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3-11-16 16:26:17

夏虫不可语冰



近日,到山沟里的一处文旅农庄游玩,其一客厅挂着一幅“夏虫语冰”字裱,很有诗意的文字,值得玩味。同行的另一位友人看了字裱,半开玩笑半调侃我,字裱是何意?这问题非要我这个常与文字打交道的人回答不可。出处是《庄子·秋水》篇里写道的“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意思是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因为夏天的虫子一到秋天就成茧或化蝶,看不到冬天的冰,它感受不到冬天冰的魅力。但山沟里的文旅农庄将其改写了,“夏虫语冰”寓意还挺深刻,言外之意,这里夏天冰爽,夏虫也感受到冰凉!

但,“夏虫不可语于冰”是庄子贡献的大智慧,值得说一说。现实中,我们在遇到谈不拢的人和事的时候,没有必要过度纠缠。每个人的经历、处境各不相同,文化水准参差不齐,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千差万别。如果想沟通明白,了然一些,确实困难。


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人在不同时期也有不一样看法。清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有限的经历会形成有限的认知,不同位置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一样的判断。
时常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孩子难教,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小,大人的世界很大。就像大圆里的小圆。超出小圆的部分是孩子理解不了的,而大人却常常以孩子世界之外的道理说教孩子,如自己没有文化以后生活怎样辛苦;学习差,会考不上好大学,就业困难,诸如此类。大人经历过了,把自己的境遇投射到孩子身上,因此焦虑。
但,看似简单的道理孩子却难以入耳。因为他们对好大学好工作压根儿就没有概念。他们现在不是过得好好?为何要顺大人的意。西谚:“仆人眼里无英雄”,仆人天天和主人在一起,看到的都是主人的生活琐事,妨碍了他对主人的全面认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不同,大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懂。鲁迅在《人话》里,有这样一段话: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生存条件、见识水平都会限制他的认识。和见识浅陋的人,不必和他们谈论高于他们认知的道理,因为他们的学识和受到的教育是有限的。人家往往会不服你的见解,把你的话当泄愤理解。

不争论,便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纵观古代一些圣贤智者,不与人争辩,孟子是个例外。他们看问题往往很独到,容易给人较真、狭隘、死心眼甚至行为怪异的印象,往往给人感觉不佳或不被常人接纳。他们时常很是孤独。历史上,楚汉战争时,韩信总能独辟蹊径,想他人所未想,总能出其不意,打得楚军落花流水,击溃敌人,正确的方面往往在智者一边,但因其早年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在没有投奔起义军之前都是个不受人待见的白身。


还有,不少人熟悉的“三季人”故事,某日,孔门学生子贡在清理庭院,这时,来了一位穿绿衣莽汉,便说,“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子贡见状上前问道:”我正好用我学到的知识,给你答疑解惑”。绿衣汉便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子贡回答道:“这还用问吗?不就是春夏秋冬四季。”绿衣汉却摇晃脑袋说:“错!一年只有三季。”子贡很吃惊回答:“一年当然是四季,怎么会仅三季?”绿衣人不依不饶说:“三季!”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就决定打个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子贡向客人磕三个头。
无奈之下,他们找孔子评评理,孔子观察他们许久,说:“一年有三季。”子贡目瞪口呆,一时半会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磕了三个头。客人走毕,子贡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回答:“你没看那人全身发绿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死,他从来没见过冬天,对他来说,一生只有三季,你说四季他能接受吗?你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不同,跟这种人没有必要争论不休,大不了你吃点亏,磕三个头。”的确,认知不同,不辩为好;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难怪道家思想强调上善若水,水不争而利万物,使万物都从它那里获利,却从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和争执。



顺便提一下,假设庄子穿越到如今,他或许不会说“夏虫不可语于冰”,因为家家都有冰箱,要冰可以自己冻出来,夏虫完全可以看见冰的实体,能够体验冰。那就完全可以说成开头提到的字裱“夏虫语冰”了。
最后,每个人成长环境文化背景思维认知等不同,人和人之间有矛盾冲突有观点不同很正常,能平心静气对待,不受外界刺激影响自己的情绪,才是高水平的“四季人”,千万别被人当作“三季虫”。

来源:善美东岸文字:马泽松图片:网络编辑:马泽松审核:黄晓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虫不可语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