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一路前行
家住海城,人在汕尾上班,二十几年来我来回奔波在两地间的大道上。以前这条大道叫海汕公路,汕尾市成立后又称汕海公路,现在则称为汕尾大道了。汕尾大道分为三段,从罗马广场到红海湾大道路口命名为汕尾大道南,从红海湾大道路口至陶河路口命名为汕尾大道中,从陶河路口抵海丰三环路口命名为汕尾大道北。历史上,汕尾是海丰县所管辖的重镇,其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清初成为粤东著名的渔港、商港和商品交贸中心。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把汕尾港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并称其为“小香港”。所以汕尾和海丰县城两地的交通联系自古以来就十分紧密。而现在,宽敞美丽的汕尾大道连通两地,开车互达仅仅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两地的距离更“近”了。汕尾大道是繁忙的,行走其上,难免会遇到塞车的情况。有时车塞得久了,我就在车里想着《塞车偶得》的打油诗来打发时间。其中一首是这样的:春秋千载一条路,古往今来日月浮。北起深山繁水木,南连大海遍滩涂。红旗招展开天地,万众高歌辟坦途。道阻且长成旧事,车轮滚滚莫踌躇。
我的朋友看了我写的这首诗,觉得很有趣,但他对“春秋千载一条路”表示不解。他说:从海城到汕尾怎么会是仅仅一条路呢?就现在来说,可以走可塘、赤坑、大湖等乡道,也可以在埔边、鲘门走高速公路,可谓是条条大路通汕尾。在古代,还有水路可以选择,从海城龙津溪或西溪出发,进入丽江浦至汕尾。即使是汕尾大道,自古以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要通过摆渡过江,西闸建成之后要过西闸公路桥,现在则是要通过丽江、黄江大桥,都是偏离了现在路线的。而汕尾五十米大道没修好之时,人们走的是现在的文明路……我的朋友与我年纪相仿,关于汕尾大道的历史变迁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跟他说:日月更替,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实体的路千变万化,每一天都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它一定要走上发展之路,让文明进步,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唯一的。大道至简,“春秋千载一条路”,发展就是硬道理啊!
海丰的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丘陵,北部是高耸绵延的莲花山脉。在古代,汕尾大道周边多为滩涂,河道遍布,汕尾进出海丰县城须通过道山渡口摆渡。汕尾大道行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51年,有归侨在汕尾创办运输公司,公司地址就在现在二马路的车房巷口。不过,乘客来到道山渡口处还得下车过渡,由公司的两部车在这里交换两地乘客。西闸为公路桥梁、水闸灌溉两用的建设工程,分为丽江桥闸、西溪桥闸及堵河堤三部分。它全长409米,桥面净宽7米。1965年9月动工兴建,1966年10月全部工程完成,宣告海丰县城与汕尾镇公路正式接通。与之相关的黄江、丽江流域整治和联安东关围、红草围等水利工程建设的完成,让海丰的南部平原从此告别洪灾泛滥、海水倒灌的年代,成为鱼米之乡。众多岛屿、村庄陆上相通,用小船作为主要交通具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了。西溪水闸现在保存完好,它作为海丰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受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
汕尾大道给我的回忆是无穷无尽的。由于我有亲戚在田墘、遮浪、汕尾等地,逢年过节要去走一走,所以汕尾大道自我记事起就知道它的存在了。小时候坐车走汕尾大道是一种快乐而又难受的体验。快乐的是难得坐上一次汽车,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亲戚玩伴。难受的是,从海城到汕尾“道阻且长”,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程,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已不记得那时候的路面是否有铺上水泥了,车走在上面,一路颠簸,人的骨头都要散架了。以前的赤岭、荷包岭还没被削低,山高坡陡,车上下坡时车轮打滑沙沙作响,让人胆战心惊。一路上,还有乘客晕车呕吐,难闻的气味夹杂着汽油味充斥车厢。
90年代我参加工作之时,汕尾大道的路面已按县道标准建设好了,路以四车道为主,西闸路段为双车道,五十米大道是六车道。海丽大道路段,也就是现在的汕尾大道北,有丽江、黄江、道山塔,路两边有水渠,再远处是田野、村庄,一派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跨过丽江、黄江的分别是丽江桥闸和西溪桥闸,都是公路桥闸。汕尾大道中的埔边路段,公路平坦笔直,左边是山林,多种荔枝,右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路两边是又高又直排列整齐的让我以为是白桦树的绿化树。过了埔边,铜鼎山横亘眼前。铜顶山山下有两三处打石场,遇到炸石车就不得不停下来。路上有一个公路收费站,来往汕尾、海丰,汽车是要收费的。路上还经过几处沙地,长着木麻黄,景色优美。过了铜鼎山,来到了汕尾大道南。前段要经过赤岭、荷包岭,是下坡路,远远可见汕尾当年的标志性建筑——电信大楼。过了电信大楼,看到了汕尾大圆盘和那著名的“粤东新星”不锈钢雕塑。那时候,汕尾大道全程是没有红绿灯的,大多数路段也是没有路灯的。我到汕尾,一般都是开摩托车,遇到刮风下雨才去坐车。因为沿途路口比较多,行车要十分小心。本地常有暴雨,不少路段被水冲得坑坑洼洼,所以车也没办法开快。
参加工作近三十年来,我目睹汕尾大道进行了多次的维修、拓宽,多次的绿化建设。期间新建了黄江、丽江大桥,削低了赤岭、荷包岭,拆了收费站,汕尾大道的“大”终于慢慢地凸显了。尤其是最近十年来的几次升级改造,让汕尾大道彻头彻尾改变了模样。目前,汕尾大道以八车道为主,路边设置有绿道,埔边路段主干道旁还修建了四车道的辅道。为满足道路两侧行人过路和车辆转弯、掉头等,建设了隧道、跨线桥、人行天桥、人行通道和行车通道。也有多条高速公路桥、高铁桥从大道上面跨过。西闸路段,分别在丽江、黄江大桥旁新建大桥,与旧桥并行使用。汕尾五十米大道从六车道改为八车道,增加了人行天桥,大圆盘和“粤东新星”的雕塑也被拆了。整条汕尾大道的绿化也是颇费心思,绿化花草多样化,色块分布合理,立体层次强,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有句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城市发展集聚与扩散的重要渠道与载体,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汕尾的交通路网建设一日千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美丽、文明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正在崛起。大道至简,一路前行!以另一首《塞车偶得》作为本文结束语:过江越岭又平川,跃马停留几道关。早起迟归非作客,南来北往不为仙。风云似海蛟龙奋,日月如梭磨蚁欢。忽想多情应是路,总将两地一心牵。
来源:善美东岸图文:姚宇彬编辑:黄晓萍审核:马泽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