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地名文化探源
地名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保留和积淀着不少历史信息,是一个地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浓缩的芯片,全息着很多古代的事象,结合史志和族谱的研究,透过地名进行文化的解密,当可弥补一些史志记载的的不足。海丰汉元鼎三年置县(一说为东晋咸和六年置县)取“南海物丰”之意,历经两千多年而没有改变地名,显示出了顽强和生命力。县以下地名,现在能看到的最早为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置八都:兴贤、杨安、金锡、石塘、吉康、坊廓、石帆、龙溪,据海丰县嘉靖志上巻,为八都四十里,聚落村名不见记载,但仍然可以从铺舍屯田地名等窥见一些信息。
明嘉靖后,先是于嘉靖四年割龙溪都立惠来县,后又于雍正九年析坊廓、石帆、吉康三都为陆丰县,海丰存兴贤、石塘、金锡、杨安四都十五里之地。海丰县乾隆志始见聚落地名,计有兴贤都二里十二村,石塘都六里十五村,金锡都五里二十九村,杨安都二里六十村,合计为一百一十六村。
以一里110户计,杨安一都二里却有六十村之多,地广人稀之外,显见其时随着海浸时代的结束,杨安平原大大拓展,移民大增,催生了新聚落,也产生了很多新地名,海丰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在当时已经吹响。原有都名,现今留下的只有鹅埠镇的杨安村及陶河镇的金锡水库,保留了原地名“杨安”、“金锡”,但原来的自然村落名称,绝大部分保留至今。
一、古越人与地名
海丰古为百越族居地,这些土著民族,后来大部分被汉化,一部分迁走,并发展为现在的壮、瑶、畲、黎 等少数民族,现在海丰尚有一些作为土著文化的古越语地名留存,是为海丰地名的底层,依然散发着原始的气息。
海丰背山面海,水网纵横,古越人根据这个地理特点,通常有以洞(峒)、罗、六(鹿)、陇等表示山谷、山野等意义;以南、塘、潭表示水义。带洞字的地名旧时在海丰呈广泛分散分布,其意是指山间谷地、盆地或为群山环绕小河流域,后又延伸为部落、血缘氏族聚居地。
唐以后,洞又成为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州县洞中最基层一级政权,据《桂海虞衡志 志蛮》(范成大著):“自唐以来内附,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洞。”宋朝皇祐年间(1049-1053年)镇压侬智高起义之后,依唐制并设知峒等宫,峒有峒丁。
海丰旧传有“金龙公主十八洞,”现在能够钩沉的有海城埔仔洞,附城金龙洞(鹿境)、番洞,平东九龙洞,西坑下洞,梅陇平安洞、黄山洞,赤石大安洞、明热洞、明溪洞,鹅埠杨安洞,此外尚有旧属海丰的五云洞(现揭西),西洋洞(现陆河螺溪),八苑洞(现陆丰八万),华(猫)仔洞、湖田洞(现汕尾市城区),这些地名现大都成泛地名。
罗有可塘罗山、黄羌罗輋、梅陇罗境,六有附城六仔(鹿境)、平东六另、黄羌鹿洞坑、鹅埠鹿湖、现陆丰甲子的六(鹿)角头,陇有赤坑长陇、可塘埔陇。
表水义的南有赤坑南涂、联安南笏、梅陇南山、海城南垭,现汕尾市城区红草的南坑、南汾,红海湾田墘的南町;塘有海城的施厝塘,附城的邬厝塘,城东的崩塘、水龟塘,联安石塘,平东的龙吟塘;潭有附城的潭头,联安的圆潭,海城潭内,可塘潭围,公平潭头陇等。
以壮族(俚、僚)先民为主的百越族除在海丰留下耕种平峒水田文化地名外,当时还在丘陵或山坡开辟畲田或梯田发展农耕。据《海丰县嘉靖志 田赋》载:“邑土田凡四等,而徭人畲田不与焉。”
