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互联网老兵林兴陆回忆录:微信就是第四代QQ邮箱 | 小林和腾讯不得不说的故...
很多人以为 QQ 邮箱一直都像今天这样,是由张小龙带领团队做的,其实 QQ 邮箱经历过两三次大变革,听小林给你讲讲这里面的奥秘。对于互联网老兵来说,可能还会记得以前有个叫 Bigfoot 大脚电子邮件转发服务曾经很流行。也许现在的人可能会奇怪当初为什么会存在纯粹的电子邮件转发服务这样的需求?如果这几年关注过比特币和中本聪的人,就会理解电子邮箱别名的重要性。
早期很多人没有特别稳定的个人电子邮箱,大多数人使用学校、公司或者 ISP(接入服务商)分配或者赠送的电子邮箱,由于工作或者生活环境发生变化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有一个相对固定或者为了隐藏身份时方便使用的电子邮箱就非常有必要。也有不少人使用 Hotmail 或网易的电子邮箱,其中 @yeah.net 最早也只是提供电子邮件转发服务。
第一代 QQ 邮箱,其实是和 Bigfoot 类似的电子邮件转发服务,你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电子邮箱,腾讯只提供电子邮件转发服务,当时采取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每个 QQ 号码对应一个电子邮箱地址,不能设置自己的电子邮箱别名,和润迅曾经给寻呼用户免费分配电子邮箱「百万移民大行动」相似。
这个以纯数字作为名称的 QQ 邮箱特性,还曾经出现过一个小漏洞,小林除了可以给自己的 91123@qq.com 发送邮件之外,还可以给 091123@qq.com 到 N 个前置 0 开始的邮箱地址发送邮件,很显然系统在接收邮件的时候,把 @ 前面的数字做了一个强制类型转换,不过这个 BUG 并无大碍。
第二代 QQ 邮箱的推出,依然和张小龙团队无关。在正式推出新 QQ 邮箱之前,大概有个几天的预注册期,这种灰度测试的文化在腾讯中似乎根深蒂固,据说当初的企鹅形象就是由网友们投票的结果。
小林自己成功预注册了 LXL@QQ.COM 电子邮箱别名,但无法注册到 LIN@QQ.COM 电子邮箱别名。于是小林找了已经加入腾讯的老同事 cindy 帮忙保留了 LIN@QQ.COM 电子邮箱别名。此后小林收到过不少封发给 LIN@tencent.com 的电子邮件,猜测可能是新的邮件系统合并了腾讯的员工电子邮箱和电子用户邮箱,也可能是对方误以为 @QQ.com 和 @tencent.com 都是腾讯又或者是记混了,总之具体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代 QQ 邮箱,直到 2005 年 Foxmail 再次易主被腾讯收购,张小龙和他的团队才正式加入腾讯并接管了 QQ 邮箱,开始了他在腾讯的职业生涯。张小龙的团队接手后,推出了大家相对熟悉的可换肤的简约、商务风格的 QQ 邮箱,同时满足了年轻人和商业人士的选择,短时间就让 QQ 邮箱用户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第四代 QQ 邮箱,这个时候你心中大概会冒出一个疑问「还有第四代吗?」,告诉你还真是有,做 Foxmail 出身的张小龙,那种对电子邮件的情结,这辈子想甩也是甩不掉的,做电子邮件这就是他的使命。
张小龙加入腾讯 6 年后推出的微信,本质上还是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只是让人看起来像个即时通讯软件罢了。仔细思考一下名称便可得知,微信的「微」字可能受到同时期微博等产物的影响。而「信」除了是「信息」、「短信」等意思外,也可以是电子邮件里「信件」的意思,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子邮件,在微信刚推出时小林曾想过一个近似的名称叫「微邮」,好像 21CN 有个手机邮件客户端也叫微邮。
如果你再仔细思考一下,会发现「群聊」本质上就是电子邮件讨论组。曾有一家叫 Deja 的新闻组归档被 Google 收购,后来成为 Google Groups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新闻组。国内因为忌讳新闻这两个字通常都叫论坛,用过传统 BBS 的互联网老兵可能会记得那段历史,可以使用远程终端登录后联机使用,有的还支持 NNTP(网络新闻传输协议),可以使用 Internet News 等邮件客户端访问,有的还可以通过 Web 的方式访问,其实 Google Groups 现在依然支持邮件和 Web 同时访问,不过似乎只从 Usenet 同步信息而不再提供 NNTP 服务。
然而革命性的「订阅号」,本质上也是「电子邮件列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些人举例说订阅号像 RSS(简易信息聚合)协议,其实不尽然,RSS 内容通常来自第三方内容提供商而非平台,即使是 Google Reader 那种耦合的订阅关系也非常薄弱。而在更早之前的电子邮件列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订阅服务,国内有家叫索易电子杂志曾经提供过类似服务。我们现在日常接收的各种单向不可回复的会员折扣信息等电子邮件,就是这种看似古典互联网背后的技术逻辑依然行之有效的原因。
如果你不明白这看似复杂的技术逻辑也没关系,小林来给你举个例子,你稍微留意一下,特别在网络条件不好的时候,打开微信时,标题栏上面会显示:「微信(未连接)」、「连接中…」或者「收取中…」等状态,这恰是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完整的业务逻辑。Bingo,现在你能理解微信其实就是一个超过 10 亿用户的第四代 QQ 邮件了吗?
本文来源:林兴陆 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