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4-4-12 16:00:59

浅说“水平”



常听评价某某人说话“有水平”,某某人办事“有水平”。细想“水平”两字肯定有出处,检索一下有多种解释,普遍的用法则表示,指平行于水面的水平线,又可用于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有水平”,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不少内容。


水在一定范围内是平的,无论它被置于何器皿,水面总是保持水平,即使器皿东倒西歪,水面总是平的,具有一定公正性,象征着一个正直正派的人,无论处于何种复杂险恶的环境,都能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评判以及科学分析。



熟悉近代史的人,便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势不可挡的日本侵略军,全国军民为民族的生存进行了浴血奋战,天天渴望着战争早日胜利,然而,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相继陷落。“亡国论”“速胜论”影响甚广,伟人毛泽东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发表了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文献——《论持久战》,清楚而又正确回答了人们最关心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蕴含着宝贵的历史智慧养分。不得不佩服伟人的军事水平,它不愧为研究论述战争的光辉军事著作。

“滴水石穿”,它用来形容水的韧性,也用来表示人面对困难从不放弃,极具耐心和毅力。他执著于梦想,动力源于坚定的目标。虽然自己力量或许薄弱,但朝着某一方向或目标前进或发力,终可达到胜利彼岸。不少喜欢书法的朋友熟悉晋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习书法的故事。相传王献之练笔曾用尽十八缸墨水,书法水平才突飞猛进,达到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是极具毅力的典型例子。在自然界,确实有实例,在安徽广德县太极洞中有一块像卧兔的石头,被上面的水滴滴穿。据说,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称其为“天下四绝”之一。这很好地诠释了水锲而不舍的精神。



水,是自然界中最柔软的物质之一,但凡用手指即可在水面划出波纹;它也是坚硬的东西,只要用手掌拍打它就会感到阵阵痛感,真是刚柔融为一体。古人早意识到了这点,在造字的时候,把这一内涵也融入到了字中。“水”在阴阳五行当中属阴,在《周易》中,用“坎”卦来表示水,本来“阴”是由两条线段来代表的,就像这样“--”。那水既然属于“阴”,就应该都是由断开的线段组成才对,可古人知道,水虽然看上去柔软,但却有坚不可摧的力量存在,所以把“水”这个字中间的线,变成了《周易》当中表现“阳”的一条线段,就像“——”,于是阴阳相结合的“水”字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坚硬的物质碰到更为坚硬的物质冲击,恐怕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你用再坚硬的刀来砍,再锋利的剑来劈也无能为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宇宙永恒、江水不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雄浑,更暗示着历史的浩渺无垠。长江之水,源远流长,恰如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英雄的传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谈“水”不多,《论语》中只提到四次“水”字,但有一句话却是耳熟能详的,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所感叹的,是李白《将进酒》里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惆怅情怀,同时也在无意中揭示了水资源流动的运动规律。
和孔子时代接近的老子,则深入探讨了水的各种特征和秉性。在《老子》一书中,有多处以水相喻,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等。在老子看来,水不但善于顺应自然之势,而且能以柔克刚,无坚不摧,可见其自有运行规律,人类不可违背。
“水是万物之源”。“民非水火不生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无水则不得活。水是一种充满深澳哲学的神奇存在,它创造万物,又用自己的品性启迪万物。认清它,不断丰富自己的涵养,在逆流顺流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在世事变幻中领悟做人之道,让自己成为有水平之人。





来源:善美东岸文字:马泽松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