及关于马思聪的书籍,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1912年,马思聪出生在这座大院,11岁便赴法国巴黎学习小提琴,留学回国后到全国各地进行演奏,在广州创办音乐院,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思聪多年转辗于华南、西南各地,频繁举行救济捐赠演唱会演,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他创作的《思乡曲》,拨动了多少抗日救亡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引发一代代爱国爱乡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他参与组织中华交响乐团,任指挥兼小提琴独奏。马思聪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有“琴声响遍全国的音乐家”之美称。马思聪也曾带着夫人和学生回到家乡海丰,应当地乡民要求而上演"小提琴独奏会"。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思聪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87年中国一代音乐巨子马思聪在美国费城与世长辞。
马思聪“把每一个音符献给祖国”,音乐也是他留给汕尾人的宝贵财富。
马思聪在海丰家喻户晓,他的艺术熏陶一代又一代的海丰人。
潘锦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海丰,自幼从长辈的口中听到了马思聪的许多故事,他也被这些故事触动。抗战时期,马思聪带着夫人、岳母、女儿、学生回家乡,看到海丰的一种竹圈,马思聪就买了回来,让学生们戴上练手腕的柔韧性。潘锦瑟说,马思聪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教好学生,培养音乐人才。
还有一次,马思聪把一位拉二胡的海丰民间艺人请到家里来,说要拜艺人为师。艺人就在马思聪家里用二胡演奏海丰民间剧种白字戏,马思聪听了后当场就用小提琴把白字戏的曲目演奏出来。艺人感到敬佩,对马思聪说道:“还是我拜你为师吧。”
受马思聪的影响,潘锦瑟自小也爱上了小提琴。潘锦瑟回忆起16岁时下乡在农场的日子,稍有休息时间,他常常一个人到柴草房练习小提琴,有一次忍不住带了琴去放牛,乡村的生产队长看了便跟场长调侃:看到现实的“对牛弹琴”。
1999年潘锦瑟在县文化馆创办了海韵艺术培训中心,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小提琴,爱上小提琴。由于小提琴教学成果显著,汕尾市宣传部在他的教学处设立了马思聪小提琴培训基地。期间,马思聪先生的关门弟子向泽沛老师多次从北京到海丰县指导教学,也得到马思聪亲属马之庸、何荣、杨宝智、黄辅棠等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在培训基地的墙上,摆放着潘锦瑟和他的学生们的奖牌、证书等。海丰市民罗女士把女儿小邹送到这里学小提琴。“潘老师教了很多届的学生,培养了很多优秀学生”,罗女士说:“在马思聪的家乡学小提琴,体验到小提琴的音乐之美,是我们家长最想让孩子得到的。”小邹正在念四年级,学小提琴已有2年,她说潘老师除了教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还会跟他们讲马思聪的故事。
潘锦瑟觉得听马思聪作的曲子有亲切感,他的曲调里有家乡白字戏的影子。潘锦瑟在一本纪念册里写道:从家乡的白字戏走出,到饮誉国际乐坛,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的《思乡曲》,以幼石街的卵石作为灵动音符,跳跃在大洋的两岸。爱国思乡的浓浓情愫,依然回荡在故乡的土地上。
汕尾是广东省“马思聪杯”小提琴邀请赛的举办地。借助小提琴赛,邀请国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及知名小提琴教育工作者任评委,邀请小提琴专家开办小提琴知识讲座,吸引了众多小提琴爱好者;举行颁奖音乐会,省市领导、全省各市宣传文化、音协负责人、马思聪亲属代表、港澳台同胞、汕尾商会等上千人享受了由300多人参与表演的艺术盛宴。组委会组织选手、嘉宾到海丰参观马思聪故居和红宫红场,组织部分获奖选手开展文化惠民巡演。
一座城市的大师是一座城市的灯塔,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文明。马思聪的音乐温暖着他的故乡。
(粤文旅体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