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19-3-31 00:45:05

乡村露天电影

前阵子,某一夜晚,因有事外出,当车子开到海城三环路湾路村段交叉路口,暂停等待交通红灯时,随着一股凉爽的春风吹入车内,同时,传来一阵阵曾经熟悉的激烈嘶杀声,我循声望去,原来是路边不远的空地,正在露天放映电影,从屏幕背面了解到,播放内容为古装武打片,再将目光移向远处,一群乡村耆老垂髫正全神贯注着屏幕,小朋友神情紧张,目不转睛,微张双唇,双手托腮。老人们神情自若,气定神闲的注视着屏幕。真想不到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依然有露天放映电影存在。

触景生情,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时光。童年时代,海丰县城平常放电影的场所,只有三处,一个就是金带街的原总工会旧址;一处是位于红场路那里的红场电影院;另一处是影剧院,现已拆除(在今红色文化街标志处)。三个地点,每天都放映不同的电影片。因住处离影剧院较近,大人常我去那里观看,对其较为熟悉,以播放当时新影片居多,每天放映两三次,上下午各一次,晚上两次,遇到新潮电影如港台影片,电影票一早就售磬了,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年青人、中老年人都有。
有好几部影片至今记忆犹新,如《少林寺》《南北少林》《大上海》《妈妈再爱我一次》等,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电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看电影是不错的娱乐消遣。普通人家有亲朋好友来做客,请其看一两次电影是待客之礼。但对于童年时代的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机会确实不多,更多的是看乡社露天电影。

逢年过节或社区祭祀庆典,每个乡社都要举行唱戏、放映电影等文化活动,唱戏就有西秦、白字之类戏种,自然不合儿童的口味。露天电影就是儿童的至爱。在一片空地上,竖起两支竹杆或者在两支电线杆之间,拉起一张白色电影布作为银幕,简单方便,晚饭后,电影播映员就开始工作了,当时,电影播放员享有较高社会地位,无论到哪里播放电影,村民都要递茶送水,礼貌对待,将影片放置在放映机两个轮子上,接着就调试,两个轮子就吱吱的转动起来了,小朋友们好奇的围着看,随着幻映灯的光束投射在银幕上,儿童欢天喜地跑回自己的位置。
不少人为了不被人挡住视线,早早就提着凳子抢先占个好位置,不少大人拉大带小倾巢而出,来开开眼界,算是饱尝一顿精神大餐,左邻右舍平时忙于生计,在此碰头叽叽嚓嚓聊起来,从大人工作、家庭营生到小孩读书好坏,都是谈话内容,好像有谈不完的话,也彼此拉近了距离。


最乐的要数小朋友了,放电影的地方常有卖零食的小贩,卖熟山楂、甘蔗、“油柑”、油炸粿、“鸟梨”均有,边叫卖吆喝边走动,还不忘拖长叫卖声,小朋友无不趋之若鹜的,往往最后囊空如洗。尤其在春节期间,人人穿新衣裳、新鞋,戴新帽,看着银幕上的人物形象,快乐极了。在夏季,夜晚常常飞蚊嗡嗡狂叮,但大家仍然未减看电影的热情。播放的影片内容大多博得小朋友的喜爱,而且有两部联播。
以战争片、武打片为主,如《铁道游击队》《乌龙山剿匪记》《猛龙过江》《董存瑞》,当时观看,被电影主人公鲜活的光辉形象所深深吸引,深受其鼓舞,简直热血沸腾,往往成了小朋友们次日眉飞色舞的谈资。至今思之,犹历历在目。也有播放成年人喜欢看的题材,如《刘三姐》《唐伯虎点秋香》,作为小朋友自然似懂非懂,不谙其道,但却能赢得成年观众的阵阵赞美声。

在我看露天电影的记忆中,也有过几次插曲值得一提。有一次在播放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正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却突然停电,真扫大家余兴,一片抱怨声,以前晚上突然停电是司空见惯的事,如今全年均没有发生突然停电。但是,过了大约十几分钟,深感遗憾,正准备离去之际,恢复了供电,大家欢呼雀跃,响起一片喜悦叫声。另一次,是发生在夏天,在海城城隍庙附近看《地道战》,正被当年冀中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气概所感动,不料,乌云密布,却突然刮起几阵大风,接着,电闪雷鸣,天空就哗啦啦下起了强对流雨来,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

时至今日,大家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资讯发达,看电影方便极了,只要轻按手机就可以预订电影门票,影院座位舒适,音响、画面具佳。郊外乡村僻壤等地,依然有放映露天电影的做法确实难得可贵,可以大大丰富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毕竟,生活除了物质富足,精神也该充实。












本文来源:看东岸,文|马泽松图|百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