又据《海丰县乾隆志 杂志》载:“土人以山林中结木覆居为輋,故称傜所止曰輋。”畲田即垦山为田,有刀耕火种之意,也有指傜人住所之意。带“輋”字地名现留下的有黄羌罗輋、大輋、輋仔下,联安輋仔,赤坑咬簸輋,西坑杨角輋,红海湾田墘山边輋,现陆丰的八万有葫芦輋,西南有南輋,大安有范流輋,陆河南万有万輋、东坑有大溪輋。
畲与輋义相通,“輋当作畲”(据范瑞昆《粤中见闻》卷20)过去称作輋人的畲族游耕,所开垦土地曰輋,这些地名的分布,也可说明畲族过去也在这里分散居住,海丰当时应是壮、瑶、畲杂居之处,但壮族(俚、僚)居多。
古越人稻作文化成熟之后有关的还有表村寨的“古、云、边、麻”,古有附城古巷、陶河古石、赤坑古住、鲘门古圩,现陆丰陂洋有古寨,梅陇及城东均有云路,原属龙溪都的惠来有云落等,边有陶河上边、下边,现汕尾市城区红草的埔边,麻有黄羌麻塘、麻竹等。
壮语“大”字表示地的意思,本地以大字起首的地名不少,有海城大古、附城大堀、陶河大坑、赤坑大化、梅陇大钳、大湖大德,梅陇和城东均有大嶂,这些地名虽有一部分表示大小的意思,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土著地名遗迹。古壮语“布”是人的意思,后又成为古壮人姓氏之一,现地名有莲花山布格、赤石布围、布心、黄京布、梅陇布围、黄羌分水布。
表示水田之意的“那”,经搜索没有在本地留下的原因,应是海丰明朝以后才逐渐结束海浸,杨安等冲积、海积小平原形成较晚,开发较迟,大量种植水稻不过是明代以后的事,土著已差不多被汉化或退入深山,这从明朝二十四屯田所处均是现在山区之地也可看出。
古壮人一说分为黑、白、红、花、黄壮五支,畲族也崇尚青、蓝、黑三色。现在海丰还有一些带颜色的地名,一部分当与此有关。乌有附城、公平、西坑的乌石,梅陇乌坑、乌树,莲花山乌仔坑,黄羌乌石墩、乌泥塘,可塘乌面岭。
白有联安白石、白町,公平白马坑、白水湖,梅陇及附城的白石岗,可塘白沙、白町。红有海城红勤、公平红围、梅陇红阳、平东红湖。青有公平青湖、平东青坡仔、黄羌青塘具、赤坑青坑、红草青坑。花有现汕尾市城区东涌花树。黄有赤坑黄茹、梅陇黄党池、鲘门黄角坑、平东黄塘角、黄羌黄葛窝、黄塘水等。
古越人尚鬼,有图腾崇拜,主要以鸟、鸡、牛、狗、羊、蛇、鳄、雷、虎等为崇拜对象,这些以动物命名的地名海丰均有出现,尤以鸡、狗、牛等为多。鹤有赤坑鹤发、黄羌鹤田、鹤巢。
古越人盛行鸡卜,现带鸡字地名有海城、梅陇、莲花山的鸡母巢、赤坑鸡角山、赤石鸡笼山、鲘门鸡心石。带鸭、鹅字的有梅陇鸭头、联安鸭前、平东鸭仔湖、黄羌鸭母湖、梅陇鹅岗山。
狗是古越人渔猎时代的得力助手,带狗字或狗字义(壮语狗音马或麻)的有黄羌狗眠窝、附城狗烂、公平狗吠寮、小漠狗兴群、梅陇马福兰、陶河马兰、马茅。鳄鱼过去称为“蛟”,现鹅埠有蛟湖,陆丰博美有蛟溪。古越人视雷为神灵,现联安有雷公田,梅陇有雷封寮,陆丰陂洋有雷公輋。
壮人四月八有牛皇诞,古越人也视牛为神,而海丰向称“牛地”,带牛字地名不少,如莲花山牛头山,城东牛角垄,鹅埠牛朗、牛湖,赤石牛勇港、牛笏,陶河牛屎塘,黄羌牛栏肚,可塘牛皮地,平东牛尾石、牛温潭,城东牛路等。凤有鸟崇拜遗风,有赤石凤河、赤坑凤来、梅陇凤山头、可塘凤山。
古越人有虎氏族,海丰古为多虎之地,现地名遗存有城东虎亭、虎洞山,莲花山老虎石,黄羌虎噉(壮语“噉”指岩洞)、老虎坎,鲘门虎地头等。古越人有羊氏族,现地名有陶河羊牯埔、赤坑羊牯岭、赤石羊蹄岭等。
二、移民与地名
相对于百越族土著,无论是广府人、福佬人还是客家人,都只能算是移民。海丰现有移民史志及谱牒,最早只能上溯到宋代,这类移民文化所反映的地名就属于中间层,也是现有地名最主要的部分,带有浓郁的区域特色。海丰以福佬民系文化为主,兼有客家民系文化和广府民系文化,反映在方言上就是福佬话(闽南话)、客家话和白话(粤语),并形成方言地名。
