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豆腐
关于酿豆腐,已有许多文人写过。只是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我亦如此。其实,客家人餐桌上不仅仅只是逢年过节出现酿豆腐,连平时餐桌上都随时可见酿豆腐。我家便是这样。自小有记忆起,逢年过节、家里有喜事时,妈妈都会提前一天购买好几斤豆腐和肥瘦相间的猪肉回家,然后我就主动到厨房帮忙一起酿。首先,我把妈妈买回来的猪肉切成肉沫,然后用菜刀剁成肉沫,边剁边加上蛋清、适量淀粉、盐、鸡精、酱油等佐料,最重要的是加入秘密武器——茴香。茴香在我老家乡下几乎每家每户家门口都有种,生茴香摘下花苗切碎剁在肉沫里都奇香无比。如果没有生茴香苗,我们就会用超市买回来的干茴香籽代替,同样是剁碎混到肉沫里。紧接着,我把正方形的白豆腐横切一刀分成两个三角形状的豆腐,然后用筷子或小汤匙的柄在三角形状中间挖出一个3.4厘米长的空槽,随后,夹起适当肉沫往空槽里塞,顺便用手指压一压增加粘性,以免在油炸或煎煮过程中,导致整个肉馅掉出来影响美观和口感。
当我把满满一桌豆腐都酿好后,就轮到妈妈上场啦。只见妈妈像倒水一样往锅里倒满半锅油,然后把我酿好的豆腐一块一块往油锅里放,一边放一边叫我盯着火候,一边炸一边翻,防止炸糊了。炸到半金黄时,妈妈便会把豆腐夹出来放在灶旁的盛菜篮上,而我也没闲着,我接过妈妈手中的筷子,边放豆腐边翻炸,妈妈会不时地在旁边指导。不一会儿功夫,满满一桌的酿豆腐就成了盛菜篮上的一道美食。
这个时候,妈妈总会说:女儿,你快尝尝呀,可香啦。而我自制力总是特别强,赶紧跟妈妈说:不要啦,等会上餐桌后再一起吃啦。炸好的豆腐我们一般会分成多种吃法。第一种吃法是我们直接端出餐桌,用本地农民自种的油麦菜或生菜包着吃,在吃之前会蘸一下蒜蓉香醋汁,入口酸香咸脆,味蕾瞬间受到刺激,不由让我们又多蘸几块吃。第二种吃法是放入砂锅里,继续加入香料及没过豆腐的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煮,约十多分钟后,一锅香飘四溢的砂锅酿豆腐就可以出锅啦。这时候,我们围坐在餐桌前,一人一块夹入碗中拌着饭吃,幸福感瞬间满满。我们并不满足于此,连它的汤汁我们都不放过,我们喜欢把豆腐的汤汁拌在饭里,大口大口地扒饭,开心又满足,不由地又多吃了一碗饭。
还有一种吃法则是不在油锅里翻炸,而是把酿好的豆腐直接放在锅里煎一下或蒸几分钟,然后淋上调好的酱料出锅,做法简单,既保留了豆腐的原味儿又保留了肉馅的鲜味儿。这种做法也普遍用在我们当地许多餐馆里。每当有外地朋友来我家乡的时候,我们的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客家酿豆腐这道菜肴,特别是朋友们在我们家里尝了自家酿的地道客家豆腐时,总是赞不绝口,临走时还想着下次来做客的时候还能尝尝。这个时候,妈妈总是很开心,我也开心。我们开心的不只是一道简单的客家酿豆腐招待客人,而是它寄托了我们每个客家人对于传统美食的执着,我们边执着边创新各种吃法,让它们既不失传统,又能在与时俱进中得到更好地传承,或许,这也是一种乡愁吧!
来源:善美东岸,文:朱丽娟,图: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