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门楼”
能够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好字,应该是所有喜欢书写的人都在不断努力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中国文字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书体多样发展,风格独特。不同书体所体现出来的艺术色彩皆璀璨夺目;它的审美衡量标准,没有最好定位,只有更高的要求。哪怕想要取得微小进步,也唯有持之以恒地多学、多练才会有所收获。自己对书写的最初印记,并不存在书法上的定义,那时候尚未入学,也就不认识文字。对于汉字的认知,仅觉得它是一个深奥的陌生符号。接触文字后,也是正式的书写启蒙,由横撇竖捺变化带来的文字美感,会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笔划拼凑组合的书写世界。
至今还记得,课堂上刚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时,内心的欣喜,带有表演的欲望,也期待有个合适的地点表演学习成果。就好像一个刚学会自行车的小朋友,经常都在找机会,以此来检验自己不同阶段的骑行技术。
我的第一次写字“表演”是在某个仲夏,一个清朗的月圆之夜。村里的禾町上,月光皎洁,亮如白昼,乘凉的大人们分散坐在自带的矮凳子上说着家长里短,还有调皮嬉闹的一帮小伙伴。月光下的禾町,宽阔干净,一块块小长方形青砖铺就的“工”字形地面,青砖拼铺留下的小空隙,并没有影响整个禾町的平整。随便一处地板,对于我们这些刚入学接触黑板的人来说,就是一块现成的写字板。我看见那些手里拿着粉笔的小伙伴,很是认真地在地板上涂写着,白颜色的粉笔在青砖上留下的书写痕迹特别惹眼,有拼音字母,有简单的汉字,也有充满童稚的涂鸦“画作”,我看到每张天真无邪的笑脸上,皆带着勇往直前的自信。
当时,有一位家里种植甘蔗的长辈打趣地说,既然你们都上学了,还学会了写字,不如就在晚上搞个比赛活动,比个高低,看谁写得多,写得好。还补充说,只要我们能够写出自己和其他伙伴的名字,到了他家甘蔗收成时 ,就奖励他一截甘蔗。文字儿写得最工整、漂亮的那个,再额外奖励。小伙伴们听到有奖赏,兴致更高,也更加主动,纷纷地把自己和其他小伙伴的名字,用各自不同“横撇竖捺” 的方法 ,将文字变成一件件“作品”,尽管后来发现有个别错字,大小也不一,却规规矩矩、笔划鲜明地“躺”在了青砖地板上。
在奖品的诱惑下,我肯定也不甘落后于他人,把禾町上那些参与写字的小伙伴和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地以大笔画的形式,写在了禾町青砖上面。完成之后,还不忘站远点,检查自己的“作品” 。当然了,肯定是不知所谓地自我陶醉了一番,因为我所写出来的名字,超过了他们当中写得最多的那个。围观的小伙伴们,早已大声地向提出奖励方案的长辈报告,提醒他作最后评审和宣布比赛结果。旁边乘凉的大人们,也笑着从矮椅子上站了起来,与那个长辈一起,逐一认真地审视这些出自自己或其他乡邻孩子之手 、稚嫩却独特的“书法作品”,他们用鼓励的语气,肯定了小伙伴们的学习成果。
小伙伴们是何感想我不得而知,至于自己,由于字迹工整,字体结构大小均匀,不仅受到口头表扬,还额外得到了奖励一根甘蔗的承诺,幼小的心灵竟然高兴了好些日子。自己第一次的粉笔字书写“创作”,虽然发生得有些偶然和随意,它却莫名其妙地激起了自己对写字书法朦胧的热爱。至于那个冬天是否拿到了甘蔗奖品,记忆反而模糊不清,也不那么重要了。
也是那个夜晚,第一次听见村里一个老人说:字乃门楼书为屋。感觉这是挺耐人寻味的说法。把写出来的字比喻成门楼,可见古人对于书法地位的鉴赏重视。难怪被誉为“书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能临池而书,洗砚成“墨池” 。正是因为持之以恒地苦练研习,才成就了他书法艺术上的经典和卓越。也许,学习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要不,也就不会有其儿子王献之与十八缸水励志的古代书法故事。原来,想要把“门楼”建得典雅、美观,合乎规矩,建成门楼该有的样子,从中体现一座房子的独特性、可观赏性,的确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随着对书法知识的不断充实和了解,终于也粗浅地知道了中国书法文化的恒久魅力。从宏观上讲,中国书法也是汉字的艺术呈现,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是中国这座巍巍华夏的门楼,它所展现出来的风范,既有外在独一无二 、毫无保留的历史个性,也蕴含着文化沉淀之后藏而不露的谦逊本色。
时至今日,抱愧之心常有萦绕,未能以古人十八缸水的刻苦精神,鞭策自己向学,致书有所成,学有所成,将自己人生中的门楼,修建成一处让人看着感觉舒心积极的风景。每每提笔书写时,臆想着那种笔走龙蛇带来的海阔天空,又会生出另一番感慨来。也许,心智愚劣,个人的门楼注定只能称之为空洞的“字”,而没有艺术和美感可言。然而 ,那座梦中的小门楼,依然如此地布局鲜明。
既然字是门楼,书是屋,所书之字是不是就有了增加美感的作用?暂且不论藏在屋子里头的富丽堂皇或殷实富足,我们也应该将门楼的文化和艺术之美尽量表达出来。书法也是一种需要不断传承和突破的艺术,如果想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获取人们的认同,只有通过不断地追求和吸收,才能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实现传承和进步。
我相信传统文化的传承力量,一定会让每个人都拥有不同风格的“门楼”,因为它是汉字书法文化不可或缺的魂魄。
文字:彭武法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来源:善美东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