一般而言带有厝、墘、社、汕、埔等字为首尾的是福佬地名,多分布于平原地带。如“厝”字在海丰比皆是,前面多以不同的姓形成两字的村落组合,有廖厝、翁厝、林厝等,多为小聚落。墘有附城河仔墘、可塘港墘。社有赤坑社尾。埔有海城寨仔埔、城东上埔、附城埔下、联安下埔等。
带有嶂、背、磜、圳、坑等字为首尾的是客家地名,多分布于山区,如嶂有平东及西坑的嶂下。背有公平塘背,平东径仔背、水背、社背、河背,黄羌横岗背,鹅埠水背、庭寮背。磜有莲花山白水磜,西坑下磜仔、磜仔,平东下磜。圳有黄羌双圳、圳头,海城长圳。
坑有黄羌东坑、里坑,平东坑口、新坑、坑仔等。带有滘、冲、涌、朗等字为首尾的是白话地名,多分布于沿海或水边,如附城原有新滘、和丰滘,现“滘”字已消失,冲(涌)有赤石深涌、城东台冲、赤坑流冲、联安友冲等。朗有鹅埠长朗、牛朗。
移民多聚族而居,故以姓氏为起首之地名遍及各地,除上述以姓在“厝”之前的村名,还有如附城、联安均有的下许、联安的下陈、海城的坣脚李、楼脚彭、月池李等姓在后的聚落地名。
历代军队驻守和屯田也是移民方式之一,他们往往留下一些富有军事色彩的移民地名如军、屯、营、台为地名起首,如公平有上军田、下军田、营盘,赤石有军塘仔,海城有新会营,梅陇有炮台、营盘脚,城东有屯仔,反映了海丰作为明清军事要地的一些痕迹。
有民间军事色彩的地名寨、围在海丰也不少,聚落始建年代从宋、元到明、清均有,尤以明清为多,以赤石河流域及赤岸河流域、沿海居多,反映这一段时期防御山贼倭寇、野兽的建村特点,对考证这一段时期的治安、军事、建筑等有重要的意义。寨有赤石元新寨、金石寨、羊坑寨、梅陇官田寨、海城新市寨、城东下寨。
围有赤石明溪围、梅陇金盘围、金刚围、城东和平围、公平太平围。移民有时也带来一些与原藉相同的地名通名,海丰作为闽人移民地,今日福建常见的地名通名坑、田、围、头、尾、坣、塘、陂等在本地很普遍。
如坑有城东上坑、鹅埠洛坑,田有附城高田、大坵田、深田,联安田心,围有海城罗厝围、笃志围、里仁围,头有赤坑岗头、海城灰窑头、可塘箖头,尾有城东洋尾、公平龙岗尾、附城坑尾,坣有联安及陶河的坣头、附城坣子、城东池坣、梅陇坣阳,塘有海城施厝塘,陂有城东陂头园、联安陂兜、附城小路陂,只是仅举数例,实际远远不止这个数。
在海丰地名中,寮、围、笏为首尾的地名通名当是特出普遍的现象,其共性是分布区域多在沿海或是水边,笏更是外地较为少见,特提出来探讨。寮是竹木为架,附铺稻草、茅草作墙作屋顶的简陋住所,有干栏式建筑遗存,具有草创意味,乡人多称为“草寮”,作为地名在明代以前罕见于方志,现却是三大方言区常见通用地名,显见是后来产生。
海丰带寮字地名多分布在联安、梅陇、附城等沿海,如联安有英厝寮、虾芳寮、港尾寮、林寮、袁寮、周寮、唐厝寮、围厝寮、上寮、松江寮、吴寮、新寮、军田寮、后寮等14寮。梅陇有下寮、上寮、钟寮、古居寮、新寮、驷马寮、外寮、东仓寮、彭厝寮、雷封寮、新寮、田寮、(水踏)新寮、(水踏)后寮、大寮、(东联)后寮等15寮。
附城有后寮、吕厝田寮、谢厝田寮、田寮、下寮、黄厝寮。可见明以后随着海丰沿海杨安平原海浸的结束,闽人踏足这片新生的土地搭寮劳作,而留下了一长串带寮字的地名,在今日作为当年艰辛的见证。
围有防卫、围垦的意思,作为福建常见的通名,光在附城就有上围、下围、关厝围、后沟围、彭厝围、龙岗围、金竹围、银竹围、粉围、箖投围、竹围等十数个之多,也可折射出当时附城地处低地和滩涂开发和守业的艰难。
笏即朝笏,古时大臣上朝手执的狭长板子,用作地名则有杂草丛生低洼地之义,大概取其弯弧形之意。附城有东笏、笏仔、后笏、笏口、宫口笏、大浅笏、小浅笏、东格笏、葫芦笏。联安有北笏、深笏、笏底、葫芦笏、东笏、风吹笏。这类带笏字和地名在沿海出现,大约可以窥见新的冲积平原初露时的地况,同在沿海,梅陇没有笏字地名,或许归结于成陆较晚。
沿海中带洲、屿、山(岗)字的地名也不能不提,这些地名的共性就是,原来都是海中小岛,后随着海积平原的形成变成了小山岗。洲有附城兴洲、梅陇燕洲、石洲、虎洲、城东汀洲、可塘洋甲洲。
