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3-5-23 17:14:09

稻草人



趁天气晴好,到郊外走走,放眼,片片绿油油稻田,长势甚好。在稻田的中央散布着着若干稻草人,远观颇似真人。
想不到,童年时代常见的稻草人在此亦见到。稻草人,有人称之为“麦田里的守望者”。骨架由竹竿或竹篾条编扎成十字架,然后在枝条或竹竿上捆绑上一些稻草,塑成一个人形,约一两米高,再给戴上一顶破草帽,缠上几条破布条。有风吹过,布条飘动,远望如人在挥手。
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完成草船借箭的当天,大雾逐渐散去。有位在长江里放排钩的渔民,正好在此处捕鱼。渔民勾到了借箭的稻草人,见其做工精致,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真人般栩栩如生。



于是,渔民顺便将其带回家,置于屋内,可奇怪的是,原本渔民家中多老鼠的,但从放置稻草人开始,老鼠都不见了。于是渔翁猜测,是这个威武的稻草人吓退了老鼠。后来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有麻雀、老鼠来吃谷种,渔翁干脆将稻草人搬放到农田里,果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竟然能吓退吃谷种的麻雀。这种效果迅速传开,民间纷纷效仿。虽说这是个传奇故事,但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到庄稼成熟,稻谷金灿灿的,稻香阵阵,自然会招来许多麻雀光顾,呼啦,呼啦,它们一来往往是一大群,抓在稻穗上,叽叽喳喳,狼吞虎咽,肆意啄食稻粒,一番捣鼓过后,地上一片狼籍。



的确,有稻草人的稻田少了麻雀光顾,曾见过麻雀歇在老远的树枝上,叽叽喳喳鸣叫,不敢贸然偷吃庄稼,只能望“谷”兴叹。亦曾见过禾雀在稻田上空盘旋片刻,然后看看稻草人伟岸的身躯,无奈悄然飞远;田鼠四处张望,慑于稻草人的威严,滑溜溜悻悻离去。
稻草人,立于田野中,在许多人眼中是孤寂的,默默守候一片稻田;有一种遗世孤独的美,虽有“同伴”站在同一片田野里,近在咫尺,但它们不能言语。无论刮风下雨,骄阳似火,酷暑逼人,还是黑漆漆的夜晚,稻草人静守着粮食,守卫着农民的希望。即使被台风吹着,东倒西歪,甚至倒地,农人给修补后,继续站岗放哨。仿佛,这里的一缕清风,一滴露珠,一片绿叶,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都会唤起它深深的眷恋。稻草人是孤单却并不会乏味,一年四时,春有蜂蝶蜻蜓燕子作伴;夏听布谷鸟绵长、悠远的催人号子;秋有凉风冬有霜,静看一年四季风云变幻,更见证一次次春华秋实。


晴天,耕牛的“哞哞”叫声、农民的吆喝声、蝉鸣声、村民的高声言语声、鸡鸭鹅鸣叫声、村口的狗吠声,声声向稻草人传来;夜晚,周遭寂静、空灵,青娃低吟浅唱、草中促织乱鸣,溪流淙淙汩汩;天上,繁星闪烁、明月如钩。大自然的白天和黑夜是如此热闹,又怎会感到乏味呢?稻草人去迎接新的一天和曙光。我觉得稻草人有生命和灵魂,它们喜欢白昼的热闹与暄嚣和温暖的阳光;亦甘于夜晚的沉寂与孤独和乐于顷听北极星的言语;无怨无悔静守一片空旷而温和的稻田,感守时光的河流与自己擦肩而过。



稻草人,平凡朴实,守望着庄稼,常常成为文艺作品描写的对象。知名作家叶圣陶,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讲述了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见证劳动人民的奉献和无私。
风起了,雨来了。风又走了,雨也停了。室外艳阳高照,稻穗发出簌簌响声,不用多久将迎来热闹欢欣的收割场面,稻草人又可以看着颗粒归仓了。庄稼又进入另一个生长轮回,稻草人守护着庄稼,还有季节的变化……





来源:善美东岸,文:马泽松,图: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稻草人