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的买卖为何做不成?
在《红楼梦》里,贾政升任工部员外郎,负责了很多工程建设项目。同宗族的贾芸听说了这事,“也要插手弄一点事儿,便在外头说了几个工头,讲了成数,便买了些时新绣货,要走凤姐儿门子。”
可是,凤姐根本没理他,找了一堆理由搪塞过去。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凤姐当然不可能突然改变。凤姐不愿意帮贾芸搞工程项目,有三个原因:
一是凤姐从内心看不起贾芸。书上说,“小红进来回道:‘芸二爷在外头要见奶奶。’凤姐一想,‘他又来做什么?’”当凤姐听到他过来,有此一问,明显是鄙视他,不想见他,厌烦与他过多交流。如果凤姐与对方关系好,肯定巴不得他天天来串门,一起多说说话。可是,凤姐一听到他来,言语之间表达惊讶,多是不屑,可见对他没好感。凤姐为何不喜欢贾芸?不妨了解一下他的身份:贾芸是贾府族人,父亲很早逝世。同时,他比贾宝玉辈分小,被宝玉戏称作义子。他的父亲早逝,说明没有了后台,所有事业要靠自己一个人奋斗。同时,他被贾宝玉戏称作义子,十分滑稽,如果贾芸真的有社会地位、有钱有势,谁能开这样的玩笑?可见他既无后台,又无社会地位,所以凤姐压根看不起他,对他的造访多是讨厌。
二是凤姐认为轮不到贾芸“共同致富”。凤姐面对贾芸的请求,循循善诱,说出了诸多理由,比如“至于衙门里的事,上头呢,都是堂官司员定的;底下呢,都是那些书办衙役们办的。”凤姐把这些事推得一干二净,好像自己根本无权干涉。可实际上,依凤姐之精明,怎么可能插不上一手呢?凤姐是贾府的管家、是贾政的侄媳妇兼内侄女,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能够在贾政面前说得上话的,怎么可能没有权利管工程建设的事呢?书上说,“却说贾政自从在工部掌印,家人中尽有发财的。”事实证明,这“家人中”首先肯定包括凤姐在内,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凤姐等人怎么会不懂这个浅显的道理呢?
贾芸虽然是贾府的亲戚,但辈分小,怎么轮得上他与自己“共同致富”呢?凤姐虽然跟贾芸说了不少“江湖话”,但有一句倒也“真情实意”:“你的年纪儿又轻,辈数儿又小,那里缠的清这些人呢。”这显然是话里有话,表面是说搞外交大有文章,搞工程项目十分复杂,你并不具备要跟上上下下打交道的经验和资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凤姐这又何尝不是说你年纪轻、辈分小,我是贾府高层,你又算哪根葱来找我合作?怎么也轮不到你来一起发大财吧?凤姐一向是“精打细算”的,比如她为了赚钱,竟然敢把贾府员工的工资扣下去放高利贷,做一本万利的买卖。
三是贾政管的工程建设项目几乎分配完了。所谓“时机”,是时间与机会,而贾政履新工部员外郎,手头上的工程建设项目虽然多,但要照顾方方面面,除了自己人要求来承建外,外头上门来找“路”的人恐怕也不少,于是一窝蜂地挤进来潜规则。凤姐曾暗示贾芸说:“况且衙门里头的事差不多儿也要完了,不过吃饭瞎跑。”所谓“衙门里头的事”,当然是指大大小小的各种工程建设项目,都按“人头”数几乎分配完了,哪里还有剩余的“生意”可做呢?换句话说:现在竞争激烈,工程建设项目太少了,实在难办!
贾芸是带了礼物过去的,可凤姐直截了当地对贾芸说:“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这话就直白了:这事我如果办不到或不想办,你就把礼物拿回去吧!可见,凤姐一直爱财如命,为了钱财不惜走偏门。
在《红楼梦》里,像王熙凤这样“务实”的人比比皆是。大家都有一副势利眼,热衷看实际进行潜规则,哪还有什么真正公平的营商环境?所谓的工程项目,都让王熙凤之类的人瓜分到家了,贾芸们就算有点关系又如何!
来源:善美东岸
文字:彭伟栋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