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19-6-3 17:06:14

南塘,不再让人陌生(上)

南塘,可以说是陆丰市的一个农业大镇,主要种植农作物,如乌石部的油麻。它位于广东汕尾市陆丰市东南部,东邻甲西镇,南连湖东镇、碣石镇,西接内湖镇、桥冲镇,北靠华侨区。
那么,南塘的由来又是什么?据《辞海》注:“塘即海,河之岸,堤防。”由此可见,南塘即南面之海,河之岸。现虽距碣石湾海边十余公里,但在南塘的梧厝园村委会,有个咸田村,这里大旱时,田野上常泛咸潮粉;后径村委会山边、新河、新响溪、河沟寮等地经常发现大量蚌壳;民国时期,从乌坎港近百吨船舶可直驶长山河;从甲子港近百吨船舶可直驶河沟寮。这说明南塘辖很多地方,在远古时代是在大海之中,有的地方在海岸之边,所以称“南塘”。
南塘,说熟悉就熟悉,说陌生就陌生。说它熟悉,儿时曾跟父亲一起去赶南塘墟,因为它每逢二、五、八,就是南塘设埠开墟的日子,即农历每月的初二、初五、初八、十二、十五、十八、廿二、廿五与廿八,共有九个墟日。记得第一次与父亲去南塘,我们去步行过去,走了二十多公里路,但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手里找不到能显示时间的钟表。父亲把带去的地豆、绿豆、油麻等卖掉换钱后,买些家里急需的农杂,又是赶路回家。
这次五十多人的采风团走进南塘,去追寻南塘那古老的文明。路过儿时的那个墟埔,已没有了。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踩单车路过的石板路也变成了如今的水泥路,不知那时所购买一本仅14.70元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年6月北京第90次印刷)的那家新华书店,今还在吗?如那家路边的南塘电影院虽在,但也关门了。路过此处,既熟悉又陌生,儿时的梦,儿时的南塘,又是在哪里?
今天,南塘之行,主要参观古村落、寺观、红色遗址等。
响溪尾,有人说是温源宁先生的故乡,但至今这个地方的温姓子孙还找不到能理顺他与该乡世系渊源的依据。今天,随文化之旅走进姓温人家所建的围寨,起初我以为是响溪尾的原迹,但我错了。无意间问起,随行的一位中年男子告诉我,这个寨子不叫响溪尾,而叫“新兴寨”,多好的一个寨名,一听便有诗意。
是响溪尾,还是新兴寨,我在另一处有着中华妈祖文化圣地的南塘华山寺中,终于找到答案。据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葭月、道光丁酉年仲月与光绪癸未年桐月的题碑记载,“新兴寨信生温觐礼题银壹員……显溪尾萧福合题银乙元……显溪上乡许振察捐题银十二元……显溪乡许世勇捐银一元正”。“响溪尾”的“响”与“显溪尾”“显溪乡”“显溪上尾”的“显”,同音不同义,但这不重要,说明这个围寨的名字的确是“新兴寨”。再说,这几处的居民也不是同一个姓氏族人。所以,响(显)溪尾与新兴寨不是同一个村寨,而是两个不同名字的村子。

站在新兴寨正门前的大埕上,我们摸着一副又一副的写满岁月的旗杆硖,为之震惊。你听,这个寨子一段耀祖荣宗的历史,好像有人在细细诉说。旗杆硖,不仅是一个村子的文化遗产,还是一个姓氏获取功名的象征。
五副旗杆硖分列寨门前,左三右二,三新两旧,实为四副。这些旗杆硖亦新亦旧,都记录着新兴寨获取功名的温氏先贤,旧的旗杆硖刻勒着“乾隆弍拾叁年(1758)贡生温日益立”“乾隆叁拾捌年(1773)贡生温日旭立”,新的却刻勒着“乾隆肆拾壹年(1776)贡生温覲贤立”“龍飛乾隆伍拾壹年(1786)次丙午科顺天乡第拾伍名舉人温覲威竪”。
从新旧立的三副贡生旗杆硖来看,发现每副都有三个孔,二圆一方,仅有顶端一孔通,下二孔却不相通,可以了解到他们不是正途出身的贡生,如例贡生。又据新兴寨温景泰墓碑及墓道碑获悉,“旹乾隆三十四年(1769)孟春穀旦立,皇清待誥顯考景泰温公之墓,男八品頂帶太斈覲忠、覲培、覲垌、天坥、天卯、天塔、天垣孫錫光、錫社、錫慶、錫嘏、錫囗、錫金、錫囗仝祀”,“乾隆次癸巳年(1773)春季穀旦立,皇清勅封奉直大夫顯考景泰温公之墓道,男八品頂帶太斈覲忠、贡生覲賢、天坦、州同加二級覲貞、太斈覲威祀”,从这些可以初步了解到新兴寨温景泰与子孙及其功名的情况。
据了解,新兴寨的一世祖从江西省永安太和县迁至广东碣石开基后,到温文桂这一代已是十二世。温文桂生有四子,其中景泰、和泰与聪泰等兄弟三人于乾隆年间先后赴南洋开基立业。后来,温景泰在印尼逝世后,其子护柩回陆丰,将其安葬在新兴寨。但景泰的后裔与和泰、聪泰的后裔已在印尼落土扎根。仅有温明泰故土难离,依然守候陆丰南塘。后因温景泰之子温觐威百万大洋献给朝廷,朝廷将其升为“布政司都事”,其父追封为奉直大夫,并在村寨内建有“大夫第”。又据当地人说,这个古村寨是由温景泰与其弟温明泰在乾隆1750年间兴建,寨名为“新兴”。

站在已破落漏天的“大夫第”中,又有说起了温源宁来。据了解,温源宁,1900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的邦加岛,其父温清良,广东陆丰人,为当地一名锡矿业主,其祖曾作为锡矿工前往邦加岛。
1921年,温源宁获得英国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三等荣誉学位,次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法律三等荣誉学位、文学学士与法学学士,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在留英学生中,他与徐志摩、陈源有着对英国文学的共同爱好,毕业后因家族产业发生变故,必须自谋职业,就没有回南洋而到中国。回国后,他先后为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光华大学英文系教授,并担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处驻香港办事处主任、中华民国驻希腊特命全权大使。其代表作有英文人物随笔集《一知半解》(又译作《不够知己》《不完全的了解》),他是目前所知最早向国人介绍大诗人T.S.艾略特和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诗作的,其功不可没。
翻开文友林少梓所赠的《不够知己》一书,便知温源宁的祖籍是今陆丰市,但是不是新兴寨人,待有心人进一步去溯源。再说,但从碣石温姓人后续的族号“崇基启发,典法维新,克开裕后,万载同春”或书号“诗书礼乐,振作恢宏,源流世代,富贵簪缨”去考证,也很难有满意的对接,或许温源宁先生的先祖地是陆丰其他乡镇,或八万镇,或甲西镇海甲新寮,或甲东镇奎湖村,因为这些地方都有温姓人的聚居地。




本文来源:看东岸,图文|蔡金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塘,不再让人陌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