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19-5-30 17:11:54

乡村“感恩节”


“感恩节”,据说是西方某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他们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没有固定日期,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被某国定为全国性节日并固定日期。近十几年来,由于地球村的快速形成,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密切,西风东渐,迅速风靡起来,特别是大中城市,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年轻人也因此推崇备至,彷佛不提感恩节会给人很“欧特曼”的感觉,至于现实上会不会感恩又另当别论。

“感恩,是世间最高贵的德行;感恩,也是人生最贵重的人品。”
其实,感恩古今中外皆有,只是不同国家、民族、时代、区域赋予不同的内涵,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在广袤的岭南乡村,大部分百姓是在不同朝代从北方迁徙南下的移民,形成广府、潮汕、闽南和客家几大民系,而迁徙的民众最懂得感恩。也由于迁徙,远离中原各朝代变更的战火等灾难,虽历经时代和环境变迁,但仍保存着朴素的、原始的信仰和世俗化追求。
每年农历十月,正是岭南的秋末冬初,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农村已完成农作物收成,乡村进入冬闲时节。农民们忙碌了一年,开始举办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村社酬神、建醮演戏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启动,也是岭南乡村特有的“感恩节”活动——感恩自然,感恩信仰,感恩远亲近邻。
海丰县城东南的鹿境乡,聚居吕蔡汪谢几姓村民。族人在鹿境山主峰下建起菩提古迹(也即大宫、十二神宫)主殿供奉观音、吕纯阳祖师、玉封真君大帝、哪吒等十二尊神,左殿三皇祠供奉中华古代神化人物神农、伏羲、轩辕,右殿供奉的是清朝康熙年间两广总督周有德,广东巡抚王宏宇,典型的多神崇拜,一直以来是鹿境各村的村社保护神,村民历来供奉朝拜不绝,香火旺盛。
由于属于多神共享香火,不像海陆丰其他地方一样能确定主神诞酬神演戏,只能选择在收冬十月,集中酬诸神感恩,吕思勉《中国文化史》记:“八蜡之祭,是农功既毕之后,举凡农事有关之神,一概祭飨它一次。”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每年收冬十月,大宫演酬神戏就是周边四乡八里最热闹最喜庆的活动。
进入秋天,民间理事会就会到神宫里“卜杯”,选择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的一段日子,作为演戏酬神时间,长短以演戏多少为限,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八日。并且择一吉日,作为拜祭神明、标炮头、抢炮头等活动主日,一般会选择周六或周日这种公众假日期间。
演戏期间,村民大摆筵席拜神请客,狮班表演舞狮,曲艺社唱曲等一起庆祝“乡村感恩节”,这是每年最“老热”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由于“菩提古迹”的神像被“破四旧”毁掉,“菩提古迹”作为生产小队仓管后,又转给大队学校办学;传统的白字戏、西秦戏被认为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封建反对腐朽”思想被转型,更不能演戏酬神,当时也无神可酬。

每次演戏,会在菩提古迹前,搭上戏台,戏台上两侧会挂上有名望的有学问的乡贤撰写的对联:“结彩张灯,菩提显圣迹,曼舞轻歌,鹿境蕃人文”,“两造庆丰收演戏酬神扬盛世,四民兴伟业弦歌妙舞颂明时”。
理事会根据上年戏班演戏表现以及反馈意见、掌握到的喜题戏金情况聘请戏班,并商定每晚以及活动正日白天上演的剧名和时间,同时也要避免演出一些本地姓氏历史上避讳的剧目。酬神上演的戏剧,基本是白字戏和西秦戏,剧目也是传统的剧本,戏剧内容以传承乡土中华文明,弘扬忠孝仁义廉耻,充满朴素的正能量。期间,四乡八里的曲艺班,组织到村社村民和客人集中的地方进行巡唱,以宣扬喜庆欢乐、忠孝节义等为主。
在演戏期间,外出的游子会携妻带子、外嫁的女儿会带上丈夫小孩回娘家,菩提社各家各户村民会邀请一年来对有帮助的远亲近邻来做客看戏,而久不见面的乡邻亲友会不约而同回来,比过年还要热闹,或许见到的亲朋好友会更多,乡村洋溢喜气洋洋。
“感恩节”期间,村民们会精挑细选那些由莲花山水和南海淡咸水冲积平原长出的金香稻谷,焖一锅新米饭,到前溪后渡(也即丽江黄江)撒网抓鱼,做几味海味,杀鸡劏鹅,摆上几桌,请四乡八里的亲朋好友吃“排场”。
白天,走在乡间小路,看到的是彩旗飘飘、炊烟袅袅,空气弥漫的是南海水与银瓶山泉水种植出来瓜菜香,咸淡水冲积平原种植出来的海米饭香,鱼虾的海鲜味。
夜里,从弯弯曲曲的丽江河边望去,皎洁的秋月从鹿境山后升起,月光映照在丽江浦上,波光粼粼。近处,灯火通明,白字抑扬顿挫唱腔、西秦高昂雄厚,锣鼓声交织一起。
演戏正日上午,家庭主妇主男先到神宫拜祭,感恩神祇一年来风调雨顺,让百姓有好的收成,家人四季平安;还要到“公厅”拜祖先,感恩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安居乐业。
中午作为请客正餐,四乡八里宾客酒余饭足后,就会移步大戏棚看戏,等待标炮头抢炮头,感受浓烈的节日气氛。
下午,是最重要的活动,即“标炮头”,一般将前六个、八个或十个彩炮赋以吉祥含义并标上竞标底价,例如: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万事如意、添丁、早生贵子等吉祥意头,各家各户、各色人等均可参与竞标,当然更需要根据自身祈愿内容和腰包财力。竞标成功后,工作人员记录在册,并敲锣打鼓将彩炮护送到中标者家中或手中,彩炮中标者,当年或者第二年向理事会交纳彩炮款或赠送戏金,也即感恩还愿。
由于信众认为“十二神祗”除了会庇护大家平安外,做生意的中了炮头外会生意兴隆,因此在抢炮头时,经常会遇上大家都看好的序号炮头,争标很激烈,标价甚至超过十万元,有时有的竞标者还每炮必争,最后也能中标上三五个,充分展示志在必得、财大气粗的豪气。

“兄弟,乡村感恩节?”
“是的,起舞。”
气氛热烈的标炮头之后就是抢炮头,抢炮头不拼财气拼运气,让神恩普照大众,信众抢到炮头,也一样会得到十二位尊神的庇佑,一年四季平安顺利,好事连连,结婚添丁,升官发财。因此每年都会设定大众化的价格和数量,由工作人员点燃后在落地前,由公众凭手气(运气)抢接上炮头,接到后登记入册,以便明年演戏时交回炮头钱,也感恩神祇一年来对芸芸众生的庇佑。
竞标上了“炮头”、抢到了“炮头”,大家又继续为了明年的“感恩节”走上努力奋斗的路上。
吕焕波
2018年秋



本文来源:我是海丰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