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电报
现在,是网络时代,地球就如同一个信息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通过指尖轻触手机屏或轻点鼠标就能沟通你我。说起电报,现在的年轻人会陌生,可如今五十岁左右的人,对它还是比较熟悉。它是一种最早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当年,有急事需要联络,可以去邮政局“拍电报”。在电话未普及的上世纪八十年至九十年代初,是它的顶峰时期,发挥了巨大通讯作用。如今,电报这个名词早已被微信、QQ、微博、电子邮件所掩盖,退出历史舞台。
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它的基本原理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通信任务。
新事物不断诞生,老事物渐行渐远。回想起来,它给人带来太多的记忆和回味。缘于自己曾经有集邮的习惯。昔日,走进地处海丰县城人民中路的老邮政局里面。“嘀嘀嘀、哒哒哒”传来阵阵报务员拍发电报码发出的信号。报务员坐在机器前,头上戴着大耳机,时而右手按着电键,“嘀嘀、哒哒”发出一串串电码;时而聚精会神听电报码,将他们翻译成文字抄录下来,如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紧张发电报的镜头。还有那些埋头琢磨怎样用最短的电报来说明自己意思的顾客和打字员……
记得,某次,我陪同发小到邮政局,给他远在香港务工的父亲发电报,要求购买一双波鞋。先到邮电营业窗口,用两角钱买一张电报纸,如大人手掌般大,是文稿纸,自己填写收报人地址姓名。彼时,电报的费用很贵,以字数记费,发普通电报一个字要两毛钱;如果发加急电报要加一毛钱,则优先发送,优先投递,比普通投递快很多。当年一位普通的教职员工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发电报的时候文字一定要精简再精简。我们想了很久,力求言简意赅,只能精简到四个字:购双波鞋!缴费后,由营业员转交给报务员,报务员将电报内容和计费检查后,变成电报码,发到对方邮政局,对方再将其译成中文,用专用电报信封封口,交给邮政投递人员。
电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发生了不少发电报的故事,留下佳话。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发报人就在言简意赅、惜墨如金上下功夫。在民国时期,有一个最短电报的故事。传说一代文人沈从文追求才女张兆和,还发了封电报给张兆和的姐姐张允和,请她代自己向张兆和父母提亲。过了几天,沈从文收到张允和的回电,全文只有一个字:“允”。可谓一字双关,这一个字既代表了提亲的结果,也是张允和的落款留名,真可谓不能再短了,于是留下一段“半字电报”的佳话。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和黄侃,二人一新一旧,一中一洋,又同在北大任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常常会发生些有趣的互怼事件。
黄侃在课上宣传文言文的好处,学生反对。
于是,黄侃用发电报可以节省字数来论证文言文的好处,他说:“如果用文言文,最起码发电报时比白话文省钱。”
学生还是不信。
黄侃便举例说:“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家人给他发电报告知,用白话文说就是‘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而用文言文就四个字,‘妻丧速归’。”这些只是特殊例子,一笑了之便可。
后来,我到湖南读书,当时,手机还未流行,同宿舍的一位同学,上学上腻烦了,叫在外地的亲友给他发了一份急电,内容是:父重病,速归。他拿着电报去跟班主任请了一周的假期,因有凭有据,就照批了,结果,跑去张家界玩得不亦乐乎,钻了信息不发达的空子。过了一个月又故技重施,前后两次是“父重病,速归”的电文,终于让班主任看出了破绽。
随着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到来,电报这种传统的通讯手段逐步退出民间视野。微信的功能发达、强大了,手机人人一部,连老人和孩童都会用手机打电话发朋友圈了。这是最为典型的时代巨变。但我想,无论怎样变化,那时代性的温馨故事都该有所记忆的。
来源:善美东岸文字:马泽松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