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老一辈人的戏曲记忆
父亲坐在窗前,眼神专注地凝视着远方,仿佛透过云层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戏台。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发出节奏分明的声响,如同在心中默默打着节拍。阳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满期待的画面。每当提及看戏,父亲总是兴致勃勃,眼中闪烁着光芒。他对戏曲的热爱,旁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会与朋友们热烈地讨论那些经典的剧目和著名的演员,分享自己对戏曲的独特见解。朋友们也总是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围坐在他身边,一同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世界里。“爸!明天晚上天气不错,我们回去看唱戏?”
“好,好,好啊!”
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激动的声音。
听到我的提议,已过九旬的父亲,似乎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似乎能看到他那原本浑浊的双眼,瞬间变得明亮,闪烁着孩子般的兴奋光芒。
随着看戏的日子临近,父亲的兴奋之情愈发难以抑制。他早早地开始精心准备,整理衣着,还会在家里情不自禁地哼唱几段熟悉的唱词。他那投入的模样,仿佛自己就是舞台上的主角。嫂子看着父亲如此期待,笑着摇摇头,也不禁被他的喜悦所感染。
第二天傍晚,侄子告诉我,爷爷提前洗了澡,甚至没好好吃晚饭,就迅速换好一身崭新的衣裳,急匆匆地跑到门口,一边不停地向外张望,一边焦急地跺脚,嘴里还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呀?’”
听到侄子的描述,我的心里不由得一紧。回想起自己平日里对父亲的关心确实不够,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花些时间陪伴父亲,让他能常常如此开心。
正月初八的夜晚,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息。我与侄子一同陪伴着父亲,踏上了回家乡看戏的路。一路上,父亲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儿时看戏的经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那时娱乐匮乏,村里的唱戏成为了全村人的盛事。
小时候,父亲常常给我讲他与戏曲的故事。在他年轻时,村里没有其他娱乐活动,看戏成为了他最大的乐趣。每次村里有演出,他总是第一个赶到戏台下,占据最好的位置。他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有时候,他甚至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员一起哼唱,完全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
有一次,村里上演了一部《穆桂英挂帅》的经典戏曲作品,当时,父亲为了能够看到这场演出,提前了几个小时就到了戏台前等待。尽管天气寒冷,他却毫不在意,一直等到演出开始。在看戏的过程中,父亲全神贯注,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谁说女子不如男……!”,父亲的记性让我佩服,说到激情处还能哼几句。他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欢笑,时而流泪,完全沉浸在戏曲的魅力之中,不知不觉无已泛白,回家后还挨了奶奶一顿“训”……被春节气氛笼罩的黄厝港村,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春联福字鲜艳夺目,将村庄装点得焕然一新。鞭炮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乐的交响曲。人们身着盛装,相互拜年问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春节的浓厚氛围,让这个原本宁静的小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走进戏棚,喧闹的人声扑面而来。观众们或坐或站,目光都聚集在舞台之上。父亲与村里的几位老人热切地打着招呼,他们的笑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戏开场了,今晚的白字曲目“秦香莲”后续,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观众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低声惊叹,完全沉浸于剧情之中。父亲专注地看戏,他的表情随着剧情的起伏而变化,时而凝重,时而欣慰。每到精彩的唱段,观众们会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形成一片和谐美妙的共鸣。
我被周围观众的热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浓厚的戏曲氛围中。随着剧情的推进,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传承和情感的纽带。时光飞逝,转眼间已临近尾声。天气虽冷,但我内心的温暖和喜悦依然充盈。这次看戏的经历,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戏曲的迷人魅力。然而,我也不禁陷入对戏曲传承和发展的深思。在当今社会,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戏曲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肩负起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责任。可以创新演出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无论如何,让戏曲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此时,我转头看向父亲,他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的双眼,虽然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在看戏时,却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他的身躯微微前倾,仿佛想要更近距离地感受着舞台上的一切。那一刻,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年迈的父亲,更是一个对戏曲充满热爱的忠实观众。同时,父亲看戏的热情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对于老一辈人的意义非凡。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感受文化魅力的机会。因为,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瑰宝,更是连接代际情感的桥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和传承戏曲这一文化瑰宝,为父亲和老一辈人保留那份珍贵的文化记忆,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图文:松涛编辑:黄晓萍审核:马泽松来源:善美东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