屿字地名,赤坑、城东、梅陇同有屿仔,赤坑有吉屿,陶河有大屿、小屿。山有附城圆山、道山、下山、崩山、山岗。这些带洲、屿,山字的地名的聚落形成较早,往往人口也较多,当是较早进入海丰的一批移民。
此外,带港字的地名分布也极广,多为溪河的意思,有附城横港、后港,城东桂树港、后港、港口,陶河港口,赤坑沙港,可塘黄厝港、新厝港,梅陇东港、前港、中港、后港、下港、港口、港尾、大港、长港。
三、经济活动与地名
经济活动从古越人的稻作文化水田、畲田开发、渔、猎以及以物易物等的互市就已开始,随着移民的大量进入本地,经济开发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地名上也留下了许多印记,这类地名主要掺杂在移民地名的中间层中,但在底层的古越人地名中也有出现,随着人口的增多,这类地名最后成了表层,代表了中原汉族正统文化,成了与各地一样的地名通名。
与商贸有关的地名,海丰有记载的可溯至明代,据《海丰县嘉靖志 城池》,其时有两市七墟,市为县前市、东门市,墟为坊廓都的东海滘墟、金锡都的金锡墟、杨安都的王化墟、赤石墟、鹅哺岭墟、石塘都的太平墟。至清乾隆间,海丰地域虽减缩,圩市却增加到14个:高田市、桥头市、公平圩、可塘圩、水亭后市、杜塘圩、梅陇圩、赤石圩、青草圩、捷胜所圩、青坑圩、田墘圩、后径圩、羊牯埔圩。
(据《海丰县乾隆志 卷之二》)清同治更是增加到18个,新增了竹围圩、南涂圩、钓桥圩、竹苞圩(据《海丰县同治续志上卷 建置》)。这些圩后来基本上都成了现在的乡镇,只是换了现在的地名通名。
与商贸有关的地名街市文化,如海城早在明洪武年间,就设有七街二市,至清朝中叶,已有糖街、盐街、草街、炭街、柴街、菜脯街、老鱼街、新鱼街、打铁街、打铜街、竹街、什货街、米街和鸡圩、豆圩、菜圩、猪圩等街市。
公平在清康熙初年,形成炭街、车街、布街、茶街、鱼街、米街、油街、番薯街、糖街、菜街、鸟街、牛市、猪市、三鸟市、豆市等十二街四圩市。以行业形成专业一条街,在清朝以前已经形成,这些地名在各圩镇均有出现,差别只是数量及规模,这些地名也大都保留至今成了老街区主要框架。
与农田水利有关的地名有陂,表示人工筑坝蓄水灌田,如公平毛刀陂、下陂,黄羌赤竹陂,可塘陈厝陂,联安林厝陂等。有反映山区梯田文化景观的畲字。反映围垦造田的塭、围,如附城曾厝塭、梅陇大塭、鹅埠塭寮、小漠元宵围、联安后围、梅陇布围、彭家围、后围等。
与陶瓷业相关的地名有赤石碗窑、公平瓷窑。与榨蔗制糖有关的有公平糖房。与矿冶业有关的有梅陇锡坑,莲花山锡坑、银溪、银瓶,赤坑锡(赤)花、锡花寮,赤石的铜锣山等。
交通也与地名关系密切,这类地名如亭、铺、桥、渡、汛等,为考证古代交通制度和线路留下了痕迹。秦汉时十里一亭,随后历代官道多有在路旁建亭以方便行人的习惯,“每数里置亭,以憩客”(《宋史》卷263,蔡挺传),现留下地名有海城茶亭、城东虎亭等。
宋代为传递文书,设立邮铺,十里为一铺,带铺的地名有附城马厝铺、公平高沙铺,古代惠潮驿道从海丰经过,设三驿,带铺字地名当不少,只是现在这带铺字通名已去掉。带桥字地名有海城乌石桥、城东梨木桥、可塘长桥、陶河吊桥。
渡则联安及城东都有渡头,附城有大渡、渡仔,联安有渡仔,陶河有渡塘。径则海城及赤坑均有径口,鲘门有新径,梅陇有九径,鹅埠有七径。其他还有如交通工具船有赤坑船坞、梅陇船路等。
塘及汛作为交通地名,现在仍然可从旧县志的舆图及邮递看到,大液塘、小液塘、孔子门塘、小漠汛、鲘门汛等,这些通名现也已去掉。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地名通名会随着朝代更替、政权的变换而改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注:本文所指的海丰适当溯及明嘉靖四年以前地域。
本文来源:网络,作者:许宇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