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流韵古镇,品岁月悠悠
深汕合作区赤石镇,原称赤石圩。元朝末年,李、洪两姓在此建市,设打铁店。因街道呈“日”字形,取其日升的好意象,称“日隆圩”。迨及清朝中期,村民认为“烘炉地”需赤石垒筑才兴旺,故改为今名。还有一说是因河道的鹅卵石富含铁质,露出水后氧化呈赤红色,因而得名“赤石”。
说起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古海丰八景中的一景:凤河晚渡。凤河晚渡位于赤石河下游新里村大山头附近,这里是古时候管道必经之地,其时设有渡口,由官府调拨钱粮造船并雇渡夫,渡夫食宿于此,故早晚有渡,且免交渡费,因此又称“凤河义渡”。此处河面宽阔,山坡上葱松翠竹倒映水中,夕阳西下,彩霞相映,白鹭惊飞,山光水色绮秀清丽,夕阳映衬下橘红色的河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体。不禁想起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受这天地和谐之美,一树一石皆风景,一点一滴尽诗意,咋不令人流连忘返。细品赤石,它在历史、人文乃至古建筑等方面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举例来说,赤石新厝林古寨,它始建于明代,传说明末年天下大乱,年仅八岁的林瑞吉和胞弟瑞伍与父母失散后,被江湖戏班收留后随戏班一起,辗转漂泊,来到当时的海丰西部重镇赤石圩,成年后为防御山匪海盗,打造出这个新厝林古寨围屋,被称为赤石圩第一寨,古寨呈方形,四周是用灰沙夯筑很高的寨墙,围成一坚固的寨堡,四角各筑一个角楼。古寨以东西走向的中心街为中轴线,坐西向东,前低后高,布局三街六巷,两边是各建五座三间两进的合院式老屋,每屋单檐布瓦硬山顶配锅耳式山墙。“三”是多的意思,三加六等于“九”是最多的意思,寓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整个布局体现出来中国人的积极向上的哲学理念。
西墙根上设有楼台,上面供奉武圣关公,门楣挂横幅“雄视千古”,体现村民的尚武不屈的精神。在此精神鼓舞下,历代村民抗匪抗倭,参加革命一往无前。寨门内两侧围墙下原有庞大的排水沟,兼做大门被攻破时的逃生通道,听老屋原住民老人说,当年日寇进犯时村民曾英勇抗击,终寡不敌众被攻陷时,曾有村民在此间躲藏过日寇的凶残追杀。
本以为新厝林古寨就够震撼了,不,赤石还有好几处不亚于此的古村落呢,比如洋坑古寨、新城古寨和千秋古寨,四寨同时荣膺“广东省古村落”美称。
洋坑古寨,形制同新厝林古寨类似,但建成时间更早,有赤石第一古寨的说法,面积也略大,有九千多平方米。洋坑古寨为东西走向中轴方形布局,寨墙高约八米,四角建有角楼,均留置抢眼以抗强匪,犹如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
其村民习文尚武,爱憎分明,很早就对共产主义有深刻的认识。据村民介绍说,周恩来和徐向前曾在此住宿过,此寨村民并全力保护两位革命先驱免遭国民党反对军阀的围捕。后来,由彭湃、彭桂、徐向前领导的红二师、红四师,曾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至今还保存了红四师洋坑古寨战斗旧址。
正因为有了这众多朴实的赤石村民无私奉献和牺牲,使得中国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并在神州大地燎原。我们同样也不能忘了小村庄,那就是大安村。
大安村位于赤石镇的北部,在赤石镇三块小盆地之一的“大安峒”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其时红四师转战赤石大安峒,并在这里进行休整、战斗。现保留有红军洞、红军医院、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遗址,并扩建了赤石大安垌烈士陵园。
赤石大安垌烈士陵园,共收殓了深汕合作区内283位烈士遗骸及骨灰,分别是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赤石革命志士。难能可贵的是,烈士陵园里还长眠着来自朝鲜与越南的革命志士。
大革命期间,赤石这片热土,彭湃、徐向前、曾生、彭桂等革命前驱曾战斗过,而彭桂更是将热血抛洒在赤石的这片热土,还有边区纵队、东江纵队、解放军江南支队等革命队伍在此留下战斗的足迹,英勇无畏的赤石人民以最高的热情、最大的牺牲精神投入到大革命的浪潮之中。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江南支队正是在赤石集结后,势如破竹地解放海丰全境。正可谓“赤色之心,坚如磐石”。在此不禁赋诗一首:
谒赤石烈士陵园
初心固守莫相忘,赤帜飘飘故事扬。血润荒原催艳蕊,志求乐土写华章。忠诚许国夙怀烈,宏愿为民姓字香。儿女情深非好汉,英雄取义慨而慷。
近年来,赤石文旅也搞得有声有色,修建了“潤生农园”打卡点,它位于赤石镇的天子山农业公园内,占地超2300亩,是一座集农产品生产、研学教育、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于一身的生态园。可以参观石磨、石碾、水车等传统农耕用具,体验豆腐制作过程,将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一一展现。园内,小桥如虹,曲径通幽,薄雾缭绕,可谓是花前留倩影,雾中拍靓照。晚上住在园区民宿,远离都市的喧嚣,享受乡野的宁静。第二天在鸟叫虫鸣中醒来,继续参观游玩,体验民俗技艺,深度研学,满载而归。
来源:善美东岸图文:陈宝辉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