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夏日碣石行
今年夏天,在陆丰市碣石一次见证文学合作的座谈会上,让我有缘认识了与会的老师文友,并在后续的集体采风活动中,增加了对玄武山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满足了自己心中游玩碣石镇浅澳海滩的夙愿。当时处在三伏天中的六月,顷刻间汗湿衣衫的情景,让人想起白居易“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的描述。难受的炙热,形成包围之状,户里户外皆有置身蒸笼之感。高温的煎烤,比起一场约定的文学座谈,只不过是可以忽略的检阅罢了。
犹记得座谈会结束后,我们按自由组合车辆的方式,从碣石镇人民政府出发,前往计划中的第一个采风活动地点——玄武山。地图显示,陆丰市碣石玄武山座落于碣石镇北面,依山而建。是一个集宗教、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元山寺是玄武山的中心,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重新创建后的玄武山是国家4A旅游景区。有关的历史渊源、建筑格局等信息,景区内的布置图上或者旅游手册都有详尽介绍。
我们在导游的陪同下,有序参观了寺内的部分古建筑群。依玄武八景为主要目标,从游览的角度,了解了古寺的殿堂和部分廊院的布置。令人不由自主发出赞叹的那些雕梁画栋,精湛的木雕、石雕、建筑工艺,栩栩如生的图案人物、花鸟虫草,让人流连驻足。入目的景物,无一不在透露着厚重的宗教历史。面对一尊尊表情各异的佛像和神像,心里满怀着对宗教信仰的敬畏和尊崇。那些浓缩了中华文化、象征威严的木刻长方形匾额,让自己的思想神游在历史的片段之间,最大的感触就是,由于自己的寡闻,竟然对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认知甚少,不由发出愧疚般的感慨:自己又谈何了解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看来,唯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有可能丰富知识面。
由于时间和骄阳炙烤的原因,八景之中的三台保障碑记、鱼跃龙门、石牌巍峨、四美怡情和玉阁非笙,只是粗略地了解了其中的一些典故,便匆匆地在遗憾中带过。三台保障碑记的上方,就是八景当中的“碣石观海”,也就是福星垒塔,塔高三层,虽然占地面积不宽,整座塔身却透着令人心怀肃然之感。气势雄伟,呈八角形,巍然耸立于玄武山上的最高处。垒塔的第一层已高于玄武山下面的寺殿和廊院,这也是玄武山建筑依山势而逐步抬高设计的科学之处。下面沿着环转石级至第二层,凭栏放眼而望,陡然间就有了居高临下的虚妄之感,原来无法进入视野的建筑和远景已经被拉入了眼帘。当您登上顶塔,扶着围栏环塔而望,除了感知高处的虚空,还有另一番感触,规模宏大的主建筑形成了其独立的宗教设计风格。玄武山内,葱茏的树木,古建风貌的屋顶,对称的建筑风格,重点凸显的是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站在上面,感受着和风轻柔,极目远眺之下,突然有种被世界孤立的无助感,四周环绕的一切,也变成了一种背负,不禁再次心生感慨:原来,身在高处的凉薄,只有身临才会有切身的体悟。
从碣石镇府前往玄武山的车上,我还特别留意了周围的环境,现代建筑与人流熙攘的街道搭配,经过的街市商铺,围绕着宗教文化带动效应的多元色彩,琳琅满目的宗教活动用品,皆释放着不同内涵的商业气息,既有对游客观光的诱惑,也有积极刺激消费的经济效益,折射出一派繁荣和谐的社会景象。
麒麟石挨着垒塔的下边,从垒塔俯瞰,黑色的石麒麟呈翘首观海之状,极富想象空间,也给玄武山的各种神话典故,披上了一层佛与道的宗教文化色彩,让人们不知不觉间心怀虔诚,奉上自己的一瓣心香,祝福国泰民安。来碣石,观海是必不可少的行程目标。碣石的海湾,有一处是被人们称为“浅澳沙滩”的地方。该海岸沙滩属于纯生态的半包围的湖形,海岸与大海连接处是由礁石群隔断的海港,从远处看,海岸两头延伸出去的礁石群,恰到好处地将滨海分割,礁石群的外面便是浩渺无垠的南海,礁石拥抱中的一片港湾就是浅澳沙滩,也是碣石海岸线上理想的海上休闲泳池。那时,正是傍晚时分,前来游泳的人群络绎不绝,偌大的海滩上,处处可见沐浴在夏日清凉的人影,传来的一片嬉戏声不绝于耳。远处海平线上的落日穿过形态各异的云层,与海面构成了一个整体,仿如大自然刚刚完成的一幅画作,勾勒出夕阳西下绚烂的美。海面上的波光透着金色的光芒,随风起伏,漾起的波纹好像是风吹的丝带,飘渺绵延。也许,这样的场景,更能勾起人们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殊不知,海边的夕阳永远都是那么地绚丽迷人。
既然是六月,便已经注定了它的炙热。或者,因为感受在碣石这个地方,也就很自然地多了玄武灵声的陪伴,多了一些大海诉说的过去与未来。
文字:彭武法图片:杨舜棚编辑:黄晓萍审核:马泽松来源:善美东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