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4-8-3 15:04:47

手电筒


时间真是单行道,又是很虚无缥缈,根本不知道它的本来面目,如果想循时间找寻东西那是不牢靠的。我们只有找到时间所留下的痕迹,才发现岁月的沧桑。看着老屋闲置的老物件如斗笠、镰刀、草帽、板车,每件东西都能把时间牵出来,还会牵出一段段故事。
我手握有一支钝白色筒身的老手电筒,照明时需要填塞电池,本该干净明亮的镀铬外壳上略有锈迹,就连小灯泡外的玻璃也有些老化泛黄。如今,已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充电式手电筒。我父亲不再用它,丢了怪可惜,干脆把它扔在抽屉里。我仔细端详它,触摸着饱经风霜的筒身,一连串久远的事,从时间的沙漏中滴出来……


乡村社戏是农村最热闹的集会和视觉盛宴。彼时,乡村一到夜晚,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阵阵蛙命和声声蝉鸣,不绝于耳。即使自己去邻居也看不清道路,也许只有家猫才不会迷路。
“咚呛、咚呛……”村头戏台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划破村庄夜空。锣鼓响,脚底痒。戏台上的精彩演出,高一腔,低一句,早已把我的魂勾去了。我母亲递一盏船尾灯给我,光线昏暗,只能照亮眼前很短的路,与用蜡烛无异,如在警匪片中,晚上手提船尾灯照路,反而让自己完全暴露,成了别人的目标。

我索性要一支手电筒,这东西确实比船尾灯好使,照得远,光线强,还比较轻巧。在南方,有了船尾灯,夜航船比较安全且不易迷失方向。但还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灯一灭,恐惧就会上来。手电筒却不一样,一打开,一束白光可以照亮眼前的世界,黑暗中的物体不能逃遁,可以发现别人,对方又不能看清自己,仿佛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一关,还可以将自己隐藏起来。有了它傍身,夜晚去村头看戏,来回不用担心。并且,自己身边跟随的同伴还多。因为大家明白,没有灯光照明,泥路坎坷,很容易摔倒或者掉进沟里。

拿着手电筒,夜晚走路不怕黑,带来足足安全感,还能带来乐趣。雨后的夏夜,青蛙们纷纷跳出来纳凉,田野里蛙声一片,很是壮观,正是抓青蛙的好时机。
雨后的田野空气特别清新,满天的繁星闪闪烁烁,禾苗间的萤火虫忽隐忽现,约上两三个小伙伴,带上个编织袋,踩在被雨水浸泡和冲刷过的田埂滑溜溜的,拿着手电筒,电池须是新买的,手电筒的光要事先调成集束的,不能分散。
放慢脚步,顺着直溜溜的田埂向前照去,明晃晃的光束下十多米外一览无遗,不时可见有或大或小的青蛙趴在田埂上纳凉。


专抓麻色皮肤的大青蛙,一旦有合适的猎物进入视线,左手持手电筒死死地照住青蛙两只鼓鼓的大眼睛,然后放低身姿,右手叉开五指,呈“泰山压顶”状,屏住呼吸,蹑手蹑地慢慢靠近,待到手臂够得着时,气运手腕,一招“饿虎扑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牢牢擒住,然后迅速塞入编制袋中,心中那份美滋滋的感觉比喝了蜜糖还甜。稚嫩的欢乐笑声在空旷的田野上空,传得很远很远。
晚上抓青蛙的窍门就是用高亮度的手电筒照住青蛙的眼睛,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近实施抓捕,青蛙视力不好,主要靠听觉洞察四周的动静,眼睛被强光照住后,连很近的东西都看不清,甚至失明并丧失方向感,然后乖乖地成为掌中之物。


农村人用手电筒还闹过笑话,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对农村夫妇晚上拿着大把去参加生产大对的“诉苦”大会,大会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家,住队干部发现,还有一对老夫妇没有走,便询问,原来引路照明的火把烧光了,不能回去。住队干部爽快地把亮着的手电筒给他们用,老夫妇回到家后,心生感激,正犯愁如何关掉,这对老夫妇先是“呼呼”用嘴吹气,还是没有熄灭;然后放在床上盖上被子也是不熄灭;老夫妇一气之下,将其丢进水缸里,那手电筒的光柱直照房梁。最后,俩老人打着火把只好又送回到住队干部,住队干部接过手电筒亮光就熄了。老夫妇纳闷了,住队干部一下明白了,走时没有告诉老人电筒的开关,劳烦他们走一趟,连忙赔礼道歉。
这老夫妇真是憨态可掬,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起了二个字来形容他们,读者其实也猜到了。
看着手中的手电筒,想想应该好久没有回过老家了。






来源:善美东岸文字:马泽松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